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一档考拉独家的灵异类节目。错位旋转的浩瀚星空,触手可及的魔幻星辰,一次聆听就是一次探知,探知宇宙、搜寻未来,外星人来了,聆听未知世界的神奇密码。每晚9点更新。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aidiantai网友@鸿铭91评论:听完节目感觉宇宙好神秘啊!外星人真的存在吗?感觉节目里的故事好真实!... more
FAQs about 奥秘全接触之外星人来了:How many episodes does 奥秘全接触之外星人来了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416 episodes available.
March 17, 2016人类文明处于宇宙的第几级1964 年,当中国刚刚引爆第一颗原子弹时,前苏联的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提出了一个宇宙文明等级的假想。他认为文明的高低是以这个文明所能驾驭、利用的能量值来判断的,越高级的文明能操控的能量越庞大。#完美规避了科学文明 & 魔法文明之争 虽然这个等级标准还只是一个纯理论,毕竟他也没亲眼见过三体人,但也意味着现有的数据无法将其推翻。倒是可以看看,我们引以为豪的人类文明到底是怎样一个地位…… 第 1 级:行星文明 这个阶段的文明可以掌控所在行星上的所有资源,比如操控天气变化、利用火山能量、掌控其他生物……而且也能从临近的星球上开采能源。它们的势力深入到这个星球的各个角落,了解它的一切,控制它的一切,是这个星球的绝对主宰者。但它们也会因为其他小行星的碰撞、人造智能危机、临近恒星衰竭(爆炸)而遭到毁灭性打击。 第 2 级:恒星文明 这个等级的文明不仅可以操纵自己的星球,还能从整个恒星系统(比如太阳系)中充分获取能量,可以在自己的所在星系中自由穿梭、随意居住,社会高度发达,基本上没有团灭可能,除非是自己作死引发了星际战争。有点像《星际迷航》里的星际联邦。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试图通过“戴森球”的构想寻找第 2 级文明存在的证明,也就是说,如果观测到某个恒星周围建立起了非自然的球形结构的话,就说明真的有人在收集恒星能量,也就说明第 2 级文明真实存在。 第 3 级:星际文明 这类文明的活动范围已经不限于它们恒星(太阳)所在的小团体,而是开始在整个星系游荡,比如我们的银河系。它们不仅可以长距离的星际旅行,而且也可以对行星进行殖民,星系里的所有恒星都可以成为它们的能量来源。这个阶段的文明生物很可能已经丢弃了肉体,用机械代替了身体,比如星际迷航里的博格人……当然它们也可能是叛乱成功取代主人的机器人。这类文明会跟随宇宙直到世界尽头,不到宇宙爆炸它们是不会被消灭的。这是卡尔达舍夫设定的最高文明级别。 第 4 级:星系文明 在卡尔达舍夫之后,一些理论物理学家比如加来道雄、卡尔·萨根等人觉得还不够过瘾,又往后加了两级。第 4 级文明可以从全宇宙获取能量,甚至是那些我们无法观测到的暗物质,它们可以居住在黑洞中,可以扭曲时空结构,甚至刻意减缓熵的增加。《星际迷航》中的 Q 种族就是这样一个文明。 第 5 级:神之文明 这是人类所能想象的顶峰等级的文明,它们的势力到达了宇宙之外。假设宇宙之外还有宇宙,它们可以从所有宇宙的集合中获取能量,还能在不同的宇宙之间来回穿梭。我们脑力所及的整个大千世界,在它们手中如同玩物,它们可以随意操纵所有的物理规律和宇宙法则……也许它们就是创造这一切的神。 我们:第 0.7 级 先把想象力收回来,看看我们所在的等级,0 。人类目前还只能从死掉的动植物(石油)里获取能量,依然在靠地球的恩赐过活;大自然掌控着我们的生命,只要几个天灾连续攻击就能让我们分分钟团灭。充其量,我们只到了 0.73 级(每 0.1 级的增长意味着 10 倍的能量增长)。往好了想,大概在未来的 100-200 年内,我们努努力就能摸一摸第 1 等级文明的宝座。...more6minPlay
March 15, 2016探秘蓝血人种蓝血人种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浑身呈蓝色的稀有人种,成为蓝色人或蓝血人。美国生理专家韦斯特在智利海拔6000米的奥坎基尔查峰山区发现了一群蓝色人种。后来又在美国肯塔基州的深山中发现了一个200多人的蓝血人种的大家族。从此之后,人们开始研究蓝血人种的成因以及蓝血人种是否应该作为一个新的人种列入人种的分类中去。...more8minPlay
