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金句:
很大程度上运气是我有天才名誉的原因。在早上我不会走进办公室说「今天我聪明吗?」,而是说,「今天我幸运吗?」数学家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最大的优势是,数学家深刻理解「概率」。
——西蒙斯(文艺复兴基金创始人)
你好,欢迎收听简七周报!
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希望我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感度。
一、本周回顾:大动作不断,经济企稳中
一周又过去了,这周国内外都有一些大动作。
一起来看看吧——
国内,4月份的物价虽然温和上涨,但离2%的通胀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而社融出现罕见负增长,主要是因为核算方法上「挤水分」,不用过度担忧。
为了激发居民、企业的消费热情,政府扛起了花钱的责任,这周宣布要发布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基建,因为是超长期,这次要花几年时间陆续发行。
此外,楼市方面,为了挽救持续下跌的房价,已经有地方政府出手「买房」,各地的水电燃气价格都在陆续上涨,都是为了刺激消费,提高物价水平。
国外,今年正值美国的大选年,拜登打出了「关税牌」,提高了芯片、新能源车等热门行业的关税,少则一倍,多则四倍,不过对咱们影响并不是很严重,还是做好「内修」。
市场方面,腾讯、阿里接连发布了一季报。腾讯业绩飙升,游戏、微信、理财等表现都不错;阿里则相反,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和投资亏损、低价竞争有关,不过淘宝天猫表现还不错。
这有什么影响呢?
虽然现在经济整体呈复苏态势,但整个社会的预期还是偏弱,即使「放水」能真正利用起来的也不多,居民不愿意消费,房地产市场仍然跌跌不休,企业压力也很大,经济主要靠出口、和制造业投资。
这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无论是楼市还是国债,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刺激我们消费,提高通胀速度,可以等等看政策的落地效果。
二、市场热点:央妈出手,楼市离底部有多远?
昨天,房地产又迎来利好政策,万科、保利涨停。
这意味着什么呢?
4月底的政治局会议上,把房产的存量消化摆在增量建设的前面,说明接下来的重点是刺激买房需求,需要需求端政策的配合。
昨天,央行给到3个大招——
一是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15%,二套最低25%。二是取消首套和二套利率下限,各地自定商贷利率。三是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5年以上首套2.85%。
与此同时,住建部要求银行对白名单的项目「应贷尽贷」,给地产企业输血。
再加上前段时间国家队「收储买房」、各地限购放松等政策的影响,地产行业5月以来涨了20%,债务人的信心也恢复了不少,万科债普遍回到70块以上。
这有什么影响呢?
这轮地产熊市,出现了不少历史首次,像是房贷利率,最低的佛山低到3.15%,破「3」也快了,昨天之后,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也是历史新低。
这里要提醒一下,首付虽然降了,但算上借款利息,月供、总成本都是增加的。以及,如果房价跌15%,首付跌没了,可就是在给银行打工了。
从央妈敢让大家加杠杆的动作看,也是划了条底线,起码未来整体的房价是不会急跌、大跌了。当然,像股市这样来回在3000点磨底、震荡的可能还是挺大的。
借鉴美国、日本的经验,大剂量的救市政策从出台到房价见底,有个3-5年时间。所以,要买房、换房的小伙伴,也别着急,可以趁着政策友好的时候,慢慢看起来。
图源:公众号《伍戈经济笔记》
最后再来说几句房价的长期走势——
理论上房价可以看成是房租的现金流折现,房租又和收入息息相关。如果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向上,大家收入上涨是很正常的,有钱了,就会想着买大房子、好房子住,这也是全球房价长期看涨的底层逻辑(年化涨幅3%)。
三、公司动态:京东公布一季报,有惊喜但不多
前天(16日),京东公布了今年一季度业绩,营收2,600亿元,同比增长7%,基本符合预期(2,583亿元),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近两成,超市场预期。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波业绩是收入没啥惊喜,盈利还不错,具体来看——
营收增速靠物流。作为京东营收支柱的零售业务,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8%至2268亿元,表现还算不错;而贡献增速的则是京东物流业务,营收(421亿)同比增长15%,主要是和名创优品合作后,在跨境物流上干得不错。
利润靠零售。一季度,京东零售的经营利润率最高,经营利润也超预期最多,体现了平台的强议价能力。具体来看,服饰、快消等品类卖得不错;但家电和电子类产品小幅不及预期。
创新是拖累。这块业务收入和盈利都大幅不及预期。不过,即时配送业务(达达快送)增长还挺猛,可能是因为京东到家业务营收收缩得比较厉害。
费用有增长。费用同比增长约6.6%,但好在没有超过预期。其中,营销和物流运营费用增长比较多;但研发和管理费同环比都在下降,公司内部还在降本增效。
这有什么影响呢?
