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件文物中国史29:最早的排水管道
随着部落中人口规模的扩大,
功能更加完备的城市渐渐出现了。
1980年,考古工作者们发现了平粮台遗址。
很多专家认为,
平粮台遗址已经发展成为了最初的古城市。
遗址出土的陶排水管道就是非常有力的证据,
今天朋朋哥哥就为大家讲讲城市的出现吧。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排水管道吧,
管道的一端像个喇叭形,
口径比较大些,而另一段的口径比较小,
为什么要设计成这种样子呢?
原来是为了安装的需要 ——
这个小口刚好可以套进另一个管道的大口。
那这些管道又是怎么使用的呢?
这些陶排水管道相互套合,
可以起到排水的作用。
埋着陶排水管道的沟渠在地势上北高南低,
自然就能把水排到南门外了。
那这条排水通道又是怎么铺设起来的呢?
先民们在主体的陶排水管道的上面,
并列铺上了两条管道,
三条管道的横断平面像倒过来的“品”字型,
最后在三条管道的周围填上石子和土,
然后再在上面铺上土作为路面。
让我们再了解下平粮台遗址的这座古城吧。
城的平面呈正方形,
城的四周建筑有夯土的城墙,
城内的南门还发现了门卫房的遗存,
与此同时,在遗址内还发现了一些高台建筑,
有人说这些建筑有防火、干燥、美观的优点,
还有人说这是首领们为了显示自己尊贵地位的,
小朋友们觉得呢?
这些陶排水管道也让我们看到了文明的进程,
那么此时记录文明的文字出现了么?
明天,我们再慢慢讲起。
今天的互动小环节,
请小朋友想一想,
为什么这些排水管道由三根管道组成?
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
明天见!
文字:朋朋哥哥&傅丫姐姐
声音:朋朋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