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各位听友,大家好!
今天要讲的故事是《路径依赖》,时间大约7分钟。
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某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
有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火箭推进器的宽度由什么决定的?
大家的第一反应这是个物理问题,宽度是科学家经过精心设计的结果。
你的答案是错的,真正的答案是,今天的火箭推进器宽度是由古罗马两匹战马屁股的宽度决定的。听起来匪夷所思吧?
原因是这样的:巨大的推进器是由火车运输的,运送的路径一定要通过隧道,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宽一点,所以推进器的宽度必然和铁轨宽度差不多。铁轨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铁轨宽度正是有轨电车所用的轮距标准。那么,电车的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所以电车的标准是沿用马车的轮距标准。马车又为什么要用这个轮距标准呢?马车的标准来自于古罗马战车的轮距标准。罗马战车的轮距宽度怎么定的呢?由牵引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决定。
所以,今天的火箭推进器宽度是由古罗马两匹战马屁股的宽度决定的。
这个故事形象说明了轮距的惯性,被保持和放大到两千年后的火箭上。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因为路径依赖理论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认为,好的路径会对企业起到正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飞轮效应,企业发展因而进入良性循环;不好的路径会对企业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就如厄运循环,企业可能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而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脱身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对于个人来说,路径依赖也是一种思维惯性。之前的思维模式和成功经验,很容易被我们复制,成为路径依赖。这个路径就有很大的风险,因为时间环境的变化,之前的成功经验可能不再起作用。如果之前的路径成为负反馈,就应该跳出原来的模式,防止被路径锁定。
路径依赖具备两种性质:自我强化和锁定。
讲两个小故事:
年轻人走出校门,进了一家糟糕的企业,工资很低,而且领导水平很低脾气很差,年轻人既学不到东西还受气。但发现的时候有点晚了,已经干了一年了。这个时候,他不是选择跳槽,而是留下来。尽管理智上明白自己上了贼船,但仍然找理由说服自己,比如说这的同事对自己挺好的,再等等公司会扭亏为盈的,再勤奋一点就能升职加薪。因此在工作上比以前更加勤奋,在态度上更加忍气吞声。这就是自我强化。两年后,他发现公司效益更差了,老同事都走了,工资原地踏步,但他会找到更多理由留下来。这就叫锁定。为什么?因为他在这两年内投入了更多的成本,这个成本包括精力、金钱和机会成本(因为你在留下来的同时,就等于拒绝了在其他公司就职的机会)。投入的越多,越舍不得离开,感觉就像牌桌上输了很多钱的赌徒。
再举个例子,这是我们经常能看到或听到的八卦,恋爱中的男女会碰到渣男渣女。通常这些渣男渣女都有屡教不改的恶习,朋友们都劝他们放弃渣男,因为浪子回头是小概率事件。但被坑的男孩/女孩执著地相信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会改的,这叫自我强化。而且这些男孩女孩,还会加大自己的付出,给他洗衣服做饭,千方百计的讨好他。结果到最后还是被抛弃。分析一下:恋爱中人们不仅投入精力、金钱、机会成本(这个机会成本就是你在将就的时候,错过了遇上优秀的配偶的机会),而且还要投入感情,当你想放弃的时候,会害怕自己之前的巨大投入变得一文不值,这在经济学上叫“沉没成本”。人类有个弱点,就是厌恶损失。所以很多人上了贼船不仅不想下船,还把自己紧紧的绑在船上。
企业上因为路径依赖失败的案例更多:
大家都知道柯达相机没有跟上数码时代,不得不破产。大家不知道的是第一台数码相机是柯达发明的,由于其在胶片领域的垄断地位,给它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使得它产生了路径依赖,无法跳出原来的商业模式。切换到数码业务,以前的产线、经销商体系、线下的门店大部分要放弃。这个沉没成本大到柯达无法承受。柯达把数码相机的专利束之高阁,然后眼睁睁的看着别人的数码相机占领了市场。
如何能降低路径依赖对我们的负面影响:
在决策时要慎之又慎,找对象,找公司要全面评估,多方比较。要有火眼金睛,争取不上贼船。不仅要考虑将要采取的决策的直接效果,还要研究他的长远影响,保证初始的路径是正确的;那上了贼船该怎么办?如果走上了不正确的路径,发现了路径偏差要尽快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减少沉没成本,及时止损,以免积重难返的状况出现。
请大家思考一下,身边有没有一些现象可以用路径依赖来解释?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各位听友,大家好!
