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阿含经论

阿含偈颂:杂阿含64经


Listen Later

「法无有吾我,亦复无我所,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脱此,则断下分结。」

色、受、想、行、识皆不是『永恒、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真我』。

『在五蕴之外,要找到『真我』的存在。』也是不可能的。

『真我』并不存在,五蕴自然也不属于『真我』所有。

当有如此的认知,比丘不被那愚痴所束缚。                                                             

整张专辑分为前、上、中、下四卷

前卷:「阿含诗赋」(持续更新中)

在阿含经文中,有以偈颂形式记录的内容。偈颂,对音节数目与音韵有其一定的规则,与汉语的诗赋相当

我会对偈颂作出诵读,且讲说其意义(非逐字地翻译)

此讲说会参考相应的南传文本,所有经文文本来自于庄春江《阿含经南北传对读》

讲说依于的思想体系记录于《止观思想》卷

上卷:「止观思想」

一、具体讲述止的方法,在此生实现心之宁静,离于痛苦

二、系统讲述观的道路,在此生得以成就,实现轮回之超越,苦的完全止息

目录

一、概念篇
1.身受 2.情绪与心受 3.感受 4.行动 5.生活的三种情形 6.宁静 7.念 8.触 9.禅 10.行与触 11.心与身 12.人 13.止与观 14.成就者 15.业报
二、止篇
1.行动超越心受 2.全神贯注地行动超越感受 3.安那般那念 4.知而有行
三、观篇
1.轮回 2.不离于苦 3.再生的条件 4.不再攀缘时 5.有所抉择 6.知而有不为
四、观念篇
1.我 2.五蕴 3.无常 4.缘起 5.四食 6.常断

中卷:「禅修生活」

于我而言,禅修是佛陀教导弟子的生活方式,可以让我们尽量地宁静的生活着
相较于上卷「止篇」,中卷内容可说是禅修简略说明

1.内在之解析 2.行动超越内心的痛苦 3.全神贯注地行动超越身体的痛苦 4.作为行动之一的呼吸 5.禅修生活方式的践行

下卷:「阿含经解」

我会对阿含经文做逐一且有选择的解读与思考

此处所讲经文版本,依于庄春江《阿含经南北传对读》汉译相应部,请搜索:庄春江工作站
此处解读,从与杂阿含经对应的相应部开始,是因庄先生译文优美而准确,便于理解,免于古文字障碍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佛学|阿含经论By 羽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