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件文物中国史20:蛋壳黑陶高柄杯
越来越多剩余粮食的出现,
以及社会分工的渐渐明确,
让财富集中到了部落中很少的一部分人手中,
权贵阶层形成了。
今天为大家介绍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高柄杯,
它是在一座贵族墓葬中出土的,
这座墓葬位于埋葬着部族所有成员的公共墓地当中,
向今天的我们讲述着权贵阶层分化的漫长过程。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这件陶杯,
它是1973年在山东日照出土的,
上半部很像是西餐餐桌上常见到的高脚杯。
陶杯的口沿呈现出喇叭的形象,
中间是一根细细的长柄连接着圆型的底足,
而且在中下部的位置还有一个椭圆形的凸起,
上面镂刻出了细密整齐的小孔。
整个陶杯的制作精美,器形纤细流畅,
给人一股浓浓的贵族气息。
这个高柄杯跟蛋壳又有什么关系呢?
它可不是用鸡蛋或别的什么蛋的壳做出来的,
因为发现这类陶杯的厚度就像蛋壳一样薄,
所以叫做蛋壳黑陶高柄杯。
先民们在制作它的时候,
选取的是质量非常高的细泥陶土,
它在烧制出来后才这样的细密坚硬。
由于在制作时人们反复打磨它的表面,
这才有了它黑亮的光泽效果。
那这件陶器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它的制作过程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比如:薄薄的高柄杯口沿很容易塌下来变形,
先民们是用了怎样的方法
让这样轻薄的陶泥在高温下不变形呢?
正是因为这些让我们思考的地方,
才使得人们给了蛋壳黑陶高柄杯非常高的评价。
蛋壳黑陶类的器物是山东龙山文化的代表,
我们最后再来说说龙山文化吧。
龙山文化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最早在1928年春天,
考古学家在山东龙山镇发现了一片文化遗址,
因而将它命名为“龙山文化”。
人们发现龙山文化距今有4500年到4000年左右,
在新石器时代众多文化遗址中,
它是处于较高的文明发展水平的。
蛋壳黑陶高柄杯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这些高柄杯来头可不小,
它只有在少数大、中型墓中才会有,
可见这种高柄杯是一种高贵的用品,
只有少部分身份显赫的人才能使用。
那新石器时代晚期权贵阶层们,
在生前的时候又是怎样的生活呢?
明天的节目里,朋朋哥哥再为大家讲起。
今天的互动小环节,
请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协助下找出答案,
蛋壳黑陶高柄杯是如何呈现出黑色的呢?
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
明天见!
文字:朋朋哥哥&傅丫姐姐
声音:朋朋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