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话 学贯中西的哲学大家带你了解往圣先贤

43、《中国哲学史话》第七章宏辩卫道的圣雄 孟子 7 义利之争


Listen Later

探究孟子如何揭示人的社会本质!孟子批判阳末苛求离群独行,嘲讽杨朱自私至上,比拟墨家治标不治本。在讲述人性应如何发扬光大的曲折辩论中,我们能否在今喧嚣世界中找回适度与舍己?来听故事,找答案。

02:04 墨家与儒家:战争背后的不同立场与价值观


但我们要知道孟子生在杨、墨之后,但他并未和杨、墨本人发生正面的冲突,他所批评的是当时那些服膺 ying1 杨、墨思想的人物,我们在《孟子》一书中,可以找到许多和这些人物辩论的故事。    

当时有一位很有名的隐士,叫作陈仲子,他洁身自好,显然是杨派的人物。孟子却骂他是一条蚯蚓,因为他无求于世, 不以物累形,正同蚯蚓一样,上吃泥土,下饮黄泉。孟子以为这种行为有点想不通,如果仲子认为人间的东西都是罪恶的话,试问仲子住的房屋是谁造的?隐士们都主张为我,当然没有隐士造房屋给仲子住了。孟子批评仲子的这段话,就等于批评杨朱的为我思想。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人不能离群索居。在生存竞争上,固然必须互助合作,才能征服自然;而在人性的发扬上,尤其要通过社会的关系,而把人们潜在的德性才华发挥出来。在鲁宾逊的荒岛上,是产生不出孔子、耶稣、杜甫、歌德的。现在,如果抛弃了人与人的关系,而一味追求自我,这与动物的自来自去,又有什么差别?所以孟子要骂杨朱为禽兽,骂仲子为蚯蚓。

孟子和墨派的人物接触较多。有一次在路上遇到墨派的宋牼keng1,他正赶着去调停秦楚间的纠纷。孟子便问他用什么方法去说服秦楚的君主。他回答说:“我将告诉他们这次战争对他们不利。”孟子却毫不客气地说:“先生的热心使我钦佩,而所用的方法却不敢领教。”为什么呢?虽然孟子和宋牼同样地反对  战争,但孟子对宋牼的不满,只是因为宋牼忽略了一个大前提,宋牼不知道义利的分别。孟子以为反对战争,是由于战争抢夺土地,屠杀生灵,是不合道义,所以要反对。而墨家以利来止战,无异扬汤止沸,舍本而逐末。试问假如战争能对之有利,就打仗吗?由此可见孟子和墨派人物的立场不同,一个是树着道义的旗帜,一个却以功利为号召。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中国哲学史话 学贯中西的哲学大家带你了解往圣先贤By 天山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