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平等Easy Go

不當性平教材,誰的擔憂?擔憂了誰?


Listen Later

.邀訪來賓:國立屏東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王儷靜
分家長團體反對不當性平教材,訴求齡教學。王儷靜老師擔任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總編輯期間,也多次在總編輯序討論這個棘手的議題。本集節目內容以性別平等教育第80期內容,來談談不當性平教材。
王老師舉例,教材編輯是有脈絡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也是,就像在小學低年級討論「幹」這個字是不適齡? 假如有一位老師在班上遇到有小朋友講髒話,老師需不需要以教學介入?,老師會不會被告沒有適齡?另一個例子,有朋友的小孩是國中一年級,問說男生跟女生睡在一起是不是就會生小孩? 小孩在國小五六年級就學到性教育,即便是國小有性教育,國一還會這樣問?但學生可能不會在學校發問,而老師應該敏感觀察,小孩對於性的疑惑。但就會有家長不自贊成在國一就教導學生性行為。
過去節目的訪談經驗,許多受訪的老師都感受到,即便是同一的班級,學生還是有差異,教育理論只是給老師大概,但實際的教學場還是要適度微調修正。如果老師適齡教學,抹滅掉許多小朋友的差異與需求。
在王老師的文章中提到,有家長團體覺得國中小有問題的內容,包含多元性別認同、性別光譜、性別平權、我的身體我做主、夢遺、彩虹旗。反對性平家長團體,結合地方議員,議員議會掌握預算,就來要求教局處不能實施性平教育。但如果不教,學生會怎樣?
國內一些性別團體例如婦女新知基金會認為,討論適齡時應同時結合「適發展」的概念(age- and development-appropriate)就如聯合國和歐盟都強調,孩童即使在同一年齡範圍,其發展需求也不盡相同,故在年齡範圍的課程外,教師應有更多彈性,讓各種需求的孩子能得到充分學習與協助,並應提前一階段教導孩子在後續發展階段中會遇到的議題。例如,在男生發生夢遺之前,就應該具備夢遺的相關知識。
王老師也舉例,性別光譜就是把性平法提到的四個概念放在同一張圖(生理性別、性別特質、性傾向、性別認同),圖示表示非語言表達,圖像化對於討論有幫助。與其擔心老師要學生要在光譜上圈選,為什麼不讓老師多一點資源知道怎麼教?
在她的大學課堂有學生作業表示,上了性平教育,反省自己以前用開玩笑方式很傷害性別特質不同的同學,但被欺負的同學,其他學生不見的知道他的處境,同志教育可以認識自己,也減少校園霸凌……..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性別平等Easy GoBy 教育廣播電臺


More shows like 性別平等Easy Go

View all
從前從前 by 童話阿姨

從前從前

408 Listeners

哈哈日記 by HahaTai 哈哈台

哈哈日記

17 Listeners

阿路八 by 路嘉欣x趙逸嵐

阿路八

30 Listeners

重新路一段 by 勸世女孩

重新路一段

4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