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话 学贯中西的哲学大家带你了解往圣先贤

38、《中国哲学史话》第七章宏辩卫道的圣雄 孟子 2


Listen Later

孟子名轲,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 372 年)。他本是鲁国人,后来迁居邹地(今山东省邹城市),便成为邹国人。他的身世几乎与孔子相同,也是在三岁的时候失去了父亲,由母亲的抚育而成长的。但他没有孔子那般早熟,非但不学礼,而且调皮捣蛋,偏爱做些违礼的事情,孟母为他而伤透心思。据说他模仿性很强,每到一地,便模仿那些治丧屠狗之事,劝说不听,制止不住。使得孟母因他而迁居三次,这便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这聪明的孩子,幸运的是既有贤母的培育,后来又遇到良师的教诲,才使他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他是被子思的门人所赏识,而加以培植的。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曾子的学生。因此孟子所学的是儒家的道术,而且是正统的儒学。

自孟子学成以后,便接过儒家的衣钵,教授生徒。他也和孔子一样,带着学生们,周游列国,去打开政治的门路;然后再通过政治以实现儒家的理想。

孟子比孔子迟熟,也比孔子晚了二十年才走上仕途。在他四十岁左右时,邹穆公才举他为士。然而当时邹国的政治非常混乱,孟子感觉到在自己的国家内,不能施展抱负,使政治走上轨道,这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于是便离开了邹国。

离开邹国后,就是孟子周游列国的开始。他率领着一个庞大的布道阵营,后车有几十乘,学生有几百人,浩浩荡荡地向列国进军。

他们的第一个目标便是齐国。

孟子的气派很大,他认为国君如果有心治国,就应该礼贤下士。因此他到齐国后,并没有先去朝见齐王,只是和平陆大夫孔距心、齐相储子等做朋友。后来齐王慕名,非常谦虚地向他请教,他才到齐都会见齐王。

孟子了解齐国地大人多,如果政治清明,一定可以成为泱泱大国。但他看出齐王的野心,却在于增广土地,消灭列强, 这是穷兵黩武的侵略行为,而不是他所主张的王道政策。所以他和齐王见面后,便提出了他理想中仁政的蓝图。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中国哲学史话 学贯中西的哲学大家带你了解往圣先贤By 天山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