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主动基金、被动指数、股票... 这都是工具而已;股票看不懂、基金经理拿不准、退而求其次买指数,这可能也是错的,不是方法错了,是对于指数的了解也不简单;
投资没有一针就好、也绝对不能躺平摆烂。
杨培鸿和小罗讨论了放弃指数基金去买股票的行为。开篇小罗还分享了他对现在年轻人努力生活的感受,认为没有必要悲观,经济会越来越好!
接着小罗提到了自己放弃指数基金购买股票的原因,包括他的贪婪心态、市场下跌时期望跑赢指数的想法以及对指数投资的看法。他认为在市场给机会的时候可以抓住超额,尤其是对指数基金的收益,同时指出指数投资需要一个新陈代谢的好指数。最后,他总结了不买指数基金的三点理由。
杨老指出,选择投资工具应根据个人目标和情况来确定,并强调重视资产的价值和预期回报而非股价。此外,他还提及了指数的代表性和宽基概念的定义,以及对冲基金和主动基金的区别。建议投资者应该降维减少决策的维度,不要频繁做判断。应该抓住大的机会,避免频繁操作。普通投资者比基金经理更有优势,不需要面对合同约束和排名压力,可以更好地做出决策,以及利用大众情绪进行投资。
【时间码】🗣
00:16 分享自己所见,为何对经济向好充满信心?
03:42 大韭菜开腔:为啥我卖掉指数去买个股?3个原因...
07:15 指数、主动、股票,都只是工具而已;
1)很难在A股找到真的宽基指数,谁能留言举个例子?
2)老巴公布最新致股东信,2023年跑输标普,这能证明指数投资更好吗?不能!
3)在2018年押注创业板的人翻倍了,这种线性思维在科创50上一定能赚钱吗?存疑...
4)很多人有时候都分不清主动、被动区别,举例老巴的赌约,指数和基金比较,这里面的门道你清楚吗?
5)说一千道一万,买什么都要基于价值、价值、价值,便宜了就多买,比如港股。
6)谈谈接地气这个事。首先肯定不能直接给你代码,第二基金经理不应该每天有那么多观点这是错的,第三投资要降维、降低难度,不要用自己的劣势和别人优点比较,例如和量化比交易?
7)春节前后,可以发现涨幅惊人,这背后是情绪变化,要抓住大家低谷时刻,敢于重仓。
28:29 请你传帮带,既然买什么都要看估值,买指数的传帮带【指数估值】如何看?
36:04 一个重要的认知【爆发成长】不重要,要的是【持续成长】
1)真正的成长是持续成长,而我们往往容易高估显眼宝、低估好公司;
2)高利润的公司可能不能持续,只有护城河竞争壁垒保护的高利润公司才值得持有,否则会杀进来太多人,此时高利润是对你的警示;
3)老巴经常和同事聊未来还有哪些公司能保持15倍估值,能保持8%增长,8%可持续增长其实是相当相当不错的。
4)没有金刚钻揽不来瓷器活,高盈利的生意一定会被竞争对手挤的拥挤不堪;
5)投资不能有二极管思维,要用开放心态,例如说主动基金经理不行,就选指数基金,这是不对的;
【这里也能找到我们】
🍎苹果播客:财自由
🐧微信公众号:阿马蒂亚
♥知识星球:财自由
【财自由想做什么】
聚集一帮相信投资没有捷径的人,脚踏实地做研究赚市场的钱,相互启发赚超额阿尔法钱。这里没有炒股秘籍,我们也不是来指导大家炒股的,事实上也没有人能指导炒股。如果有这样的服务,无论是服务提供方和服务接受方都可能是对投资有误解。我们只有对公司商业模式、基金经理特点、市场主题等的分析,明显有缺陷的商业模式和不成熟的基金经理我们会提醒大家,这可以帮助大家避免踩坑,帮助大家少遭受永久性亏损,这已经是很有价值的工作了。
至于能赚多少,最终依赖于你自己的认知。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分享能提升大家的审美能力。投资不是要去创造,本质上是去选择,选择优秀的公司或者优秀的基金经理,与他们同行即可。但是,要有审美的能力,选出优秀的,规避劣质的。
【风险提示】:
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所提到的相关内容只是为了举例说明,请大家审慎看待。
主动基金、被动指数、股票... 这都是工具而已;股票看不懂、基金经理拿不准、退而求其次买指数,这可能也是错的,不是方法错了,是对于指数的了解也不简单;
投资没有一针就好、也绝对不能躺平摆烂。
杨培鸿和小罗讨论了放弃指数基金去买股票的行为。开篇小罗还分享了他对现在年轻人努力生活的感受,认为没有必要悲观,经济会越来越好!
