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两汉期间是以儒家为统治思想。但是在东汉政权瓦解后,儒家作为统治地位也随之动摇。魏晋时期文化发展及其迅速的,还有就是对于思想的研讨。魏晋门阀士族为了统治需要从而寻找新的理论体系,魏晋玄学是一种研究老庄的哲学思潮。... more
FAQs about 魏晋南北朝史:How many episodes does 魏晋南北朝史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47 episodes available.
July 19, 2025高车人的游牧生活:从氏族到阶级的转变高车人过着游牧生活,随着草场迁徙,逐渐形成了私有财产和阶级制度。尽管他们的部落内部团结,但缺乏统一的军事指挥,这使他们在与其他游牧部落的战争中屡屡受挫。公元四到五世纪,北魏崛起对高车人发起侵略,造成他们的牲口和资源大幅减少。但高车人依旧保持着自己的部落组织,每年向北魏政府交纳税收,并在接触汉族农耕文化后,逐渐融入历史的洪流中。...more7minPlay
July 17, 2025高车人为何被称为敕勒?历史背后的真相本期播客探讨了高车族群的历史与文化,揭示了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名称变迁和地域分布。高车人最初生活在西伯利亚南部,因熟练使用高轮车而得名。在汉代和南北朝时期,他们与其他民族的互动深刻影响了历史发展。我们将了解高车族群的六士和十二姓,以及他们如何在各个历史阶段进行迁徙与融合。透过这些故事,你会发现高车在北方民族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more5minPlay
July 16, 2025历史的转折点!柔然汗国的悲惨结局本期播客深入探讨了公元53四年东西魏分裂后的历史变迁,揭示了阿拉圭通过婚姻拉拢权力的策略,以及柔然与突厥的兴衰。随着突厥的崛起,柔然汗国在历史舞台上迅速消失,令人唏嘘不已。我们将分析这些历史事件如何影响当时的政治格局,以及权力游戏背后的复杂人性与策略。通过这些故事,让听众重新认识历史的深刻内涵与影响力。...more5minPlay
July 16, 2025古代战争中的权力游戏:阿拉瓌的兴衰史那盖死.子伏图立,自号“他汗可汗”(意为绪王)。伏图在公元508年西征高车,为高车王弥俄突所杀。伏图子醜奴继位,自号“豆罗伏拔豆伐可汗”(意为彰制之王)。公元516年,他西征高车,擒杀高车王弥俄突,“尽并叛者,国遂强盛”(《北史·蠕蠕传》)。但是到了公元520年,高车副伏罗部又酝酿独立运动,柔然汗醜奴出兵攻击,兵败而归,醜奴母与诸大臣共杀醜奴,立醜奴弟阿那瓌为主。 阿那瓌称汗不到十天,内乱又起,其族兄示发率众数万进攻阿那瓌,阿那瓌战败,轻骑逃奔北魏,其母及二弟均为示发所杀。 阿那瓌出走之后,阿那瓌从父兄婆罗门入讨示发,示发走死。柔然共立婆罗门为汗,婆罗门自号“弥偶可社句可汗”(意为安静之王)。由于柔然统治阶级内部存在矛盾,高车的势力更加发展。 公元521年,婆罗门为高车所逐,弃其故地,退往漠南,“国土大乱,姓姓别住”(《北史·蠕蠕传》);不久,婆罗门遂率十部落走投凉州,降于北魏。北魏孝明帝元诩封阿那瓌为朔方公、蠕蠕王置之于怀朔镇北的吐若奚泉,安置婆罗门于额济纳河流域的故西海郡。 公元522年,婆罗门想与其部众逃奔哒,北魏发兵追讨, 擒归洛阳。公元523年,阿那瓌也在柔玄、怀荒二镇之间聚兵三十万,摆脱了北魏的监视,驱掠边上“良口二千,并公私驿马、牛、 羊数十万”(《北史·蠕蠕传》),退返故地。不久,北魏六镇起义, 北魏统治者利用柔然主阿那瓌的兵力,来镇压六镇军民。公元525年,阿那瓌率众十万,“从武川镇西向沃野,频战克捷”(《北史·蠕蠕传》)。北魏的设置六镇,本来是为抵御柔然的,现在北魏叫阿那瓌来消灭六镇,阿那瓌自然尽情破坏,弄得“六镇荡然, 无复蕃捍”(《魏书·高凉王孤传六世孙天穆附传》),“恒、代以北,尽为丘墟”(《魏书·地形志》)。从此长城以北的北魏领土, 一度归于柔然汗国统治之下。阿那瓌虽然失去漠北,但是还能称雄漠南,史称其“部落既和,士马稍盛”(《北史·蠕蠕传》)。阿那瓌乃自号“救连头兵伐可汗”(意为把揽之王)...more6minPlay
