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FM | 忆空间

365件文物中国史NO.42 嵌绿松石象牙杯


Listen Later

365件文物中国史NO.42 嵌绿松石象牙杯



早在远古时期,
坚硬洁白的象牙受到先民的喜爱。
商朝时,象牙在那些技艺高超的匠人们手中,
焕发出了更美丽的光彩,
今天,朋朋哥哥为大家讲述的
就是出土于妇好墓中的嵌绿松石象牙杯。

我们首先来认识下这件象牙杯吧。
杯子大约有30厘米高,
主体是用象牙的根部制作而成的,
呈现比较深的黄色。
在这件象牙杯上,有两个地方非常引人注目:
一个是宽大的手柄,
手柄的上部是一只神兽的形象,
在手柄的中间还有一个小兽头;
另外一处就是杯身上镶嵌的绿松石了,
工匠们在象牙杯上雕刻出复杂精致的花纹,
使得整个象牙杯既美丽动人,又多了些神秘的色彩。

绿松石又是怎样被固定在象牙上呢?
经过了三千多年,难倒就不会掉下来吗?
这些是商代的工匠们一点点镶嵌进去的。
朋朋哥哥觉得在制作的时候至少有这样两个难点:
第一就是象牙是很坚固的,
要雕刻出这样细致的花纹凹槽出来,
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第二就是这个凹槽的深浅粗细都要适度,
这样才能保证嵌入其中的绿松石不会轻易脱落下来,
小朋友们觉得朋朋哥哥说的有道理吗?

那这件嵌绿松石的象牙杯是用多少块象牙制作完成的呢?
其实,一共用到了三块,
工匠们是先分别把这三块象牙雕好,
然后再拼接组合起来的。
第一块是作为主体的杯身,
第二块就是杯子的手柄了。

说了这两块象牙,那么第三块象牙在哪里呢?
小朋友你不妨来找一找吧。
除了象牙外,
商代的手工业还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呢?
我们明天再讲吧。

今天的互动小环节,
请小朋友根据兽面纹等元素,
设计个象牙杯吧,
不妨把你的作品回复在忆空间微信公众账号下面,
分享给朋朋哥哥吧。

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
明天见!

小档案:
文物年代:商朝晚期 距今约3000年
出土地点:1976年河南安阳小屯村第五号墓
馆藏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文字:朋朋哥哥&傅丫姐姐
声音:朋朋哥哥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博物馆FM | 忆空间By 博物馆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