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魏地区内的高车人,除了要缴纳沉重的贡赋给北魏王朝以外,还要负担沉重的兵役,北魏王朝时常调发他们作战,因此他们想摆脱北魏的统治,回到漠北。但是举行多次反抗,都被北魏王朝残酷地镇压下去。随着鲜卑拓跋氏封建化的加深,不但六镇兵民的身份急遽低落,“役同厮养”,就连高车人的情况也更加恶化了。因此当六镇起义之际,在高平镇的敕勒酋长胡琛就首先响应,此外河西地区的救勒牧民也遥遥响应,和汉族及其他各族人民一起起来颠覆北魏王朝。他们和汉族人民一起对统治阶级展开生死决斗,推倒了北魏王朝以后,他们在和汉族人民并肩作战中很快地就和汉部族融合在一起了。
在漠北的高车族人,自从柔然汗国兴起以后,其中高车东部六氏,首先受到柔然人的侵袭,被迫放弃了他们在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一带的牧地而迁徙到土拉河以北和贝加尔湖以南的地方去。到了公元5世纪90年代,柔然汗豆仑统部,柔然“乱离, 国部分散”,西部高车十二姓十余万落在副伏罗部酋长阿伏至罗及其从弟穷奇的领导之下,开始挣脱了柔然汗国的统治,率部西迁,到达车师前部的西北(今新疆吐鲁番西北),建立起独立的高车王国。阿伏至罗被部民称为“候娄匐勒”,译言“大天子”;穷奇被称为“候倍”,译言“储主”。“两人和穆,分部而立”(《北史·高车传》),阿伏至罗居北,专以御柔然;穷奇居南,专以防哒。高车王国独立以后,屡次击败柔然的进攻。此时东部高车六氏,也配合西部高车,向柔然汗国进行侵袭,迫使柔然汗豆仑不得不“引众东徒”(《北史·高车传》),以避高车进攻的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