July 13, 2025柔然的短暂辉煌:三十年霸权的秘密在公元460年,柔然汗国试图向西域扩张,企图取得塔里木盆地的霸权。然而,这个由不同部落组成的联邦缺乏经济基础,内部关系松散,最终导致其短暂的辉煌。随着高车族的独立运动和突厥人的崛起,柔然汗国的统治逐渐瓦解。到公元491年,柔然在西域的霸权已宣告结束,展现出历史上权力更替的无常与残酷。柔然的故事让我们思考,真正的霸权需要怎样的基础与统一。...more6minPlay
July 12, 2025震撼!柔然为何向南朝求助?本期节目深入探讨北魏太武帝与柔然的历史交锋,揭示了这段时期复杂的政治与军事局势。北魏通过联姻和战争不断扩张,而柔然则在逐渐崛起中开始寻求南朝的技术支持。这一历史背景下,经济与军事的互动成为了关键。节目还讨论了柔然为何向南朝求助,以及北魏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展现出古代政权间的博弈与合作。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more6minPlay
July 09, 2025从氏族到汗国:柔然人的崛起与衰落本期节目深入探讨了柔然人在历史上的崛起与衰落。从射轮时期开始,柔然人的军队形成了独特的编制,以战争获得奴隶,逐渐发展为强大的汗国。节目讲述了柔然人与北魏之间复杂的关系,包括频繁的战争和相互征讨,以及高车部落的叛变如何导致柔然的衰弱。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听众将更好地理解柔然人对中亚历史的深远影响。...more6minPlay
June 22, 2025柔然人与柔然汗国柔然人与柔然汗国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柔然(南朝译为芮芮,北朝译为蠕蠕)曾经在今蒙古草原上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游牧国家来。 恐柔然,《魏书·蠕蠕传》称它为“东胡之苗裔”,从柔然汗始祖木骨闾“秃头”和柔然人“辫发”(《梁书·芮芮传》)的风俗,以及柔然汗阿那瓌对北魏孝明帝元诩说的“臣先世源由,出于大魏” (《北史·蠕蠕传》)这话看来,柔然和拓跋族可能还是鲜卑族中的近支。有许多参加柔然部落结合部落或氏族,如侯吕陵氏、 尔绵氏、奇斤氏,后来加入拓跋氏三十六国九十九姓之内的也有这些姓氏,这更证明了柔然是鲜卑的支属。 公元4世纪初叶(西晋末),拓跋氏酋长猗卢统部时代,柔然汗始祖木骨闾开始挣脱拓跋氏的羁縻。到了他儿子郁久闾(柔然汗姓)车鹿会继位时,柔然人便形成为一个部落结合了。柔然部在拓跋部的北边,他们常用“马畜貂纳皮”(《北史·蠕蠕传》) 来和拓跋部进行贸易。 公元5世纪初年,车鹿会的五世孙社仑统部,为了避免北魏拓跋氏对他的侵袭,开始从漠南推向漠北,侵入高车部落聚居的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深人其地,遂并诸部”(《北史·蠕蠕传》)。当时在鄂尔浑河的西北,还有许多匈奴残余部落,后来也被社仑征服。社仑自号“豆伐可汗”(意为驾驭开张之王),建庭于鹿浑海附近(今蒙古国哈拉和林西北)。柔然汗国的版图,东起大兴安岭,西逾阿尔泰山,南自大戈壁,北至贝加尔湖以南,包有准噶尔盆地,一直和天山以南的焉耆国交界,成为当时亚洲东北部的一个强盛的游牧国家。 从社仑时期开始,柔然人的军队中有了百夫长、千夫长的编制:“千人为军,军置将一人;百人为幢,幢置帅一人。"(《北史。 蠕蠕传》)他们和其他游牧人一样,“以毡帐为居”(《宋书·索虏传》),“随水草畜牧”,“冬则徙度漠南,夏则还居漠北”(《北史· 蠕蠕传》)。他们还没有文字,“以羊屎粗记兵数,颇知刻木为记” (《北史·蠕蠕传》)。他们每次出征,“先登者赐以虏获,退懦者, 以石击首杀之,或临时捶挞”(《北史·蠕蠕传》)。他们在社仑以前,还处在氏族社会末期以及家长奴隶制刚开始发展的阶段。 当时奴隶的来源,主要是战争中获得的俘虏。...more6minPlay
