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班

54.上海人爱打工不爱创业是不是因为怂?


Listen Later

3:01 上海85后重点高中毕业20周年发现大家都在大厂打工是怎么回事?(当你在这条路走得很好的时候,下海创业的成本就变得很高)

7:57 反潮流行之学霸创业的真实案例(从做药膳外卖起步,目前在创业做临终关怀的女同学)

10:50 阿花同学现身说法谈创业始末(建立在无后顾之忧条件上;创业风险高也更有成就感,是一个全流程的播种收获)

16:10 做什么决定取决价值观,更看重安全感还是绝对回报。创业更多是为自己带来收入,更有动力。

17:45 上海85后一代从小成长在普遍觉得“安稳工作更好,创业就是做个体户”的环境中。结果现在看财富前一百排行榜鲜有上海人。

18:40上海人就业面子要紧,尤其本地土生土长(指籍贯为上海),更注重实惠和借鉴,不赞成去做一些看似“不上台面”的苦差事(比如医疗器械销售)。但是外地同学普遍兼容性更佳,能上能下。本节目编外隐形人员“飞飞队友”感叹创业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对人适应性要求高。

23:10 探讨上海人兼容性不高不愿意白手起家的原因:城市化工业化时间早,家庭教育观念,和广东福建等地区完全不同。上海人所谓“高级白领”更高级,“个体户”就代表辛苦奔波和不稳定。

26:21 上海本地很少几代传下来或者家族经营的铺子,不像其他地区。不少店家把工作和生活平衡得很好。大城市社畜还是偏向安全稳定的大厂工作多一点。上海海派生活方式注重生活的精致,确实受不了开店的辛苦和琐碎。

31:20 也可能是受江南仕宦塾生文化影响,士农工商排位。山高皇帝远的地区更注重实际,而不是体制内。

33:20 近十几二十年房价上涨使得大家规避风险事业(何必为了多一点甜头辛苦这么多)。

38:20 谈谈上海本地人的就业观念。(保守且勤俭,小圈子文化,收入依赖租金)早先物质条件比较捡漏,导致现在仍然保留节约习惯,可能比市区人更躺平。

50:02 被贴上上海人标签是什么体验?在国外遇到国人会自我介绍是上海人吗?(谨小慎微地自我介绍)“你不像上海人”是褒义吗?

1:00:00 香港介于上海和广东之间,爱光鲜亮丽打工身份,也有铺子经营文化。

歌曲: Different

音乐来自 www.fiftysounds.com/zh/

【关于隔壁班】

隔壁班的三个85后女生,维系二十年的友谊,不定期的线上聊天。彼此分享人到中年的迷惘,家长里短的琐碎,游历世界的见闻,专属80后的回忆和身为女性的思考。

欢迎听众朋友们留言告诉我们感兴趣的主题,或是投稿你的故事给我们,或者作为嘉宾来参加我们的节目录制。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投稿及合作洽谈)

播容收听平台:【国内】小宇宙

                            【海外】 Apple podcast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隔壁班By 隔壁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