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话 学贯中西的哲学大家带你了解往圣先贤

37、《中国哲学史话》第七章宏辩卫道的圣雄孟子1


Listen Later

中国的思想,从春秋进入了战国时代后,正如一夜春风吹遍了江南堤岸,到处是青枝,到处是绿叶,到处是柳暗与花明。

在春秋时代,活跃的只有儒家。其他各派,虽然都已播种, 都在抽芽,但仍然是深埋在泥地里。到了战国初期,最先脱颖而出的是墨家。它与儒家对抗,左右相映,形成了当代的两大显学。接着另一派隐士的道家,也默默地在每个角落里寻找他们的天地。这种趋势,发展到战国中期,愈益激烈。这时,以前各派的思想愈变愈分歧,阵容也愈来愈复杂;儒家增入了许多假儒者,墨家分为三派,道家也混入了许多纵欲主义。再加上当时新产生的商鞅等法家,孙膑、吴起等兵家,苏秦、张仪等纵横家,以及许多清谈好辩的“稷下先生”。这时期思想的波动,已达到了高潮;而思想的怪诞和分歧,也是史无前例的。有的劝人像禽兽般恣情纵欲,如它嚣 xiao1、魏牟;有的劝人像石头般麻木不仁,如田骈 pian2 、慎到。这些荒谬大胆、光怪陆离的学说, 应有尽有。把整个战国时代,点缀得仿佛一个思想界的大观园。

 这时,堂堂正正以仁政仁心为号召的儒家,反被冷落于一旁。在他们的眼中,儒家的学说,空疏迂阔,不合时务;而且所言过于平正,没有吸引力。可是在儒家的眼中,这些异说纷纭的各派各家,都只是标新立异、借奇鸣高而已;非但无补于世道,而且有害于人心,使得纲纪荡然,社会混乱。所以这时的儒家们,都深深地感觉到,要真正使国家走上治平之道,固然必须发扬儒家的学说;但要发扬儒家的学说,却首先必须

“正人心,息邪说”。

在当时的儒家中,最先有这个觉醒,有这层认识,而且一手挽转颓风,使儒家大放异彩的,即是我们的亚圣——孟子。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中国哲学史话 学贯中西的哲学大家带你了解往圣先贤By 天山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