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件文物中国史No.09 粮食可以这样加工——磨盘和磨棒
文字:朋朋哥哥&傅丫姐姐
声音:朋朋哥哥
生活在北方新石器时代的远古先民们,
怎样加工成熟了的谷物呢?
1972年,考古工作者们在磁山文化中,
发掘了好些用石头做成的磨盘和磨棒,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套粮食加工的工具吧。
1972年的冬天,当村民们在磁山开挖水渠的时候,
意外发现了一处黄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遗址,
考古工作者们在遗址中发现了贮存粮食的地窖,
而且还发现了已经腐烂的粟粒,
也就是那时人们的主食小米的颗粒。
磁山文化中的先民们使用的工具更加精致,
开始比较广泛的使用起了磨制石器。
在已经发掘出土的上万件文物中,
用来加工粮食的磨盘和磨棒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它们类似做饺子时用的案板和擀面杖。
石磨盘和石磨棒是怎么加工粮食的呢?
粟的果实外面有一层坚硬的外壳,
先民们就把粟放在石磨盘上,
然后用石磨棒在上面来回滚动碾磨,
这样就可以把那层外壳去掉了,
剩下的就是可以食用的部分了。
随着种植农业的发展,
人们的粮食也逐渐丰富,
捕猎时有时候抓到一些动物幼崽,
有些先民就觉得可以把它们先养起来,
于是,家畜饲养业渐渐诞生了,
明天的节目里,
朋朋哥哥要讲讲远古时代先民养的动物。
今天的互动小环节,
有个比较难的问题需要小朋友们思考,
石磨盘和石磨棒能把食物加工成粉么?
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