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把瘫子抬到耶稣面前——2020年3月1日主日讲章/冠辉长老


Listen Later

 
经文——路5:17-26
引言
前不久,很多人都读到这篇文章:“另类逆行者:他为何将素不相识的5岁隐性感染者带回家?”文章写的是青岛的一位弟兄唐健,他将仅见过几面的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孩子接到自己家里照顾。四天后这个孩子被确诊,而唐健也因此被隔离。唐健弟兄开始只是转发一个代祷信息,后来主感动他,把负担放在他心中,他就决定照顾这个孩子。这个决定所带来的麻烦和风险可想而知。他的见证使孩子的母亲原本软弱的信仰得坚固,使孩子还没信主的父亲被基督徒的爱心所感动,也使许许多多的人心里被感动。上帝的名因此得了荣耀。今天,我们要分享的信息与这个故事有某些相似之处。分享之前我们一起低头祷告。
耶稣医治瘫子的神迹在三部对观福音书中都有记载(太9:1-8;可2:1-12)。这件事发生在加利利的迦百农。前不久,耶稣刚刚行了几个神迹:赶鬼、斥退热病、洁净麻风病人。他洁净麻风病人之后,还让得洁净的麻风病人将身体给圣殿的祭司察看。他的名声传遍了周围的地方,耶路撒冷的宗教领袖们也肯定已经知道关于耶稣的一些事情。这回,耶稣不是在会堂,而是在迦百农一个人的家里教训人。有法利赛人和教法师从加利利、犹太和耶路撒冷各处聚集到迦百农来听耶稣的教训。这里的律法师指的就是21节提到的文士,《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都提到文士,没有提教法师。文士是研究摩西律法的专家,被赋予保存律法、传授律法以及解释律法的职责。文士和法利赛人走得很近,他们中间有些也是法利赛人。为什么这次法利赛人和文士会从加利利、犹太和耶路撒冷来听耶稣讲道呢?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自发的,就是听到耶稣所言所行,各处都有法利赛和文士想去看一看。另一种是犹太公会委派的。根据有些学者的研究,犹太拉比认为,有四种神迹只有弥赛亚能够行出来:医治麻风病,赶出哑巴鬼,开瞎子的眼,和叫死人三天后从死里复活。公会得知耶稣刚刚行了医治麻风病人的神迹,很可能派人来调查此事。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这些法利赛人和教法师显然不是来学道的。他们不是坐在耶稣脚前听道,而是在旁边坐着观察,就像在今天的中国教会里面,公开的聚会中也总有些人,他们不是来听道的,而是来观察、监督的,回去以后要向组织报告。他们中间偶尔有人悔改信主,但大部分听不见主的道,他们的心门向主一直是关闭的。这些法利赛人和文士对耶稣的敌意在这里拉开了序幕。
接着,路加指出:“主的能力与耶稣同在,使他能医治病人。”路加在这个故事的开头就提到耶稣医治的能力,为后面瘫子得医治的事件做铺垫。这里“主”指的就是神。这似乎是在说,耶稣自己没有能力,是靠着神的能力才能医治病人。耶稣不是神吗?他怎么可能没有能力?作为神,他当然有医治的能力。但是,这节经文告诉我们,耶稣放下他作为神的属性,不独立使用他的能力,而是作为完全的人,顺从天父的旨意,靠着圣灵的能力,实行医治的工作。他倒空自己,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腓2:6)。他借着圣灵在他人性当中的工作来施行医治的工作。《使徒行传》中彼得说:“神怎样以圣灵和能力膏拿撒勒人耶稣,这都是你们知道的。他周流四方,行善事,医好凡被魔鬼压制的人,因为神与他同在。”(10:38)彼得的话也印证了这一点。
困苦无助的瘫子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瘫子的状况。这是一个身体瘫痪的病人,他什么时候瘫痪,因什么原因瘫痪,圣经上都没有明说。瘫痪的疾病在当时是不治之症。患上这种病的人身体无力、神经麻木,完全丧失运动功能。我们在家里宅上一个月,都会感到浑身不自在。可以想象,一个瘫痪在床上的人是何等地痛苦。而且,作为瘫子,他生活极其不便,也无法工作,生活上完全要依靠别人。那个时代不像今天有轮椅和其他工具,他挪动一步都需要别人抬着。他会感到自己是个完全无用的人,是别人的拖累。我在信主前认识一个朋友,她得了银屑病,头上满是白屑,身上甚至脸上出现一道道血口。她没法去工作,只能依靠父母生活。我当时想,这真是生不如死,如果是我,肯定会选择自杀。然而,她是最早给我传福音的基督徒。当时她虽然痛苦,却经常在辅导和劝慰一些手脚好好却要生要死的朋友。这让那时的我感到大惑不解。信主前的我如果得了瘫痪,一定会感到生不如死。
这个瘫子身体瘫痪了,然而,他的心灵状态如何呢?从耶稣医治他之前对他所说的话可以看出,他的瘫痪与罪直接相关。疾病是罪进入人类之后才有的。但是耶稣很少把一个人所得的疾病直接与他的罪关联。当门徒看到生来瞎眼的人就把他的瞎眼与罪关联在一起的时候,耶稣还驳斥了这种看法。但是,这一次不同。当瘫子被抬到他的跟前时,耶稣首先说:“你的罪赦了。”这说明,他的疾病跟罪有密切的联系,是罪所带来的后果。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罪直接带来的后果,但确实有些疾病就是罪的后果,比如,有些人染上梅毒或艾滋病,就是因为淫乱。人若因犯罪而带来身体上明显的疾病,如瘫痪,难免在人群中会受到鄙视。人们不愿意接近他们。圣经中记载,文士和法利赛人看见罪人就躲得远远的。当耶稣与罪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指责他,耶稣却对他们说,有病的人才需要医生。这个瘫子因犯罪承受了极重的后果。耶稣在《马太福音》中会对瘫子说:“小子,放心吧!你的罪赦了!”(9:2)英王钦定版圣经把“放心吧”翻译为“be of good cheer”(欢欣吧!开心吧!) 在罪的重压之下,他的心中该是何等的愁苦、懊丧和绝望。他的心灵也处于瘫痪之中。
四个朋友把瘫子抬到耶稣面前
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耶稣的救恩临到了这个从身体到灵魂都瘫痪了的病人。这个困苦无助的瘫子是如何来到耶稣跟前的呢?路加只是告诉我们,“有人”用褥子把他抬到耶稣面前。马可更具体地指出,是四个人把他抬到耶稣面前。这四个人与瘫子是什么关系?经文里没有说,我们无从知晓,只能猜测。他们不太可能只是偶遇瘫子,而更像早已认识他,了解他的光景。众人不愿意靠近他,与他打交道,这几个朋友却不嫌弃他。在这个事件之前,耶稣的名声已经传开了。他们是迦百农人,肯定听说过耶稣的一些教导和他所行的一些神迹。这个瘫子应该也听说过。是瘫子请求他们带他去找耶稣,还是他们主动要带瘫子到耶稣面前?我们不得而知。从后面耶稣对他们信心的肯定和称赞来看,应该是他们主动。他们用褥子抬瘫子。到了跟前,发现屋里已经挤满了人,连门前都没有空地,根本抬不进去。他们便爬上房顶,应该是从房子的外梯上去的,巴勒斯坦的许多房子都有外梯。然后,他们拆了屋顶,把瘫子从瓦间缒下去,正好缒到耶稣前面。这四个朋友的做法是超常之举,令人震惊。是什么使他们不遗余力地要把瘫子带到耶稣的面前?他们身上有四个方面可圈可点,值得我们效法。
第一是爱心。他们看见瘫子,能体会身体的瘫痪带给他怎样的痛苦,也了解他心中的愁苦和绝望。他们看见他身体瘫痪,心灵愁苦,就怜悯他,迫切希望他身体能得到医治,灵魂得到拯救。这种爱与人们遇见乞丐时给几个钱的同情或可怜不同,它是真诚而持续的关切。一旦看到瘫子可以得到帮助的机会,他们就采取行动。他们把瘫子抬到房顶上,拆通房顶。这个举动会带来人们的不解,甚至遭遇反对,带来危险。他们也要做好赔偿主人的准备,至少要把人家的屋顶修好。他们知道爱心需要付上代价。我们知道,薛华所建立的“避难所”(L’Abri)帮助了许多人,但代价也很高。薛华曾经说,“避难所”代价高昂。前三年他们夫妻所有的结婚礼物都被毁了。床单被撕破,毯子被烧出洞,有人在客厅抽烟烧了窗帘,各色人等到他们的餐桌前来吃饭,毒品也进入这个地方,人们在屋里呕吐……这就是他们开放家庭、接待各种“瘫痪”病人的代价。



