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亮点速览:
成语冷知识:中医“标本兼治”告诉你,痛经不只是痛一时,更是体质的“求救信号”!
痛经真相:虚寒还是血瘀?分不清类型,热水也白喝!
实用技巧:两款汤饮+一个穴位,教你从根源缓解痛经!
特别花絮:思思喝红糖水“治痛经”,结果肚子更胀的翻车记!
本期节目聚焦“标本兼治”的中医理念,讲解痛经的虚寒型和血瘀型特点及调理方法。痛经不仅是症状,更是体质问题的信号。节目提供两款汤饮和一个穴位按摩方法,教你从根源缓解痛经,避免“治标不治本”。下期预告:“扶正祛邪”——三伏天艾灸:驱寒排湿的“懒人攻略”。
养生配方及做法
虚寒型痛经——当归生姜羊肉汤
功效:温阳散寒、补血活血
材料:当归10克、生姜3片、羊肉100克
做法:羊肉切块焯水,加当归和生姜,小火炖1小时,调点盐喝汤吃肉。
注意事项:羊肉性温,适合虚寒体质,但体质偏热或有炎症的人不宜食用。
最佳时间:经前一周开始喝,每天一小碗,连喝3-5天。
血瘀型痛经——益母草红枣鸡蛋汤
功效:活血化瘀、调经理气
材料:益母草15克、红枣5颗、鸡蛋1个
做法:益母草洗净,和红枣煮20分钟,打入鸡蛋煮熟,加点红糖调味。
注意事项:益母草性寒,适合血瘀型痛经,但体质虚寒者需谨慎使用。
最佳时间:经期前3天喝,每天一碗。
通用调理——艾灸关元穴
功效:暖宫活血、缓解痛经
方法:关元穴位于肚脐下三指处,用艾灸盒或艾条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温热舒适即可。
注意事项:艾灸时注意通风,避免烟雾过多引起不适。经前一周每天灸一次,每次不超过20分钟。
亮点速览:
成语冷知识:中医“标本兼治”告诉你,痛经不只是痛一时,更是体质的“求救信号”!
痛经真相:虚寒还是血瘀?分不清类型,热水也白喝!
实用技巧:两款汤饮+一个穴位,教你从根源缓解痛经!
特别花絮:思思喝红糖水“治痛经”,结果肚子更胀的翻车记!
本期节目聚焦“标本兼治”的中医理念,讲解痛经的虚寒型和血瘀型特点及调理方法。痛经不仅是症状,更是体质问题的信号。节目提供两款汤饮和一个穴位按摩方法,教你从根源缓解痛经,避免“治标不治本”。下期预告:“扶正祛邪”——三伏天艾灸:驱寒排湿的“懒人攻略”。
养生配方及做法
虚寒型痛经——当归生姜羊肉汤
功效:温阳散寒、补血活血
材料:当归10克、生姜3片、羊肉100克
做法:羊肉切块焯水,加当归和生姜,小火炖1小时,调点盐喝汤吃肉。
注意事项:羊肉性温,适合虚寒体质,但体质偏热或有炎症的人不宜食用。
最佳时间:经前一周开始喝,每天一小碗,连喝3-5天。
血瘀型痛经——益母草红枣鸡蛋汤
功效:活血化瘀、调经理气
材料:益母草15克、红枣5颗、鸡蛋1个
做法:益母草洗净,和红枣煮20分钟,打入鸡蛋煮熟,加点红糖调味。
注意事项:益母草性寒,适合血瘀型痛经,但体质虚寒者需谨慎使用。
最佳时间:经期前3天喝,每天一碗。
通用调理——艾灸关元穴
功效:暖宫活血、缓解痛经
方法:关元穴位于肚脐下三指处,用艾灸盒或艾条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温热舒适即可。
注意事项:艾灸时注意通风,避免烟雾过多引起不适。经前一周每天灸一次,每次不超过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