June 16, 2025库莫奚库莫奚是宇文部的别部。宇文部为前燕慕容所破,余众奔走隐匿,后来集结在西拉木伦河以南的松漠之间,形成为库莫奚部落。北魏登国三年(公元388年),道武帝拓跋珪出兵松漠,袭击库莫奚部落,至弱落水(即西拉木伦河)南,大破库莫奚,“获其马牛羊豕十万余”。十余年后,库莫奚经过休养生息,人畜蕃。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取北燕,置戍和龙(今辽宁朝阳),东北各部族同北魏王朝加强了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联系。 在整个北魏时期,库莫奚部落派遣使臣来平城、洛阳访问,一共有三十多次。北齐时期,它又派遣使臣至邺城访问,一共有五次。库莫奚部落和中原王朝的交往,“岁致名马、文皮”,和契丹部落几乎完全相同。除此以外,库莫奚部落“与安(州治方城, 今河北隆化)、营(州治龙城,今辽宁朝阳市)二州边民参居,交易往来,并无欺”(《北史·奚传》),奚、汉两大部族既然经常和睦相处,经济、文化的联系也就更加密切了。 库莫奚“随逐水草”,“而善射猎”。到北朝后期,库莫奚部落人口增加很快,他们“分为五部,一日辱纥主,二曰莫贺弗,三日契个,四曰木昆,五曰室得。每部俟斤一人为其帅。.....有阿会氏,五部中最盛,诸部皆归之”(《北史·奚传》)。库莫奚和契丹-样,到了隋唐时期,更是强盛,这和它靠近塞上,不断吸取中原地区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有很大关系。...more4minPlay
June 14, 2025契丹契丹 丹族居住在潢水(今西拉木伦河)、土河(今老哈河)一带,这一地区,当时称之为松漠。契丹和室韦是近属,契丹的风俗和室韦极为相近。契丹居鲜卑故地,经济生活也以游牧为主,“逐寒暑,随水草畜牧”(《北史·契丹传》)。由于契丹靠近中原地区的塞上,它对北朝的北、东魏、北齐等王朝,也是贡使不绝。北魏时期,契丹先后派遣使臣来平城、洛阳访问,共达三十多次;东魏时期,契丹也派遣过使臣来到邺城访问;北齐时期, 契丹又先后六次派遣使臣来到邺城访问。他们向这些中原王朝,岁贡名马、文皮,北魏、东魏、北齐王朝也回赠契丹以缯帛、青瑞等礼品。北朝并在和龙(今辽宁朝阳)和密云(今河北丰宁境, 不是今天北京的密云)-带,与契丹互市,交易有无。北魏孝文帝太和三年,高句丽和柔然结成联盟,想瓜分契丹和契丹北面的地豆于。契丹莫贺弗(酋长)率领部落人众万余口,车三千乘,驱徙杂畜,请求附塞,取得北魏王朝对它的保护。以后碰到饥荒的年头,北魏王朝还允许契丹部落“入关市籴”(《魏书·契丹传》)。 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契丹犯塞,文宣帝亲自北讨,大败契丹,获十余万口,杂畜数十万头,所虏生口,皆分置诸州为平民。 北朝末年,契丹部落又强盛起来,分为十个部落,“兵多者三千,少者千余”。“有征伐,则酋帅相与议之,兴兵动众,合如符契。”(《北史·契丹传》)由于契丹和中原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所以契丹的社会制度进展较快,到了隋唐时期,契丹更加强盛了。...more5minPlay
FAQs about 魏晋南北朝史:How many episodes does 魏晋南北朝史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47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