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件文物中国史10:远古时代的家猪
在新石器时代,
随着定居农业的发展,
人们开始把捕捉回来的动物幼崽养起来,
作为肉食的重要补充。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远古时代的家猪。
很多小朋友看到这头小陶猪,
会有这样一个疑惑,
这到底是家猪还是野猪呀?
要说是家猪吧,
鼻子很像是野猪的;
要说是野猪吧,
但在河姆渡遗址中出现了很多猪的形象,
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专家认为古人驯养野猪的时候,
那时正是古代先民迈入新石器时代的时候,
所以那时候的家猪还保留着一些野猪的样子。
古代的先民要想养猪,
都得具备怎样的条件呢?
首先呀,要有剩余的粮食,
其次是定居的生活,
小朋友们觉得对吗?
很多人认为,
家畜饲养业是在定居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
这件河姆渡出土的小猪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对啦,是用泥土捏制并烧成的陶器。
在新石器时代,
古代先民们已经开始熟练的掌握制陶技术了,
这可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和影响的,
那目前复原出来最早的陶器长什么样子呢?
明天,朋朋哥哥再为大家讲起吧。
今天的互动小环节:
是个动手的小作业,
请小朋友画出你想象中的远古时代的猪。
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
明天见!
文字:朋朋哥哥&傅丫姐姐
声音:朋朋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