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方来信 WIN

4.找个男人就好了?她的房间,不容妥协


Listen Later

在无数个疲惫不堪的夜晚,我们是不是曾有过被无数次洗脑的念头闪过:“不如找个人嫁了吧。”

为什么在面对学习压力、工作压力、家庭期待、社会评价时,我们如此容易退回到想要被保护的幻觉中?

为什么小红书上“如何拿捏一个男人”的话题热度远超“女孩如何培养自己”?

为什么我们知道婚姻可能是泥潭,却还是一头扎进去?

这一期,我们正视那个让无数女性动摇的时刻,从“找个男人就好了”的幻象出发,换位思考退后一步万事大吉表象下真实的男性想法以及深层次社会对女性的规训。

波伏娃《第二性》“男人的幸运——在成年时和小时候——就在于别人迫使他踏上最艰苦但也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就在于她受到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一切都促使她走上容易走的斜坡:人们非但不鼓励她奋斗,反而对她说,她只要听之任之滑下去,就会到达极乐的天堂:当她发觉受到海市蜃楼的欺骗时,为时已晚:她的力量在这种冒险中已经消耗殆尽。”

从晋江霸总文和男频爽文中被理想化、物化的爱情模板,到《我的天才女友》《明亮的夜晚》中那些挣扎于亲密关系与自我之间的女性身影,我们讨论:

l 男性解药论为何屡屡奏效?

l 女性如何一步步被规训成被爱的模样?

l 婚姻真的是女性的避风港,还是社会精心设计的温柔陷阱?

l 当我们幻想“找个男人就好了”,其实失去的是怎样的一生?

这一期不是控诉男人,而是对自己设置美好幻象的戳破,我们想说的是:不要败给那个瞬间。

“找个男人就好了”从来不是救赎,而是社会为女性精心设计的下滑通道,我们每一次识破这种幻象,都是在拒绝沦为婚姻的NPC,夺回定义自己人生的权力。

愿这期节目,能戳破那个粉红泡泡,让每个在疲惫中动摇过的你清醒过来——真正的安全感,永远来自你独立的双手和自由的灵魂。主桌的座位,从来不是靠“被拯救”得来的。

如果你也曾有过那样一个瞬间,欢迎给我们留言,她方来信✉️,我们等你回信。

🎤SHOWNOTES:

00:01:09 没有自己的房间导致每次录制播客都很困难,而实际一生中能够独自居住的时间其实只有毕业后到结婚前的短短一段时间,急于摆脱独居其实不利于女性成长,我们需要《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00:04:00 在职场里感到疲惫的瞬间,突然想不干了,找个好男人嫁了;家中长辈经常说“女孩子安安稳稳的多好,你后面找老公也方便,还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带小孩。”

00:06:23 “不要败给那个瞬间”职场中遇到的姐姐结婚是因为“我太想结婚了,因为我想对抗这个孤独,我以为结婚就行了”

00:07:10 讲花旗裁员的帖子下有人评论“努力找老公,风险转移”

00:07:38 小红书搜索如何拿捏男人他弹出来的帖子的数量有将近206万篇,但当搜索如何爱自己的时候,只有86万篇

00:09:02 波伏娃《第二性》“男人的幸运——在成年时和小时候——就在于别人迫使他踏上最艰苦但也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就在于她受到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一切都促使她走上容易走的斜坡……”

00:12:02 晋江文学动辄“总裁/教授/首长”的救世主人设,男主永远温柔体贴满足女主的一切需求

00:13:05 伍尔夫《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于是,一种诡异的混合体诞生了。在人们的想象中,她地位极高;而在实际生活中,她根本微不足道。她的身影遍布诗歌的字里行间,却在历史中缺席……”

00:14:56 山西大同案评论区,男性都在共情,认为嫖娼是零售交易,彩礼是大额买卖大宗交易,是长期稳定的,婚姻是需要给他提供性资源的关系。

00:16:07 男性他对于感情真的没有很在乎,他看一个女生,首先看的一定是经济条件,再去评判一下这个人的外貌,然后再去评判一下这个人的可服从性。

00:18:59 之前还遇到过一个男生,跟他可能刚聊天没多久,就对我莫名其妙发表了一通评价,后面甚至评价了我的长相,给我的外貌和身材都打了分。

00:20:34 男频小说,上野千鹤子《厌女》:“男人虽然描写女人,但其实是在饶舌地谈论他们自己”

00:22:30 做梦梦见上位者,而自己潜意识里却还是渴望得到对方的认可,不然我会很不安全

00:23:12 因为我们的社会会把女性没有作为一个主体,而是客体来看待,他对于女性的期待是作为一个附属品来看的

00:26:39 存在一种厌恶风险的心理,相较于未知的职场的拼搏来说,好像步入婚姻里被一个领导式的男人照顾着,这件事情会比较安全和稳妥

00:28:20 《我的天才女友》:莱农作为一个女性主义者,却依然选择和有妇之夫尼诺在一起

00:37:03 崔恩荣《明亮的夜晚》:“我想通过和他结婚,逃避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具有的可能性。我想远离我的原生家庭,远离看似难以解决的伤痛,远离受伤的可能性……在不冷不热的关系中安全地生活。还有比欺骗自己更容易的事吗?”

