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銀行連續祭出「打房」政策,營建業一片哀嚎之聲,確實,房價似乎有暫時停漲的現象,有人觀望,希望等待房價跌落到自己的「攻擊範圍內」,就要下手了;然而,所謂的正常房價應該在哪,沒有標準,許多建商則是推出買房送家俱、家電,就是沒有下修房價,想買房的自住客,還要再等待嗎?
《艾瑞克IN新聞》專訪不動產估價師陳碧源,他表示,近期特別是預售屋的成交量大約短少近8成,這對建商會有兩方面的壓力,畢竟房子正在興建,所以營造廠的建築支出需要請款,再者就是銀行端的融資;由於銀行是根據建案的工程進度分批撥款,還會根據「銷售率」來判斷,如果銷售率太低,即使建案快要完工,銀行也不敢任意放款。
陳碧源指出,要建商降價恐有難度,除了原先已經簽約的客戶會有反彈外,倘若降價超過15%,恐會讓已經簽約的客戶寧可毀約重簽;因此,建商就推出許多銷售手法,包括送家俱家電外,也可能附贈停車位,或是低樓層戶換到高樓層,穩定已簽約的客戶,當有這些現象時,就表示房市狀況真的不好。
陳碧源分析說,台灣房市從民國90年、特別是92年(2003)SARS之後,就一路看漲到現在,期間很可能因為短期政策、總體經濟等關係而稍稍下滑,但幾乎都在2年之後就翻轉攀升,且都會超過前一次的高點;陳碧源直言,不必太期待建商降價出售,他們也知道這種景氣與政策的循環,所以多採「以拖待變」,等到打房效應遞減,房價反轉,就容易把餘屋出清。
其實,央行去年幾波的嚴厲緊縮房貸措施,關鍵還是要讓金融秩序穩定;陳碧源指出,在「新青安」推出後,「許多自住客或投資客又進場買房,銀行在房地產的放款部分,都來到3成、4成的高峰,如此將壓縮到產業界融資的空間,不利於整體經濟發展,所以央行才要求銀行方面降低房市的貸款成數」,過去若能貸到1千萬,現在可能只能貸到800萬或600萬。
陳碧源說,房價會一直上漲,跟整個經濟發展、通膨、勞工成本增高有關,這是導致房價不易下跌的主因;而央行在2024年下半年的第7波打房看到效果後,原本的第8波就縮手,原因在於央行也不敢太過緊縮,讓房市崩盤,反過來說,央行也不敢完全放飛房市,任憑房價毫無限制的狂飆。
至於2025年是不是一個買房的好時機?陳碧源指出,「這要看區域,如果比較喜歡整開區或重劃區,稍微等個2、3年是對的,若是喜歡住市區或老城區,中古屋較多,就要邊走邊看,因為有些房子是可遇不可求…」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lif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