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金句:
短期思维和忙碌的工作浪费了我们的时间。沃伦巴菲特会用一年的时间做决定,然后用一天的时间来执行。而这一天的工作所起的效果将持续几十年。
——纳瓦尔
你好,欢迎收听简七周报!
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希望我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感度。
一、本周回顾:大跌之中,做冷静的少数派
这周A股「血流成河」,上证指数一度跌破2700点,创下2020年以来的最低值,周跌幅达到6%。
这意味着什么呢?
先来说说本周发布的经济数据——
首先是PMI小幅回升。1月综合PMI大于50,而且比去年12月高,说明经济保持住了扩张态势,速度也变快了。
具体来看,制造业生产端景气度回升,但需求还是不乐观,相比较来说,外需(新出口订单)比内需情况(新订单)好一些。
其次是地产销售额比去年下降三成。去年1月春节放假,加上多数人生病在家,无法看房签约。今年比去年还差,大家的买房意愿仍然很低。
作为经济的重要支柱,最近地产出台了不少政策,比如苏州、上海等地进一步放开了限购。如果效果不好,估计还有更多「托底」大招。
另外,杠杆资金的爆仓也让股市「雪上加霜」,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本周跌幅超过9个百分点,就和雪球产品的被动敲入有关。
股市不赚钱,资金跑到债市避险,30年国债、10年国债etf创下新高。另外,海外股市稳定发挥,美股、欧洲、日本股市都小幅上涨。
这有什么影响呢?
塔勒布说「我靠自己学会的东西,到现在还记得。」
下跌让人不愉快,但也是最好的老师。比如,我自己犯的最大错误是过度依赖指数的估值分位,拿上证50的市净率来说,我在历史分位值20%的位置就满仓了,没想到本月分位值只有1%了。
图源:理杏仁
后来我发现,实际上每次熊市末期,市净率都会创下新低,分位值跌到0%。因为随着社会整体发展变慢,上市公司的市净率是逐渐降低的,这是正常现象。有了熊市的经验,之后我就会更合理地分配资金。
最后想和你分享,当下悲观很容易,保持乐观却需要一些勇气。而在市场中最终盈利的,往往都是那些保持冷静的少数派,与君共勉~
二、市场热点:美股财报季,亮点多多
最近是美股财报季,来关注科技巨头的表现。
这意味着什么?
前天晚上,苹果、Meta、亚马逊先后登场,表现都不错——
最惊艳的要数Meta,交出了公司史上最强劲的财报,四季度业绩翻倍(净利润同比+201%)、一季度业绩指引(345-370亿美元)超出预期。同时,公司宣布将回购500亿美元股票回购,外加分红派息,股价大涨16%。
业绩的大幅提升,主要靠中国金主。拼多多国际版Temu,快时尚的Shein为了抢占欧美市场,大手笔投放广告,贡献了总收入的10%。另外,AI算法也出力了,公司app的日均观看时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
再来看中规中矩的苹果。营收同比增长2%,结束了连续四个季度的同比下滑,净利润同比增长13%,超出预期。
去年四季度iPhone卖得不错,收入同比增加6%,苹果超越三星拿下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名。不过大中华区的业绩是下滑的,被华为抢走了不少市场。
最后是亚马逊。它的四季报业绩(营收+14%)和未来的业绩指引,同样好于预期。主要是去年假期购物季和会员日很给力,消费者购买强劲。
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去年,AI爆发让市场看见了科技巨头们的盈利能力,七家大公司(微软、英伟达、谷歌、亚马逊、META、特斯拉、苹果)全年贡献了标普500指数82%的涨幅(其中微软和英伟达两家公司就贡献了75%左右的涨幅)。
从财报看,巨头的营收、盈利依然稳定,领先优势巨大。所以,尽管这些科技巨头的市盈率达到28倍,高于小盘科技股的17倍市盈率,也高于历史水平。但只要业绩不暴雷,继续增长仍然是大概率的事。
三、生活财经:一个简单思路,靠「筛信息」赚钱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赚钱思维:信息筛选。
这意味着什么呢?
先说一个「信息筛选」的成功案例。
国外有一个网站(Viralnova),它的所有内容都来自「搬运」,但就是这一个靠转载他人文章、从广告主手里赚钱的网站,月访问用户却能超过1亿,轻松月入几十万美金。
这个网站之所以能成功,是靠运营者对内容独特的敏锐度。网站每天更新的量不多,大概3到6篇转载的文章,但这些文章都能吸人眼球,篇篇都是「精华」。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知道」的太多了,但「获得」的却更少了。这个网站起到了帮我们筛选信息的作用,节省时间,而巨大的流量也通过广告变现。
想要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收获成功,一是持续输出优质内容,二是汇总帮助大家快速找到优质内容。
而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写文案的天赋不是人人有,但要做到第二点,难度降低了不少。
比如B站上,就能看到很多视频「精选」类up主——
有转载高质量英语视频、有干货的大师讲座;或者成为素材收集站,汇总网友的资料。像「交通video」这个账号,就专门接受投稿,更新交通事故,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粉丝数超过70万。
这有什么影响呢?
