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FM | 忆空间

365件文物中国史No.21 红山贵族的玉鸮


Listen Later

365件文物中国史21:红山贵族的玉鸮



昨天我们说到了在经历了长期的分化过程后,
权贵阶层从普通平民们的群体中脱离出来,
他们成为了高高在上的贵族,
这体现在他们死后的墓葬规制上。
那他们生前的日常生活中,
又是怎样彰显自己的贵族地位呢?
今天,我们选取一件红山文化的玉鸮(xiāo),
和大家讲讲贵族们的生活。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这件玉器,
因为它的外形像只展翅欲飞的鸮,
鸮就是小朋友们常说的“猫头鹰”,
这件玉鸮通体呈现淡绿色,
可能因为年代久远,表面有些泛黄,
头部用浅圆雕的技法,
全方位地雕出了眼睛、耳朵和喙。
整只鸮雕刻简练,形象生动。
人们还在玉鸮背面发现了一个小孔,
小朋友们觉得这个孔是做什么用的呢?
很多人猜测它可以用来穿上绳子,
很有可能这件玉鸮是一件随身佩戴的装饰品。

这件玉鸮1973年出土于辽宁红山文化墓葬,
它是在中心的大墓中出土的,
我们可以推测出这只鸮的主人是当时的贵族。

贵族们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
此时的贵族们已经会在身上佩戴玉质的装饰品,
用珍惜的物品来衬托出自己不同寻常的身份。
南方同时期的良渚文化墓葬中还发现了玉钺(yuè),
玉钺是石斧演变过来的,
可见拥有这件玉钺的贵族英勇善战,
用它来体现自己的的战绩。

那请小朋友们想想看,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贵族呢?
有的人说,祭司能成为贵族;
有的人说,首领能成为贵族;
还有的人说,占有财富的人能成为贵族……
小朋友们觉得呢?

在红山文化墓葬中,
“惟玉为葬”的特征展现出后世“礼玉”雏形,
在新石器中晚期,统治阶级渐渐被分化出来,
社会分工更加明细,
于是规定人们行为的礼制也日益成熟。

之前介绍用来制作生产生活用具的材料中,
并没有出现今天常见到的金属,
那金属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明天的节目里,
朋朋哥哥给大家讲讲青铜的出现吧。

今天的互动小环节,
请小朋友们结合朋朋哥哥前面讲到的知识,
来认真思考,
为什么红山文化的先民把玉雕成了鸮的形象?

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
明天见!

文字:朋朋哥哥&傅丫姐姐
声音:朋朋哥哥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博物馆FM | 忆空间By 博物馆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