接着小罗提到了自己放弃指数基金购买股票的原因,包括他的贪婪心态、市场下跌时期望跑赢指数的想法以及对指数投资的看法。他认为在市场给机会的时候可以抓住超额,尤其是对指数基金的收益,同时指出指数投资需要一个新陈代谢的好指数。最后,他总结了不买指数基金的三点理由。
杨老指出,选择投资工具应根据个人目标和情况来确定,并强调重视资产的价值和预期回报而非股价。此外,他还提及了指数的代表性和宽基概念的定义,以及对冲基金和主动基金的区别。建议投资者应该降维减少决策的维度,不要频繁做判断。应该抓住大的机会,避免频繁操作。普通投资者比基金经理更有优势,不需要面对合同约束和排名压力,可以更好地做出决策,以及利用大众情绪进行投资。
【时间码】🗣
00:16 分享自己所见,为何对经济向好充满信心?
03:42 大韭菜开腔:为啥我卖掉指数去买个股?3个原因...
07:15 指数、主动、股票,都只是工具而已;
1)很难在A股找到真的宽基指数,谁能留言举个例子?
2)老巴公布最新致股东信,2023年跑输标普,这能证明指数投资更好吗?不能!
3)在2018年押注创业板的人翻倍了,这种线性思维在科创50上一定能赚钱吗?存疑...
4)很多人有时候都分不清主动、被动区别,举例老巴的赌约,指数和基金比较,这里面的门道你清楚吗?
5)说一千道一万,买什么都要基于价值、价值、价值,便宜了就多买,比如港股。
6)谈谈接地气这个事。首先肯定不能直接给你代码,第二基金经理不应该每天有那么多观点这是错的,第三投资要降维、降低难度,不要用自己的劣势和别人优点比较,例如和量化比交易?
7)春节前后,可以发现涨幅惊人,这背后是情绪变化,要抓住大家低谷时刻,敢于重仓。
28:29 请你传帮带,既然买什么都要看估值,买指数的传帮带【指数估值】如何看?
36:04 一个重要的认知【爆发成长】不重要,要的是【持续成长】
1)真正的成长是持续成长,而我们往往容易高估显眼宝、低估好公司;
2)高利润的公司可能不能持续,只有护城河竞争壁垒保护的高利润公司才值得持有,否则会杀进来太多人,此时高利润是对你的警示;
3)老巴经常和同事聊未来还有哪些公司能保持15倍估值,能保持8%增长,8%可持续增长其实是相当相当不错的。
4)没有金刚钻揽不来瓷器活,高盈利的生意一定会被竞争对手挤的拥挤不堪;
5)投资不能有二极管思维,要用开放心态,例如说主动基金经理不行,就选指数基金,这是不对的;
【这里也能找到我们】
🍎苹果播客:财自由
🐧微信公众号:阿马蒂亚
♥知识星球:财自由
【财自由想做什么】
聚集一帮相信投资没有捷径的人,脚踏实地做研究赚市场的钱,相互启发赚超额阿尔法钱。这里没有炒股秘籍,我们也不是来指导大家炒股的,事实上也没有人能指导炒股。如果有这样的服务,无论是服务提供方和服务接受方都可能是对投资有误解。我们只有对公司商业模式、基金经理特点、市场主题等的分析,明显有缺陷的商业模式和不成熟的基金经理我们会提醒大家,这可以帮助大家避免踩坑,帮助大家少遭受永久性亏损,这已经是很有价值的工作了。
至于能赚多少,最终依赖于你自己的认知。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分享能提升大家的审美能力。投资不是要去创造,本质上是去选择,选择优秀的公司或者优秀的基金经理,与他们同行即可。但是,要有审美的能力,选出优秀的,规避劣质的。
【风险提示】:
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所提到的相关内容只是为了举例说明,请大家审慎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