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说 | 听心理师说心里话

26. 治愈创伤应激之苦,身体是最小阻力之路?记体感治疗(SE)训练体验


Listen Later

欢迎关注不可说,这里是一个支持心理咨询师们多元与反思的据点,也试图提供给心理师们一个说心里话的空间。每次由2-4位助人工作者围坐而谈,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


【本期摘要】

简单来说,这是一期分享张怡的体感治疗(Somatic Experience)训练体验的节目。虽然还没有成为“身体取向一生推”,但对SE及类似的身体取向工作方式,我们还是比较推荐去学习和了解的,特别是打算与创伤族群工作的话。

近几年也越来越多接触与意识到,身体与情绪困扰、创伤的直接紧密的联动作用,如果你对于这类工作取向感兴趣,也欢迎在下方留言催更!

另外两位主播好久没有同台单独聊天了,所以前面也有一些近况分享。

问候亲爱的听众朋友们。


【本期内容】

00:57 不可说2周年:两位主播近况怎么样了;

· 张怡开始Somatic experience训练旅程的契机--喊话《不可说》曾经的SE嘉宾Linda;

· SE是一个身体取向的治疗流派,追踪身体细微感受的走向,胜过内容、认知、情绪;

· 滴定:像是打开一瓶充满气体的易拉罐一样小心;

· 摆荡:比暴露治疗直接脱敏更人性的方法吗?

· 视觉与非视觉的信息,可以细致入微,定位到你的脑区--与NLP的异同;

· 资源帮助修复,修复后可以应对下一波压力;

· 录制现场,我们是如何邀请神经系统慢下来的;

· 你又是如何看待“慢一点”做动作的疗效机制的呢;

· 接触到水杯的那个历程,平行到对于关系分合的体感;

· SE提供了新的“资源观”与评估维度;

· 浚溢的吐气放松常常被误解为叹气,到底…

· 关于学习身体取向的不同成长路径,两位主播也有各自的反思与分享。



【主播介绍】

张怡:现坐标上海,全职独立执业咨询师。预约及合作请加工作微信:


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


【互动方式】

进听友群 :(记得备注:不可说/加群)

张怡 psycamille

浚溢 zjy28061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不可说 | 听心理师说心里话By 张怡&浚溢


More shows like 不可说 | 听心理师说心里话

View all
凹凸电波 by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434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5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