00:40:21 母亲一代总认为,只要不打女人,不赌博,不出轨,是这样的男人就足够了,就可以结婚了

00:41:01 女性步入婚姻后极可能丧失经济、健康以及性自主权:我们大部分人都关注未婚女性的流产,但已婚女性在婚内她的流产次数可能多达七八次,非常多次,她无法对丈夫say no

00:45:40 任何人都可以是“围裙妈妈”,只要她围上那个围裙。

00:46:12 伍尔夫《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我怎样才能进一步鼓励你们去生活?请大家注意,结束语要开始了,我要说,年轻的姑娘们,在我眼中你们无知得可怕。你们没有做出任何重要发现,没有动摇过一个帝国的统治,没有率领军队杀入战场。莎士比亚的戏剧不是你们写的,野蛮文明的开化没有你们的功劳。你们有什么借口?”

00:47:16 像现在我们可以有很多优秀的榜样,比如思远律师,她说北京房价上涨的速度快,但快不过我的挣钱速度。

00:47:56 主桌的座位从来不是靠被拯救换来的,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能通过你的双手去成就

00:48:55 上野千鹤子《厌女》:“我既迟钝又平庸,所以,将来肯定还会忘记现在的感觉。然后又会发现点儿什么,以为自己又觉醒了一点儿。我将这么反反复复地走下去吧。”

00:50:10 下期预告:成为女性主义者的选择:回看来时路(我们是如何变为女性主义者的,观念逐渐转变的时刻,一路上遭遇的误解和反对,我们对于女性主义的理解,坚持发声的原因,相关视频和书籍的清单分享等等)

📖 🎬提及作品:

《一间自己的房间》维吉尼亚·伍尔夫

“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到女人有高度发达的创造才能,感受得到那种天然的复杂性。”

“约翰·兰登·戴维斯先生如此警告女性:‘当人们不再想生儿育女,女人也就不为人所需了。’我希望你们记下这句话。”

《我的天才女友》无名氏

“我和莉拉,我们俩在一起战无不胜——我们只有在一起,才能捕捉到那些颜色和声音,还有那些人和事。我们可以讲述故事,赋予那些故事力量。”

“我相信她的话,禁止她做任何事情都是没有用的,我们所有人都知道。她好像比我们所有女生都强大,她比恩佐、阿方索、斯特凡诺,还有她哥哥里诺都要强大,她比我们的父母、老师,还有可以把我们抓进监狱的宪兵更强大。尽管她外表看起来很脆弱,但是任何禁令在她面前都会失去效力。她知道如何跨越界限,但又不会真正承担后果,最后人们会做出让步。尽管很不情愿,人们还是不得不赞赏她。”

《厌女》上野千鹤子

“厌女症的表现形式在男女身上并不对称。在男人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在女人身上则表现为‘自我厌恶’。换个更浅显的说法,在迄今为止的人生中,有一次也没有庆幸过没生为女人的男人吗?有一次也没有抱怨过生为女人吃了亏的女人吗?”

“让我们在这里将厌女症简略地定义为:男人为自己没生为女人而庆幸,女人为自己生为女人而诅咒。”

“不存在不是从厌女症出发的女性主义者。做一个女性主义者,就意味着与厌女症的纠葛和抗争。没有厌女症的女人(假如那种女人真的存在的话),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成为女性主义者。有时会听到有女人号称‘我从来没有拘泥过自己是女人这回事’这种说法其实应该翻译成‘我一直在回避与厌女症的正面抗争’。”

《明亮的夜晚》崔恩荣

“妈妈话里话外听起来好像和男人一起生活就有希望,但是仔细听的话反而会觉得,妈妈才是对男人不抱希望的那一个。只要不打女人、不赌博、不出轨,是这样的男人就足够了。对一个人最深的绝望也不过如此?”

“可是,为什么我愤怒的箭头总是指向妈妈呢?为什么不是向着那些让妈妈选择屈服的人呢?如果我在和妈妈一样的环境中长大,我肯定会做出和她不同的选择吗?我能像自己想的那般理直气壮吗?我试着把自己放到妈妈的位置上,结果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我想通过和他结婚,逃避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具有的可能性。我想远离我的原生家庭,远离看似难以解决的伤痛,远离受伤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远离真正的爱。我不想经历真心实意地深爱一个人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我想远离这种感情上的可能性,在不冷不热的关系中安全地生活。还有比欺骗自己更容易的事吗?”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她方来信 WINBy Ashlal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