这类不靠生产靠搬运的成功案例,给我们打开了赚钱新思路。成为信息的链接点,也能创造非凡的价值。
当然,信息筛选并不是一份轻松的活计。像这家网站的运营者,每天需要工作长达16小时,没有点毅力和热爱是不容易坚持下去的;另外,版权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搬运之前也得征求创作者的授权才行。
四、其他值得关心的事儿
跨境ETF再添新成员:
昨天(2日),首只道琼斯ETF(513400)正式上市交易。这只基金跟踪的是道琼斯工业指数,因为只会选各个细分行业的代表龙头,不仅行业分配相当均衡,而且反映的是美国整体经济表现,很少追涨杀跌,再加上道琼斯指数的波动和回撤都要低于标普500,是个不错的投资美国股市的新渠道。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回购潮进行式:
大盘持续低迷之际,上市公司坐不住了,买起自家股票。整个1月,有接近500家公司进行了回购,达到去年回购家数的三分之一。回购可以短期支撑股价,也反映出公司现金流情况不错。不过,多数公司回购的目的是给员工发福利,让他们低价买进。另外,A股每年回购总金额大约在1000亿左右,不及Meta一家公司的三分之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橙色预警,冻雨来了:
从前天(1日)开始,气象台在中东部地区发布级别最高的冰冻橙色预警,今天(3日)到后天(5日)将是这轮冰冻天气的最强时段。「滴水成冰」的冻雨会带来道路湿滑、电线结冰、飞机机身结冰,高速、铁路、航班都会受影响。咱们驾车出行时最好要加装防滑链,回家过年的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我们一起讨论了本周大事件,然后带你了解了美股巨头的财报,最后和你聊了聊1个赚钱思维。
感谢观看(收听)简七周报,喜欢本期内容的话,欢迎分享给朋友免费收听~
金句:
短期思维和忙碌的工作浪费了我们的时间。沃伦巴菲特会用一年的时间做决定,然后用一天的时间来执行。而这一天的工作所起的效果将持续几十年。
——纳瓦尔
你好,欢迎收听简七周报!
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希望我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感度。
一、本周回顾:大跌之中,做冷静的少数派
这周A股「血流成河」,上证指数一度跌破2700点,创下2020年以来的最低值,周跌幅达到6%。
这意味着什么呢?
先来说说本周发布的经济数据——
首先是PMI小幅回升。1月综合PMI大于50,而且比去年12月高,说明经济保持住了扩张态势,速度也变快了。
具体来看,制造业生产端景气度回升,但需求还是不乐观,相比较来说,外需(新出口订单)比内需情况(新订单)好一些。
其次是地产销售额比去年下降三成。去年1月春节放假,加上多数人生病在家,无法看房签约。今年比去年还差,大家的买房意愿仍然很低。
作为经济的重要支柱,最近地产出台了不少政策,比如苏州、上海等地进一步放开了限购。如果效果不好,估计还有更多「托底」大招。
另外,杠杆资金的爆仓也让股市「雪上加霜」,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本周跌幅超过9个百分点,就和雪球产品的被动敲入有关。
股市不赚钱,资金跑到债市避险,30年国债、10年国债etf创下新高。另外,海外股市稳定发挥,美股、欧洲、日本股市都小幅上涨。
这有什么影响呢?
塔勒布说「我靠自己学会的东西,到现在还记得。」
下跌让人不愉快,但也是最好的老师。比如,我自己犯的最大错误是过度依赖指数的估值分位,拿上证50的市净率来说,我在历史分位值20%的位置就满仓了,没想到本月分位值只有1%了。
图源:理杏仁
后来我发现,实际上每次熊市末期,市净率都会创下新低,分位值跌到0%。因为随着社会整体发展变慢,上市公司的市净率是逐渐降低的,这是正常现象。有了熊市的经验,之后我就会更合理地分配资金。
最后想和你分享,当下悲观很容易,保持乐观却需要一些勇气。而在市场中最终盈利的,往往都是那些保持冷静的少数派,与君共勉~
二、市场热点:美股财报季,亮点多多
最近是美股财报季,来关注科技巨头的表现。
这意味着什么?
