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北京人之后
古代人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进化并没有中断,
他们够制造出更加精良的工具,
出土于山西阳高许家窑文化遗址的石球,
就向我们展示了人类进化过程中工具的变化。
今天,我就给小朋友们讲讲十万年前的石球。
根据人们的研究,
在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中就已经有石球了,
但那时候的加工技术并不成熟,做出来的石球都比较粗糙,
以至于很多人说,那个工具不能叫做“石球”
应该叫做“球形石”。
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石球更多的出现在了先民们的生活中,
他们制作出的石球不仅更加规整和精致
石球在那时先民的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很多人认为:主要的功能还是用来猎捕野兽的。
那这些圆圆的石球该怎样使用呢?
人们又这样三种猜测:
说法一,可以直接扔出去,砸到野兽;
说法二,可以制作飞石索来猎捕野兽。
说法三,还可以制作绊马索。
远古人在和自然的斗争中变得越来越聪明,
他们手中的工具也越来越精致,
明天的节目里,
就为小朋友们讲讲最典型的一件复合工具吧。
今天的互动小环节,是有两个小问题,
一个留给小朋友,一个留给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们。
小朋友的问题是:
你觉得那些扔出去的石球如果没有砸中野兽,
先民们会不会捡回来再循环使用呢?
给大朋友的问题是:
石球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呢?
我们今天的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