今天要讲的故事是《路径依赖》,时间大约7分钟。
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某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
有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火箭推进器的宽度由什么决定的?
大家的第一反应这是个物理问题,宽度是科学家经过精心设计的结果。
你的答案是错的,真正的答案是,今天的火箭推进器宽度是由古罗马两匹战马屁股的宽度决定的。听起来匪夷所思吧?
原因是这样的:巨大的推进器是由火车运输的,运送的路径一定要通过隧道,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宽一点,所以推进器的宽度必然和铁轨宽度差不多。铁轨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铁轨宽度正是有轨电车所用的轮距标准。那么,电车的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所以电车的标准是沿用马车的轮距标准。马车又为什么要用这个轮距标准呢?马车的标准来自于古罗马战车的轮距标准。罗马战车的轮距宽度怎么定的呢?由牵引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决定。
所以,今天的火箭推进器宽度是由古罗马两匹战马屁股的宽度决定的。
这个故事形象说明了轮距的惯性,被保持和放大到两千年后的火箭上。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因为路径依赖理论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认为,好的路径会对企业起到正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飞轮效应,企业发展因而进入良性循环;不好的路径会对企业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就如厄运循环,企业可能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而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脱身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对于个人来说,路径依赖也是一种思维惯性。之前的思维模式和成功经验,很容易被我们复制,成为路径依赖。这个路径就有很大的风险,因为时间环境的变化,之前的成功经验可能不再起作用。如果之前的路径成为负反馈,就应该跳出原来的模式,防止被路径锁定。
路径依赖具备两种性质:自我强化和锁定。
讲两个小故事:
年轻人走出校门,进了一家糟糕的企业,工资很低,而且领导水平很低脾气很差,年轻人既学不到东西还受气。但发现的时候有点晚了,已经干了一年了。这个时候,他不是选择跳槽,而是留下来。尽管理智上明白自己上了贼船,但仍然找理由说服自己,比如说这的同事对自己挺好的,再等等公司会扭亏为盈的,再勤奋一点就能升职加薪。因此在工作上比以前更加勤奋,在态度上更加忍气吞声。这就是自我强化。两年后,他发现公司效益更差了,老同事都走了,工资原地踏步,但他会找到更多理由留下来。这就叫锁定。为什么?因为他在这两年内投入了更多的成本,这个成本包括精力、金钱和机会成本(因为你在留下来的同时,就等于拒绝了在其他公司就职的机会)。投入的越多,越舍不得离开,感觉就像牌桌上输了很多钱的赌徒。
再举个例子,这是我们经常能看到或听到的八卦,恋爱中的男女会碰到渣男渣女。通常这些渣男渣女都有屡教不改的恶习,朋友们都劝他们放弃渣男,因为浪子回头是小概率事件。但被坑的男孩/女孩执著地相信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会改的,这叫自我强化。而且这些男孩女孩,还会加大自己的付出,给他洗衣服做饭,千方百计的讨好他。结果到最后还是被抛弃。分析一下:恋爱中人们不仅投入精力、金钱、机会成本(这个机会成本就是你在将就的时候,错过了遇上优秀的配偶的机会),而且还要投入感情,当你想放弃的时候,会害怕自己之前的巨大投入变得一文不值,这在经济学上叫“沉没成本”。人类有个弱点,就是厌恶损失。所以很多人上了贼船不仅不想下船,还把自己紧紧的绑在船上。
企业上因为路径依赖失败的案例更多:
大家都知道柯达相机没有跟上数码时代,不得不破产。大家不知道的是第一台数码相机是柯达发明的,由于其在胶片领域的垄断地位,给它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使得它产生了路径依赖,无法跳出原来的商业模式。切换到数码业务,以前的产线、经销商体系、线下的门店大部分要放弃。这个沉没成本大到柯达无法承受。柯达把数码相机的专利束之高阁,然后眼睁睁的看着别人的数码相机占领了市场。
如何能降低路径依赖对我们的负面影响:
在决策时要慎之又慎,找对象,找公司要全面评估,多方比较。要有火眼金睛,争取不上贼船。不仅要考虑将要采取的决策的直接效果,还要研究他的长远影响,保证初始的路径是正确的;那上了贼船该怎么办?如果走上了不正确的路径,发现了路径偏差要尽快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减少沉没成本,及时止损,以免积重难返的状况出现。
请大家思考一下,身边有没有一些现象可以用路径依赖来解释?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