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泰之《东方柔性正骨传真》全书诵读

93 第十五章-手法技术的演练


Listen Later

手法技术的演练

基础训练

·练身架

·练手下感觉

·练手法发力方式、力量与耐力

·练手法推移骨结构

·练手法抻筋

·练静心

在自己身上演练体会

1.体会骨移动的主动与被动感觉:对自体单条(块)骨结构的推移,可以方便地从掌骨基底的调移开始。以下罗列的骨结构,都可以在自己身上自行操作并体会。

·调掌骨

·调桡骨

·调肱骨

·调腕骨

·调髂骨

·调肋骨

·调胫骨

·调股骨

·调腓骨

·调跟骨

·调胸骨

·调锁骨

体会多骨块的推移与限制力的撤除。

·调撤掌、指骨,达成腕骨的调整准备。

·撤掌指骨、腕骨、尺桡骨、肱骨达成肱骨复位及肩关节间隙的改善。

2.体会推移骨结构的力量

·力的大小及比对

·力的刚柔

·辅助势力(杠杆)的利用

3.体会调移自体骨结构后的肢体感觉

·好的感觉:温热感、轻松感、滑利灵活感等。

·不好的感觉:牵扯、酸、无力、活动受限、疼痛等症状的出现与加重等。

体会抻筋的手下感觉

·抻筋的力量体会。

·粘连松解过程中的手下感觉。

·筋松时关节间隙的变化。

·软组织手法操作前后软组织状态的变化观察。

我们自身每次出现身体病痛,都是一次深入体验、观察、分析、治疗、总结、提髙的良好机会。善于把握,积极主动地利用这个过程,对技能提升有着极大裨益。

同道、师友之间相互演练

1.抻筋

·抻冈下肌:分层次抻筋。

·抻梨状肌:肌腹局部筋结的抻解。

·抻腰背筋膜:面抻,体验筋膜的流动性。

·抻股四头肌(尤其是股外侧肌):肌束的整体抻解。

2.骨结构的逐一调移

·推上肢骨及带骨:掌指骨、腕骨、尺桡骨、肱骨、肩胛骨、锁骨。

·推下肢骨及其带骨:跖骨、跟骨、胫腓骨、髌骨、股骨、髋骨。

·推躯干骨:肋骨、胸骨。

·推脊椎骨:骶椎、腰椎、胸椎、颈椎。

·推面颅骨。

3.调骨套路

·调上肢骨:以撤为主,配合纠旋。从远端至近端逐一撤骨。

·调下肢骨:松筋、纠旋为宜。从下至上,逐一体会抻筋及纠正骨旋移的过程。

·脊柱或全身骨架结构凋整:高以下为基。从骨盆开始逐渐向上进行检查和调整。甚或从足部开始,一路上行。

·以骨为主,筋骨同调,兼察别样。

从保健套路开始,在亲友身上演练

从保健手法开始,这是踏入手法医疗临床的第一步。

保健套路式的操作演练,能够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手法操作的手感及对人体结构的认知。这是手法技术入门的方便法。

对生理状态下人体软硬结构的认知达成后,就要开始对人体病理状态下的软硬结构进行感知、辨识,这是触诊的重要环节。分不清人体结构生理与病理状态的触诊是毫无意义的。

正骨操作后的效应观察,是初习者能否顺利进入柔性正骨技术状态的首要关隘。此关通过的品质,于初习者柔性正骨信心与信念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临床见习实习

·观摩老师或有经验的手法医师的临床诊疗过程。 

·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手法诊疗操作实习。

·独立进行诊疗。

·观察、总结、反思。

·参访进修。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毛泰之《东方柔性正骨传真》全书诵读By 王治皓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