第二是同心。这四个人如何走到一起,我们不知道。也许有一个人是他们中间的主导者。要把一个瘫子带到耶稣面前,一个人的力量太微弱了,需要众人一起抬。他们知道,他们独自一人做不到,需要彼此配搭。既然用正常的方式进不去,大家一起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有人提议,就从外梯爬上房顶,揭开瓦片,把瘫子缒下去。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主意,他们四个人居然都能同意,真可谓“同心合意”。这提醒我们,服侍中我们需要同工,不要做属灵的独行侠。神希望我们彼此同心,相互配搭,同心兴旺主的福音。
第三是恒心。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就此罢休,而是锲而不舍。瘫子无法走路,他们就用褥子抬他。到了房子前面,人太多,抬不进去,无法靠近耶稣,他们就想别的办法,直到把他放在耶稣脚前。我们若是这几个朋友,可能会想,把瘫子抬到房子前面,已经累得够呛。现在进不去,我们也没办法,我们已经尽力了。可是,这四个朋友不放弃,他们想出了很有创意、令人瞠目结舌的办法。这个办法凑效了。



第四是信心。英文有个词,叫last but not the least。我把信心放在最后谈,不是因为它不重要,恰恰是因为它是最重要的。《希伯来书》中说:“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11:6)我们看这个故事,第一反应往往是,这几个朋友好有爱心!但耶稣称赞的却是他们的信心。马太、马可和路加对这一点的记载完全是一样的:“耶稣见他们的信心,就对瘫子说:……”(太9:2;可2:5;路5:20)这里“他们的信心”,主要是指这四个朋友的信心,尽管瘫子的信心也可以包含在内。他们肯定听到过耶稣之前所行的神迹,相信耶稣是从神来的。他们想,只要能把瘫子带到耶稣跟前,耶稣必定可以医治这个瘫子。否则的话,他们不会费如此大的周折、以非常的方式将瘫子抬到耶稣的眼前。在场的人可能觉得,他们疯了,太没有规矩了,竟然把人家房顶给拆了,而且屋里正在...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