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改变认知提升幸福度

22、小故事大道理:超越扁鹊的神医(重新录制版)


Listen Later

今天要讲的故事:超越扁鹊的神医。时间大约3分钟。


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生,是神医的代名词。有一次魏王问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二兄次之,我最差。”


魏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基本为零,默默无闻;二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随手开几个药方就药到病除。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穿针放血、切骨割肉、开膛剖腹,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现在我们知道了,最牛神医是扁鹊的长兄。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之前也讲过救火队员的故事,事情往往到了一发而不可收拾救火队员才会上场。而一场熊熊大火的传播效应可以做到尽人皆知。所以扁鹊这种外科大夫就像救火队员一样,在大众的眼睛里成为神医。


可是对于病人来说,最后就算治好了病,也被切去四两肉、半个胃或者一个肾,身体已经遭到了巨大的损伤。这种医生哪有能在病灶未产生之时,就已经拔出病根的医生更有价值?


可是我们的社会评价体系,往往是把能切能缝的外科大夫捧成了神医,却把那些去除病灶的无名医生放在了角落。


再举一个身边的例子:


那些能帮学生成绩提高20分的成为身价百倍的名师,可是真正能识别学生特长,鼓励学生树立自信的良师却默默无闻。那么是提高成绩重要,还是让孩子建立信心,找到人生努力方向更重要?我们明明更需要第二种良师,可一窝蜂地都去追捧第一类名师。这是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评价标准的一个误区?


欢迎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如果你喜欢这个节目,请订阅本专辑!!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小故事大道理|改变认知提升幸福度By 故事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