这份业绩出来后,京东股价上涨了2%,算是「涨了但不多」。
一方面,对比其他平台,京东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增长是增长最慢的。
另一方面,回购太小气。和腾讯千亿的回购相比,京东只新增回购1-2亿美元,市场觉得公司可能会更看重降低成本,有回购放缓的担忧。不过电话会京东提到未来会持续用回购、派股息的方式回馈股东,算是稳了信心。
接下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在和阿里、拼多多竞争方面,有没有啥惊喜,二是关注京东出海的表现。
四、其他值得关心的事儿
4月经济回暖中:
昨天(17日),统计局公布了4月经济数据,表现还不错。生产方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反映了工业企业的回暖。消费方面,社零同比增长2.3%,旅游和线上销售都表现不错,但比3月还是差了一点。就业方面,城镇失业率为5%,比上月下降0.2%,连续两个月下降,经济回暖的态势还是挺明显的。
《庆余年2》带不动股价:
前天(16日),未播先火的《庆余年2》正式在央视八套和腾讯视频播出。开播首日,市场上褒贬不一,负面声音集中在广告太多上。出品方阅文集团的股价也受到了影响,昨天下跌了7%。不过,算上近一个月的收益,阅文股价累计涨了30%,昨天也算是利好出尽。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周末追追剧~
去年平均工资出炉:
昨天(17日),统计局公布了去年平均工资数据,其中,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为12万元,增长5.8%,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为6.8万元,增长4.8%。其中,工资水平最高的前三个行业依然是软件、金融、和科研,不过,随着市场的渐渐饱和以及金融业的裁员潮,行业间、岗位间的工资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你的工资涨没涨呢,欢迎在评论区里聊聊哦~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我们一起讨论了本周大事件,然后带你了解了房市的重磅调整,最后和你聊了聊京东财报。
感谢观看(收听)简七周报,喜欢本期内容的话,欢迎分享给朋友免费收听~
金句:
很大程度上运气是我有天才名誉的原因。在早上我不会走进办公室说「今天我聪明吗?」,而是说,「今天我幸运吗?」数学家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最大的优势是,数学家深刻理解「概率」。
——西蒙斯(文艺复兴基金创始人)
你好,欢迎收听简七周报!
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希望我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感度。
一、本周回顾:大动作不断,经济企稳中
一周又过去了,这周国内外都有一些大动作。
一起来看看吧——
国内,4月份的物价虽然温和上涨,但离2%的通胀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而社融出现罕见负增长,主要是因为核算方法上「挤水分」,不用过度担忧。
为了激发居民、企业的消费热情,政府扛起了花钱的责任,这周宣布要发布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基建,因为是超长期,这次要花几年时间陆续发行。
此外,楼市方面,为了挽救持续下跌的房价,已经有地方政府出手「买房」,各地的水电燃气价格都在陆续上涨,都是为了刺激消费,提高物价水平。
国外,今年正值美国的大选年,拜登打出了「关税牌」,提高了芯片、新能源车等热门行业的关税,少则一倍,多则四倍,不过对咱们影响并不是很严重,还是做好「内修」。
市场方面,腾讯、阿里接连发布了一季报。腾讯业绩飙升,游戏、微信、理财等表现都不错;阿里则相反,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和投资亏损、低价竞争有关,不过淘宝天猫表现还不错。
这有什么影响呢?
虽然现在经济整体呈复苏态势,但整个社会的预期还是偏弱,即使「放水」能真正利用起来的也不多,居民不愿意消费,房地产市场仍然跌跌不休,企业压力也很大,经济主要靠出口、和制造业投资。
这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无论是楼市还是国债,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刺激我们消费,提高通胀速度,可以等等看政策的落地效果。
二、市场热点:央妈出手,楼市离底部有多远?
昨天,房地产又迎来利好政策,万科、保利涨停。
这意味着什么呢?
