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讓人接受我們的想法? 如何才能讓人採用我們的提案? 如何才能人讓掏錢買東西? 我們的工作中不斷碰到這些問題,有的人就是知道讓對方點頭的方式,這是因為他們對人有一流的觀察力和分析力,如果你沒有這樣的觀察力和分析力,就要藉由行為心理學實驗來了解多數人的心理傾向和動機。 今天好葉就和你分享由日本心理學大師 池田貴將 所寫的一本書《這些心理學實驗告訴你這樣做事最有效》,利用心理學實驗與應用,幫助大家突破現況, 往更好的人生邁進! 第一,誘餌效應 杜克大學行為經濟學家丹 艾瑞利( Dan Ariely)進行了一項實驗。他讓100名大學生看某本雜誌的定期訂閱廣告。【網路版】的售價是59元,而【紙本版加網路版】套裝組則是125 美元,然后測試他們會選擇哪一種。 結果68人選擇了網絡版,紙本版加網路版套裝組只有32人。然而, 在追加「 紙本版 125 美元」 的選項后,【網路版】變成了16 人; 【紙本版】則沒人選擇和剛才同樣是125 美元的【紙本版與網路版】套裝組,竟然增加到了84 人 由此可見,一般人的判斷基準會受到眼前的比較對象所影響。因此,我們在面對選項時,要以「 沒有其他選項為前提」, 仔細評估每一個選項的價值。重點不在於「 是否更划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