前天晚上,苹果、Meta、亚马逊先后登场,表现都不错——
最惊艳的要数Meta,交出了公司史上最强劲的财报,四季度业绩翻倍(净利润同比+201%)、一季度业绩指引(345-370亿美元)超出预期。同时,公司宣布将回购500亿美元股票回购,外加分红派息,股价大涨16%。
业绩的大幅提升,主要靠中国金主。拼多多国际版Temu,快时尚的Shein为了抢占欧美市场,大手笔投放广告,贡献了总收入的10%。另外,AI算法也出力了,公司app的日均观看时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
再来看中规中矩的苹果。营收同比增长2%,结束了连续四个季度的同比下滑,净利润同比增长13%,超出预期。
去年四季度iPhone卖得不错,收入同比增加6%,苹果超越三星拿下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名。不过大中华区的业绩是下滑的,被华为抢走了不少市场。
最后是亚马逊。它的四季报业绩(营收+14%)和未来的业绩指引,同样好于预期。主要是去年假期购物季和会员日很给力,消费者购买强劲。
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去年,AI爆发让市场看见了科技巨头们的盈利能力,七家大公司(微软、英伟达、谷歌、亚马逊、META、特斯拉、苹果)全年贡献了标普500指数82%的涨幅(其中微软和英伟达两家公司就贡献了75%左右的涨幅)。
从财报看,巨头的营收、盈利依然稳定,领先优势巨大。所以,尽管这些科技巨头的市盈率达到28倍,高于小盘科技股的17倍市盈率,也高于历史水平。但只要业绩不暴雷,继续增长仍然是大概率的事。
三、生活财经:一个简单思路,靠「筛信息」赚钱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赚钱思维:信息筛选。
这意味着什么呢?
先说一个「信息筛选」的成功案例。
国外有一个网站(Viralnova),它的所有内容都来自「搬运」,但就是这一个靠转载他人文章、从广告主手里赚钱的网站,月访问用户却能超过1亿,轻松月入几十万美金。
这个网站之所以能成功,是靠运营者对内容独特的敏锐度。网站每天更新的量不多,大概3到6篇转载的文章,但这些文章都能吸人眼球,篇篇都是「精华」。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知道」的太多了,但「获得」的却更少了。这个网站起到了帮我们筛选信息的作用,节省时间,而巨大的流量也通过广告变现。
想要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收获成功,一是持续输出优质内容,二是汇总帮助大家快速找到优质内容。
而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写文案的天赋不是人人有,但要做到第二点,难度降低了不少。
比如B站上,就能看到很多视频「精选」类up主——
有转载高质量英语视频、有干货的大师讲座;或者成为素材收集站,汇总网友的资料。像「交通video」这个账号,就专门接受投稿,更新交通事故,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粉丝数超过70万。
这有什么影响呢?
这类不靠生产靠搬运的成功案例,给我们打开了赚钱新思路。成为信息的链接点,也能创造非凡的价值。
当然,信息筛选并不是一份轻松的活计。像这家网站的运营者,每天需要工作长达16小时,没有点毅力和热爱是不容易坚持下去的;另外,版权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搬运之前也得征求创作者的授权才行。
四、其他值得关心的事儿
跨境ETF再添新成员:
昨天(2日),首只道琼斯ETF(513400)正式上市交易。这只基金跟踪的是道琼斯工业指数,因为只会选各个细分行业的代表龙头,不仅行业分配相当均衡,而且反映的是美国整体经济表现,很少追涨杀跌,再加上道琼斯指数的波动和回撤都要低于标普500,是个不错的投资美国股市的新渠道。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回购潮进行式:
大盘持续低迷之际,上市公司坐不住了,买起自家股票。整个1月,有接近500家公司进行了回购,达到去年回购家数的三分之一。回购可以短期支撑股价,也反映出公司现金流情况不错。不过,多数公司回购的目的是给员工发福利,让他们低价买进。另外,A股每年回购总金额大约在1000亿左右,不及Meta一家公司的三分之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橙色预警,冻雨来了:
从前天(1日)开始,气象台在中东部地区发布级别最高的冰冻橙色预警,今天(3日)到后天(5日)将是这轮冰冻天气的最强时段。「滴水成冰」的冻雨会带来道路湿滑、电线结冰、飞机机身结冰,高速、铁路、航班都会受影响。咱们驾车出行时最好要加装防滑链,回家过年的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我们一起讨论了本周大事件,然后带你了解了美股巨头的财报,最后和你聊了聊1个赚钱思维。
感谢观看(收听)简七周报,喜欢本期内容的话,欢迎分享给朋友免费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