4月底的政治局会议上,把房产的存量消化摆在增量建设的前面,说明接下来的重点是刺激买房需求,需要需求端政策的配合。
昨天,央行给到3个大招——
一是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15%,二套最低25%。二是取消首套和二套利率下限,各地自定商贷利率。三是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5年以上首套2.85%。
与此同时,住建部要求银行对白名单的项目「应贷尽贷」,给地产企业输血。
再加上前段时间国家队「收储买房」、各地限购放松等政策的影响,地产行业5月以来涨了20%,债务人的信心也恢复了不少,万科债普遍回到70块以上。
这有什么影响呢?
这轮地产熊市,出现了不少历史首次,像是房贷利率,最低的佛山低到3.15%,破「3」也快了,昨天之后,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也是历史新低。
这里要提醒一下,首付虽然降了,但算上借款利息,月供、总成本都是增加的。以及,如果房价跌15%,首付跌没了,可就是在给银行打工了。
从央妈敢让大家加杠杆的动作看,也是划了条底线,起码未来整体的房价是不会急跌、大跌了。当然,像股市这样来回在3000点磨底、震荡的可能还是挺大的。
借鉴美国、日本的经验,大剂量的救市政策从出台到房价见底,有个3-5年时间。所以,要买房、换房的小伙伴,也别着急,可以趁着政策友好的时候,慢慢看起来。
图源:公众号《伍戈经济笔记》
最后再来说几句房价的长期走势——
理论上房价可以看成是房租的现金流折现,房租又和收入息息相关。如果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向上,大家收入上涨是很正常的,有钱了,就会想着买大房子、好房子住,这也是全球房价长期看涨的底层逻辑(年化涨幅3%)。
三、公司动态:京东公布一季报,有惊喜但不多
前天(16日),京东公布了今年一季度业绩,营收2,600亿元,同比增长7%,基本符合预期(2,583亿元),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近两成,超市场预期。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波业绩是收入没啥惊喜,盈利还不错,具体来看——
营收增速靠物流。作为京东营收支柱的零售业务,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8%至2268亿元,表现还算不错;而贡献增速的则是京东物流业务,营收(421亿)同比增长15%,主要是和名创优品合作后,在跨境物流上干得不错。
利润靠零售。一季度,京东零售的经营利润率最高,经营利润也超预期最多,体现了平台的强议价能力。具体来看,服饰、快消等品类卖得不错;但家电和电子类产品小幅不及预期。
创新是拖累。这块业务收入和盈利都大幅不及预期。不过,即时配送业务(达达快送)增长还挺猛,可能是因为京东到家业务营收收缩得比较厉害。
费用有增长。费用同比增长约6.6%,但好在没有超过预期。其中,营销和物流运营费用增长比较多;但研发和管理费同环比都在下降,公司内部还在降本增效。
这有什么影响呢?
这份业绩出来后,京东股价上涨了2%,算是「涨了但不多」。
一方面,对比其他平台,京东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增长是增长最慢的。
另一方面,回购太小气。和腾讯千亿的回购相比,京东只新增回购1-2亿美元,市场觉得公司可能会更看重降低成本,有回购放缓的担忧。不过电话会京东提到未来会持续用回购、派股息的方式回馈股东,算是稳了信心。
接下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在和阿里、拼多多竞争方面,有没有啥惊喜,二是关注京东出海的表现。
四、其他值得关心的事儿
4月经济回暖中:
昨天(17日),统计局公布了4月经济数据,表现还不错。生产方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反映了工业企业的回暖。消费方面,社零同比增长2.3%,旅游和线上销售都表现不错,但比3月还是差了一点。就业方面,城镇失业率为5%,比上月下降0.2%,连续两个月下降,经济回暖的态势还是挺明显的。
《庆余年2》带不动股价:
前天(16日),未播先火的《庆余年2》正式在央视八套和腾讯视频播出。开播首日,市场上褒贬不一,负面声音集中在广告太多上。出品方阅文集团的股价也受到了影响,昨天下跌了7%。不过,算上近一个月的收益,阅文股价累计涨了30%,昨天也算是利好出尽。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周末追追剧~
去年平均工资出炉:
昨天(17日),统计局公布了去年平均工资数据,其中,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为12万元,增长5.8%,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为6.8万元,增长4.8%。其中,工资水平最高的前三个行业依然是软件、金融、和科研,不过,随着市场的渐渐饱和以及金融业的裁员潮,行业间、岗位间的工资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你的工资涨没涨呢,欢迎在评论区里聊聊哦~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我们一起讨论了本周大事件,然后带你了解了房市的重磅调整,最后和你聊了聊京东财报。
感谢观看(收听)简七周报,喜欢本期内容的话,欢迎分享给朋友免费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