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改变认知提升幸福度

9、小故事大道理:钝感力(重新录制版)


Listen Later

各位听友,大家好!
今天要讲的故事是《钝感力》,时间大约4分钟。
  “钝感力”一词来自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渡边淳一可能有人听说过,他是《失乐园》的作者。
  渡边淳一认为“钝感力”不等于迟钝,它强调的是对困遇的一种耐力,是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它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以前我们对有钝感力的人没有好感,因为他们对批评有强大的绝缘能力,对他们的评价通常是脸皮赛城墙。与钝感力对应的是玻璃心,是一些过于敏感的人群,这类人不仅不能承受过大的压力,甚至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交生活。
在当前时代,为什么要强调钝感力,因为环境给我们的压力超出寻常的高。如果不具备钝感力,在职场、社交、家庭关系都会持续的遭受挫败感,这种挫败感持续积累,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构成了巨大伤害。
不仅是成年人受到伤害。我们从新闻里时常能看到,不少孩子因为过度敏感酿成惨剧。所以如何养成钝感力,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我们需要了解两点。
第一点,我们要如何对待外部对自己的看法?
在前面的故事里,我们讲过父子骑驴的故事,就是要用自己稳定的价值观对抗外部不稳定的价值观,以免评价体系失效,人成为舆论的奴隶。
要建立稳定的自我评价体系,建立一个属于你的标准之锚,这个标准不会轻易随外部变化而动摇。打造这个锚需要你对自己有强烈的自我认知,在自己的价值体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当你清晰的认识自己,就不再为外部的评价而烦恼,因为你已经不关心外部评价了。当然有时候外部评价过高,把你捧上天了,这时也需要你的自知之明。宠辱不惊,把自己从云端安放在大地上,以免摔下来。
第二点,再有我们如何对待挫折和压力?我们要改变观念,在生活和工作中追求过程而不是结果。要承认人生的过程是痛苦的,困难和挫折是一种生活的常态。既然是常态,那就坦然的接受它,而不是抗拒。
最后将渡边淳一总结的钝感力的五项铁律跟大家分享:
  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5.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请大家说说钝感力对你的影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小故事大道理|改变认知提升幸福度By 故事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