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范儿·IN高新

不出省不出城,社区也有“旅游胜地”


Listen Later

炎炎夏日,各位可有什么避暑好去处?

游泳池下饺子?周边游缺新意?阳光沙滩没假期?

懂的懂的,打工人想要短暂逃离都市钢铁森林来上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太难了。大家都说,这届年轻人,不是没有钱就是没闲。可是你曾想过,出游放松并不一定要换个城市或到深山老林天涯海角。最适合你的,说不定就在家门口的社区里~

说到成都高新区玉林四巷,可能让你找不到方向。但提起这里的“爱转角”主题文创街区,相信你多多少少都在朋友圈有所领略。这里的特色涂鸦、手绘墙、艺术装置、雕塑小景,在把城市文化和街道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同时,也为附近社区的居民,提供了一处别样的打卡地。

走在玉林街上,你会看到马路两边的墙上有彩色的芙蓉花,鲜明生动的彩绘墙释放着一种特别的美感,呈现出了独属玉林的生活美学,用彩绘记录玉林故事,用艺术唤醒城市记忆。

踱步到玉林西路,一栋看似不规则的纯白色旧建筑映入眼帘,它正是即将变身为玉林标志性的建筑——“玉宿”。改造之后,这里不仅颜值焕然一新,整座建筑将植入新的业态,实现新的商业功能。据了解,玉林西路2号院“玉宿”项目一方面结合玉林街区原有的在地及社区人文文化,另一方面将融入当代新青年文化和创新性的沉浸式的体验型消费,通过两方面的主题核心定位,拓展2号院的物理载体,以饮+食、活动分享、小型展览、沉浸式体、品牌产品展出、驻地艺术家在地创作等形式多元地呈现。

玉林西路社区美学空间,将导入原创本土品牌活动发布、青年文化交流、文化展览空间、美食快闪活动及社区居民休憩功能,为玉林西路营造更为丰富的消费场景,引入更多的内容流量和人群流量。

朝着玉林西路继续向西,在成雅立交桥下,一个另类公园闯入眼帘。这便是位于肖家河街道的拾光公园,在这里,你不仅能通过不同时代感的场景感受新老“时光”交汇,也能在各类露天运动场地挥洒汗水。

在拾光公园,有将你把思绪拉回到童年的时光小站、彩虹房;也有极富现代感的主题雕塑“新月”、灯光装置“新忆”;城市装置“拾光公园”、活力彩柱、铁轨斑马线等多个装置,又将这块立交桥下的空间营造出极富特色的公园场景。此外,这里还有运动健身区、篮球场、羽毛球场、儿童游乐区、滑板轮滑场、社区多功能休闲区、小剧场等多个功能区域,满足居民们的多样需求。

以天府市井文化、邻里文化为基底,以成都高新区起步、发展为时间脉络,打造具有时代记忆、活力向上、创新多元的多功能公共空间和城市创意人文景观。作为2021年“社区美空间”项目,拾光公园将成为既丰富社区居民休闲娱乐生活,又能持续造血的城市综合公园。


听到这里也许有小伙伴想问了,诶,有个名字好像听到过几次了,对!就是这个“社区美空间”,它到底是指啥呢?

简单来说,社区美空间是指以社区范畴为主要服务半径,提供普适审美体验,深度黏合社会价值、生活价值与美学价值的空间场景。社区美空间关注的重点是社区居民家门口的变化,也就是说,以展示社区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产业特色为导向,融入美学元素,彰显主题特征,集艺术表达、文化展示、消费体验、情感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美学运用场景。

这些小而美,美而精,处处透露着当地人文风情的美空间,在成都高新的各个社区也是随处可见。

在肖家河街道的崇德园品质文创区,这里有着具有鲜明的川西民居特色风格和浓厚的老成都休闲茶文化及传统中国书画文化。社区创新性的把在经营的茶铺使用权收回,提升业态,改变棋牌为主的休闲方式,通过老茶铺的更新改造,植入老成都文化风格,将其打造成老成都文化风格的小茶馆、体验式文创书画馆、文艺小清新的浮生咖啡馆等特色社区生活场所。

在芳草街街道蓓蕾社区,有一个面积达100多平方米的小广场,广场里种植着不少绿色蔬菜,这就是蓓蕾社区的开心农场。社区农场建成以来,种植过绿叶菜、牛皮菜、辣椒等多个品种。收成后,用于义卖或者送给孤寡老人、生活困难住户。原本空荡荡的水泥平台被生机盎然的绿色所覆盖,居民们也更加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

在石羊街道三元社区,原本简陋杂乱的楼间绿地,经过打造变成了设计独特、绿化精致、设施齐全的邻里互动空间“小涧流舟”,让这个已建成十几年的老院落看上去焕然一新,成为承载社区文化休闲民生需求的新平台,也为居民营造出一处下棋喝茶、赏花聊天的休憩之所。

“社区游”流露着城市的气质和价值理念,更是外地游客了解成都,融入城市的载体。社区美空间既是成都独有的城市品牌,也是充分展示天府文化的重要窗口。

成都高新区将持续以城市品质提升重大工程为牵引,全面加速老旧小区和片区改造进程,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功能品质,保留城市记忆,让市民家园更有颜值、市井生活更有品味。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国际范儿·IN高新By 听_这里是成都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