March 04, 2016科学家建议利用凌星法寻找外星人通过观察行星凌日现象,NASA的开普勒望远镜至今发现了1000多颗系外行星。现在,天文学家正逆转这个方法, 希望发现外星文明以及与其展开交流。当地球从太阳前方飞过,外星球的先进文明也能借助光的变化发现地球,他们甚至能观察到地球的大气层被地球上的生命从化学上改造过了。 德国普朗克研究所的天文学家Ren Heller说,他们有更高的动机联络我们,因为他们有更好的方法鉴定地球是一颗有生命居住的行星。 在地球方圆1000秒差距(3260光年)范围内,有 大约1万颗恒星可能隐藏着此类行星。天文学家认为未来的SETI搜索应该集中在这些恒星上。(cnbeta) 资讯+ 新浪科技据国外媒体报道,多少年来,人类探寻外星生命的方式主要集中于尽可能地寻找更多的可以支持生命存在的类地行星。但是,近年来类地行星倒是发现不少,但外星人仍然毫无消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科学家近日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称,人们应该缩小搜寻范围,将目标放在那些也看得见我们的行星上,即在地球凌日区内寻找类地行星。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科学家雷恩-赫勒尔曾经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工作过。当时,作为博士的赫勒尔就已经与拉尔夫-普瑞兹教授合作研究这一课题。赫勒尔和普瑞兹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几种可以保证外星生命成功发现地球生命的方式。在此前搜寻外星生命的过程中,天体生物学家大多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目标行星或卫星上,而这些行星或卫星距离我们太过遥远,用现有的天文望远镜根本无法直接发现外星生命。因此,赫勒尔和普瑞兹通过监测它们出现在各自主恒星前方时留下的阴影来研究这些星球。 普瑞兹介绍说,“我们所使用的方法就是所谓的‘凌星法’,即在行星横越自己的主恒星时,再对它们进行探测。这毫无疑问也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可以实际用于发现一颗行星上的生命存在与否及行星的大小。”当一颗行星飞越自己的主恒星盘前方时,这颗被观测的主恒星的亮度会降一些。通过测量主恒星亮度的变暗程度,科学家就可以收集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甚至可以不需要直接看到那些行星。两位科学家表示,“证明目标行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一项非常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但是,一旦某颗行星被发现是与地球相似的岩质行星,那么通过凌星法对这颗候选行星进行观测,就可以获取令人感兴趣的大气层信息。” 为了验证某颗行星是否可以作为探索目标,科学家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这颗行星是否可以支持我们所理解的生命的存在。赫勒尔解释说,“你可以对主恒星的光线穿越行星大气层的情况进行分析,看大气层中是否包含与生命有关的分子的痕迹。”两位科学家表示,人们应该将搜寻范围集中于“地球凌日区”。这是一片狭长的太空区域,如果确实有外星生命存在其中,那么它们就有可能看得到地球横越太阳前方。 科学家认为,地球凌日区中可能存在大约10万个潜在目标恒星,这些目标恒星都有可能被生命宜居的行星或卫星环绕。“如果你能够对这些恒星进行仔细观测,凌星法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如此你是地球凌日区的一名观测者,只要在数千光年范围内,你也很容易发现地球。”普瑞兹表示,“很明显,我们无法预测其它可能的系外观测者是否也在寻找类似地球上的智慧生命。但是,这项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已经证明了它本身就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赫勒尔补充道,“如果这些行星上拥有智能观测者,那么它们可能早已将地球认定为宜居甚至是生机勃勃的世界。” 为了探寻地外生命,科学家们正在进行各种尝试,包括向外发送地球信息以及探测各种发自外星的信号。赫勒尔目前正参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一项旨在探测地外行星的“柏拉图”计划。普瑞兹表示,“作为理论家,我们非常有兴趣评估和测量我们所提出的地球凌日区中的大量资源。当然,全面的测量和调查需要大量的观测时间。”两位科学家认为,如果将搜寻目标聚焦于地球凌日区,那么“突破聆听”计划能够将成功概率最大化。所谓的“突破聆听”计划也是一项外星智慧生命的搜索行动计划。2015年,俄罗斯富豪尤里-米尔纳投资创立了“突破聆听”计划,用于搜索宇宙中智慧生命的存在证据。...more7minPlay
FAQs about 奥秘全接触之外星人来了:How many episodes does 奥秘全接触之外星人来了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416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