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January 18, 2015/ 9 / 有空間 _ 油街實現‧生活現場;有笑聲 _ 有毒藝術;說故事 _ 舞台攝影師 – 陳立怡21 minutesPlay/ 有空間 / 油街實現‧生活現場 編導:吳艾美「油街實現」與生活書院合作,舉辦為期八十天的「生活現場」,重現北角區昔日蓬勃的手工藝及社區文化。北角老舊的建築不斷遷拆,過往的生活片段逐漸淡出。經濟發展的同時,社區的性格也漸漸改變,傳統的民間藝術隨時間湮沒。「生活現場」希望保存與尋找北角的本來面貌。製衣、刺繡及印刷,是街坊熟悉的生活片段,也是珍貴的集體回憶。藝術家進駐油街展館,營造出「製造現場」,車衣、造刺繡、種植、漂書、寫信、再造倉底書等等,市民可以自由出入,參與其中,重拾當......moreShareView all episodesBy RTHK.HKJanuary 18, 2015/ 9 / 有空間 _ 油街實現‧生活現場;有笑聲 _ 有毒藝術;說故事 _ 舞台攝影師 – 陳立怡21 minutesPlay/ 有空間 / 油街實現‧生活現場 編導:吳艾美「油街實現」與生活書院合作,舉辦為期八十天的「生活現場」,重現北角區昔日蓬勃的手工藝及社區文化。北角老舊的建築不斷遷拆,過往的生活片段逐漸淡出。經濟發展的同時,社區的性格也漸漸改變,傳統的民間藝術隨時間湮沒。「生活現場」希望保存與尋找北角的本來面貌。製衣、刺繡及印刷,是街坊熟悉的生活片段,也是珍貴的集體回憶。藝術家進駐油街展館,營造出「製造現場」,車衣、造刺繡、種植、漂書、寫信、再造倉底書等等,市民可以自由出入,參與其中,重拾當......moreMore shows like 好想藝術View allHong Kong Today41 Listeners大城小事13 Listeners香港電台:古今風雲人物115 Listeners香港電台:中華五千年45 Listeners晨早新聞天地41 Listeners講東講西122 Listeners香港電台:與CEO對話10 Listeners香港電台:香港老花鏡7 Listeners晚間新聞天地10 Listeners大學堂2 Listeners
/ 有空間 / 油街實現‧生活現場 編導:吳艾美「油街實現」與生活書院合作,舉辦為期八十天的「生活現場」,重現北角區昔日蓬勃的手工藝及社區文化。北角老舊的建築不斷遷拆,過往的生活片段逐漸淡出。經濟發展的同時,社區的性格也漸漸改變,傳統的民間藝術隨時間湮沒。「生活現場」希望保存與尋找北角的本來面貌。製衣、刺繡及印刷,是街坊熟悉的生活片段,也是珍貴的集體回憶。藝術家進駐油街展館,營造出「製造現場」,車衣、造刺繡、種植、漂書、寫信、再造倉底書等等,市民可以自由出入,參與其中,重拾當...
January 18, 2015/ 9 / 有空間 _ 油街實現‧生活現場;有笑聲 _ 有毒藝術;說故事 _ 舞台攝影師 – 陳立怡21 minutesPlay/ 有空間 / 油街實現‧生活現場 編導:吳艾美「油街實現」與生活書院合作,舉辦為期八十天的「生活現場」,重現北角區昔日蓬勃的手工藝及社區文化。北角老舊的建築不斷遷拆,過往的生活片段逐漸淡出。經濟發展的同時,社區的性格也漸漸改變,傳統的民間藝術隨時間湮沒。「生活現場」希望保存與尋找北角的本來面貌。製衣、刺繡及印刷,是街坊熟悉的生活片段,也是珍貴的集體回憶。藝術家進駐油街展館,營造出「製造現場」,車衣、造刺繡、種植、漂書、寫信、再造倉底書等等,市民可以自由出入,參與其中,重拾當......more
/ 有空間 / 油街實現‧生活現場 編導:吳艾美「油街實現」與生活書院合作,舉辦為期八十天的「生活現場」,重現北角區昔日蓬勃的手工藝及社區文化。北角老舊的建築不斷遷拆,過往的生活片段逐漸淡出。經濟發展的同時,社區的性格也漸漸改變,傳統的民間藝術隨時間湮沒。「生活現場」希望保存與尋找北角的本來面貌。製衣、刺繡及印刷,是街坊熟悉的生活片段,也是珍貴的集體回憶。藝術家進駐油街展館,營造出「製造現場」,車衣、造刺繡、種植、漂書、寫信、再造倉底書等等,市民可以自由出入,參與其中,重拾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