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生态与趋势
三大驱动:国家算力部署、企业产品化、防护智能化 → 推动落地、商业化与安全并进。
全球竞赛格局:印度与Google/Meta合作建AI基建,中国阿里三年投3800亿布局AI+云。
网络安全预算重构:生成式AI让攻击更快更猛,企业增加云与智能防御支出。
技术与产品机会
云工具降低门槛:AWS SageMaker自动扩缩容、Datadog合规检测 → 创业者可专注业务逻辑。
智能体规模化:美的引入14个智能体,工厂效率+80%;AWS Bedrock助力无缝集成。
差异化方向:免运维体验、监控与审计增强工具 → 成为创业产品切入口。
模型与资本动向
价格分化:GPT-5比Claude便宜17%,开源模型(gpt-oss-120B、DeepSeek)可商用。
创业关键:聚焦行业数据管道与模型接口建设,用少量资源撬动商业价值。
资本回流底层:算力优化、芯片效率相关项目获青睐,但需明确商业模式与供应链关系。
创业机会与风险
机会:算力/硬件(黑芝麻智能、车载芯片需求+40%)、多智能体协同从学术走向工程化。
风险:算力消耗、政策合规、内容真伪 → 产品需具备可观测性、审计能力与溯源机制。
策略:聚焦行业模块化接口,先跑通ROI,再复制扩张,避免与云厂商正面硬刚。
社会与政策影响
市场更透明、可控:需嵌入内容溯源、水印、审计链,才能赢得信任。
政策要求加码:上架需可解释性、数据合规、模型治理证明 → 提前设计即是优势。
控制平面的重要性
企业级应用必备:解决多智能体编排、模型调度、数据追溯、安全合规。
产品形态:API优先、模块化、带审计链与成本监控 → 提升议价权与客户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