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不盖商场盖广场!广州永庆坊这波操作,让“边角地”成了居民“心头好”


Listen Later

2022年,广州市启动“老城新生”伙伴计划,搭建起政府、企业、高校师生、民间组织和广大市民的开放合作平台,探索全社会广泛参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新机制新模式。作为该计划的重要成果,今年5月,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大地广场和吉祥广场正式开放。

这片曾闲置荒废的商业开发用地,通过协调居民、商家、部门等多方利益,摇身变为45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既增加了广州老城区的公共空间,更让闲置边角地蜕变为“金角银边”,赢得居民与游客的一致点赞,成为永庆坊片区更新中最鲜活的注脚。

截至目前,“老城新生”伙伴计划已形成“建成一批、实施一批、方案一批、谋划一批”的态势,促成6个项目实施见成效、10个项目处于实施阶段,推进2个项目方案深化、2个项目协同谋划培育。

保护发展并进:文化与经济双向赋能

“保护”与“发展”经常被置于非此即彼的两端。如何有远见地开展城市更新,转变思维定式,从关注短期回报到重视长期效益,将“暂停键”化作“加速键”?这需要政府部门、开发者有长期主义的视野与决心。永庆坊项目,便是代表之一。

永庆坊水边地块位于荔枝湾涌水系在恩宁片区复涌段的水尾,恩宁涌与永庆坊商业区、周边居民区的交汇处,呈现出L形的空间形态。改造前空置荒废、围挡遮蔽,场内杂草丛生,周边居民出行不便、生活环境不佳。作为城市消极空间,地块的品质提升变得刻不容缓。

该地块开发数年来,编制过酒店、展览馆、小型商业中心等系列方案。2019年,地块计划建设为英迪格酒店。后因考虑到永庆坊作为标杆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意义,2022年起,万科对方案进行调整,转向能够创造更多引流价值和传播效益的文艺高地,融入艺术展览馆和小型商业等功能,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商业开发运营有望弥补永庆坊修缮利用带来的高额成本。

2022年,该项目入选了首届“老城新生”伙伴计划。在伙伴计划里,政府部门服务定位为“园丁”,精心挑选“种子”,聚焦项目培育,而非充当“审批者”“设计师”角色,鼓励支持改革创新,让每个主体、每个团队、每个项目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有事就服务、无事不打扰”。

理念转变:从商业开发到城市公共空间营造

方案编制期间,伙伴计划开展了街区历史研究,希望支持项目建设。作为广州西关文化的重要栖息地,恩宁路区域历史可追溯至明代建立的十八甫商业街圩。至清代,西关日趋繁荣,西关大屋及竹筒屋为主的聚落布局日渐成型,以荔枝湾涌水系为脉络,两岸居住、商业排布,形成岭南水乡的生活景象。

项目周边依然有不少祖辈长期居住于此的原住民,他们期望这里能恢复过去岭南水乡的生活意境,有舒适的亲水空间、有可以坐下来的成片树阴,有老人孩子可以活动的空间,整体巷道能打通方便走动。

鉴于永庆坊区域公共开放空间不足,该地块作为区域内最后一块较大型地块,且是荔枝湾水系转弯处的重要节点,位置极佳。伙伴计划各方建议充分考虑居民的期望和诉求,在此处建设集休闲、聚会、娱乐、艺术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既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又恢复当地居民乡愁记忆。

综合居民诉求、专家、部门意见以及专业管理要求,作为实施伙伴的万科公司放弃了短期获利的商业开发方案,将该地块建设为景观商业广场和滨水休憩空间。

2025年5月,水边地块的吉祥广场与大地广场建成开放,为广州高密度的历史城区增加了4500多平方米的公共空间,将闲置多年的城市边角地“变废为宝”,变“消极空间”为“积极空间”,成为恩宁涌水尾与居民社区之间的“金角银边”。

大地广场和吉祥广场项目最大的受益者是人民群众。该项目延续了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过程中对于公众参与的重视,放弃短期回报,从长期主义思考,激发社区和商业活力,增加居民幸福感与认同感,也带动了片区的房价上涨。未来,两个广场也将通过集市活动,持续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永庆坊吉祥广场、大地广场的项目实践,从商业开发到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生动诠释了城市更新是一个不断变化、持续演进、动态调适的过程,保护与发展、短期回报与长期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一个项目短期收益可能不高,甚至暂时无法经济平衡,但拉长时间跨度,站在更大范围,从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从一个“点”的品质提升,通过产业培育、有效运营,成为市民、游客的打卡点,到触媒逐步带动整条街道乃至更大范围区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互联网出圈的“流量”和“留量”提升,进而彰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记者了解到,未来,伙伴计划将延续“政府+企业+居民+专业力量”的协作模式,多元共创,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为超大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广州智慧、广州方案、广州实践。

新闻知多点

【实施者说】

龚昊:这片用地的规划性质是商业用地,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发现,周边居民和政府对于这片土地有更多的期待,所以我们也希望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植入更多的公共活动功能。通过共同缔造委员会,集齐了政府方、商户、企业方、当地居民及学界代表,大家在会议上各抒己见,最终达成一致。

【设计师说】

陈静雯:我们希望人们来到这里,能够感受到“团圆”“家乡”的感觉,因此在设计这个广场的时候,更多地考虑了在地文化,包括体现以前人们在水边生活的场景感。在河涌的端口衔接了两个广场,因为广场周边建筑有功能的不一样,设计了不一样的设计体验,吉祥广场周边商业为主,所以更多是留有弹性空间,给予商业运营;对于大地广场,周边90%都是居民,所以更多保留生活的场景感。

【居民说】

霞姐:以前这里都是横街窄巷,通过永庆坊改造,建了一片广场,我们在这里小孩可以玩,老人家可以散步,我从家里能看到龙舟、花船,幸福感升了很多。

欧姨: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改造前环境比较差,杂草丛生,改造后变化非常大,大家都点赞。晚上我喜欢出来走走,有灯光,附近有水,很多群众在这跳舞、打太极、唱歌、闲聊,都觉得这里好。

【游客说】

雷小姐:这里商业建筑的话可能挣钱快一点,但是因为永庆坊是文化地标,我认为还是做广场比较合适,游客游玩累了可以随时过来歇脚,居民也可来遛弯,社区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广场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而且视野比较开阔,采光也比较好。

文、图|记者 董鹏程 通讯员 穗规资宣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小羊侃财By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