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改变认知提升幸福度

6、小故事大道理:折扣价陷阱(重新录制版)


Listen Later

各位听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是《锚定效应》,时间大约5分钟。

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在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即初始锚的支配,以初始锚为参照点进行调整,但由于调整不充分而使得最后判断偏向该锚的一种判断偏差现象。
我们用白话来解释一下,锚定效应是一种决策偏差,指个体在不确定情境下进行判断或决策时,由于受到先前所提供的外部无关信息(即“锚”)的影响,其判断决策结果偏向“锚”的现象。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首先是做判断时的情境是不确定的,判断主体此时不掌握充分的信息;其次是锚点要比其它选择对象先出现,只有这样才能影响个体的决策。


《经济学人》杂志推出电子版杂志时,在官网发了一个订阅广告,用户可以选择
1、电子版 一年56美元
2、电子版+纸质版 一年125美元。


结果 68% 的人选择选择订阅电子版,32%的人选择电子+纸质版。后来一个天才给这个订阅广告加了一个选项:
1、电子版 一年56美元,
2、纸质版 一年125美元,
3、电子版+纸质版 一年也是125美元。
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动,过了一段时间发现84%的人选择电子版+纸质版这个选项。只有16%的人选择电子版。


新加的选项就是“锚点“,它的作用就是让你有了一个比较的标准。而且它必须放在电子版+纸质版的前面,这样才能成为你的决策参考的支撑。


这种方法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仔细回忆一下,就会发现商家经常对我们使用这个套路。
你去餐厅吃饭,拿起那本精美的菜单,打开前两页通常都是价格最贵的菜,图片会占满一页,价格都是188,288。你一看,哇,这么贵。当你往后翻,欸,都是两位数,发现都比第一页的便宜。最后你除了前两页的菜,后面的随心所欲的随便点。
房产中介带你去看房,先拼命给你推又贵又有明显缺点的房子,把最想卖给你的房放在后面,看到了后面你一问报价,会有一种捡便宜的感觉,这个房子这么好,价格还这么便宜。
很多专卖店打折,门口会放一个大牌子,今天五折。但是门口却不放折扣商品,橱窗里永远是那几款最贵的商品,1000元的上衣,2000元的外套。等你进到店里面,发现里面的东西只有500-600,你觉得赚到了,一下子买了好几件。


锚定效应除了让商家套路我们之外,我们如何利用这个理论为我们自己牟利呢?当然可以。
举两个例子:
给老板提交方案时,提交两三份,先介绍其它两份比较差的方案,在老板心里形成比较低的锚点,然后再介绍你精心准备的方案,这样你主推的方案就更容易通过。
跟老婆要零花钱的时候,先提出一个比较高的要求,比如这个月我要两千,在老婆心中形成一个较高的锚点,最后老婆可能批准给你一千块。如果你上来就报出你的心里价位一千元,可能最后只能拿到五百元。
你对锚定效应是怎么看的?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小故事大道理|改变认知提升幸福度By 故事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