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件文物中国史25:史前中国绘画
远古先民们手中的陶器,
既可以通过雕塑的方式来描绘这个世界,
也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记录这个世界。
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来说说史前中国画。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陶缸吧,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陶缸红色的外壁上
描绘着一幅精美的鹳鱼石斧图,
左侧是一只站立着的白鹳,
在白鹳长嘴下方衔着一条大鱼,
右侧是一柄与白鹳等高的石斧,
斧身上还留着难以解读的刻画符号。
采用后代国画中常使用到的“没骨”画法;
还采用“勾线”的画法,
还有后代国画中的“填色”画法,
因此有学者认为,
这幅鹳鱼石斧图具备中国画的一些基本技法,
当属国画的雏形。
这副图画背后的涵义是什么呢?
有人认为陶缸的主人应该是
当时以白鹳为图腾的部落联盟的首领,
带领大家战胜了以鱼为图腾的部落,
人们在陶器上描绘下了这次重大的历史事件,
而在画面右侧的石斧,
就是这位首领生前所用实物的写照;
还有人认为古人观念中鸟鱼之间的生命转化,
表达着灵魂的飞升等等;
或者是当时的“艺术家”们表达情感意愿,
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再现。
这么多解释,小朋友觉得哪种最有道理呢?
这不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唯一的图画,
更不是最早的图画,
它却是幅面最大、内容最丰富、
独立性最强的一幅画作了,
说了绘画,
远古先民们的音乐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明天的节目里,朋朋哥哥再为大家讲起。
今天的互动小环节,
请小朋友们结合我们之前的节目,
猜猜这个陶缸的用途,
这个陶缸底部中央穿有一圆孔,
小朋友你猜出来了么?
猜出来的小朋友可以发给朋朋哥哥看哦,
也可以在忆空间微信公众号下留言哦。
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
明天见!
文字:朋朋哥哥&傅丫姐姐
声音:朋朋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