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不可敬畏别神”——2019年9月15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Listen Later

经文:王下十七1-41节

前言

这一段经文记载了北国最后一位王及北国被亚述所灭之后,人口和信仰混杂的情况,这是列王记中很特别的一段记载,用比较长的篇幅总结北国灭亡的原因。

一、北国最后一任君王-何细亚

1.不像他以前的以色列诸王

北国以色列第一任君王到最后一位没有一个好王,基本上都被评价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虽然北国历史上出过耶户,耶罗波安二世这样似乎稍微好点的王。北国最后一位王何细亚也照样,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但是却紧接着被圣经作者评论为“只是不像在他以前的以色列诸王”。为何在这个对王简短的介绍中要特别提到这个王比之前的以色列诸王要好点呢?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何细亚虽然行恶但在拜金牛犊这事上没太陷在其中,二他还做了一些努力想让以色列国摆脱亡国的命运。何细亚可能已经看出年年向亚述进贡并非长久之计,亚述吞并灭亡北国时日可待,亡国是迟早的事。他不甘心如此,因此,他试图联合埃及反抗亚述,就是想要做最后的努力和挣扎。不管他如何行恶不敬畏耶和华,只要有一点从偏离回归的表现,作恶比之前少了,神都看在眼里。// 就像亚哈,虽然被评价为北国最坏的王,但是当他听到先知审判降祸的话之后,“就撕裂衣服,禁食,身穿麻布,睡觉也穿着麻布,并且缓缓而行”(王上二十一27),就因为亚哈显出这么一点懊悔,神就纪念,不在他活着时降这大祸。


但是何细亚的反抗于事无补,因为他不明白为何北国今日走到了灭亡的地步。他不知道没有对上帝的敬畏顺服,亡国是一种必然。// 何细亚的名字与何西阿很像,有点类似拯救者的发音,联想到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的约书亚原名就是何西阿,让人不胜唏嘘。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应许之地,北国在最后一位王何细亚的带领下被逐离应许之地。

2.亚述王上来攻击以色列遍地,上到撒玛利亚,围困三年

何细亚在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三世时,就进贡臣服在亚述权下,何细亚作王第四年,提革拉毗列色的儿子撒缦以色五世继位,两年后何细亚想要依靠埃及脱离亚述的管辖,因此,引起亚述的进攻。在亚述围困撒玛利亚城之前,何细亚已经先被亚述给抓了,囚禁在尼尼微城,然后才围困撒玛利亚城的。何细亚被囚期间,撒玛利亚城破,北国亡。


上帝所拣选的子民以色列人北方的十个支派在分裂出去自成王国后经过211年的时间亡国(主前933-722),南国犹大又支撑了146年后(主前586)灭亡。北国从第一任君王耶罗波安到最后一任王何细亚,经历了九个王朝十九位君王。虽然何细亚此时可能还活着,但是北国作为一个独立王国灭亡了,大量上层人士被掳走,异国的外邦人被迁来,北国以色列成为了亚述的一个行省:撒玛利亚省。

这正应验了摩西在面对即将进入迦南地的第二代以色列人所说的话“耶和华必将你和你所立的王领到你和你列祖素不认识的国去。在那里你必事奉木头石头的神。你在耶和华领你到的各国中,要令人惊骇,笑谈,讥诮。…… 耶和华要从远方,地极带一国的民,如鹰飞来攻击你。这民的言语,你不懂得。这民的面貌凶恶,不顾恤年老的,也不恩待年少的。他们必吃你牲畜所下的和你地土所产的,直到你灭亡。你的五谷,新酒,和油,以及牛犊,羊羔,都不给你留下,直到将你灭绝。他们必将你困在你各城里,直到你所倚靠,高大坚固的城墙都被攻塌。他们必将你困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遍地的各城里。…… 你们先前虽然像天上的星那样多,却因不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所剩的人数就稀少了。先前耶和华怎样喜悦善待你们,使你们众多,也要照样喜悦毁灭你们,使你们灭亡。并且你们从所要进去得的地上必被拔除。耶和华必使你们分散在万民中,从地这边到地那边,你必在那里事奉你和你列祖素不认识,木头石头的神”(申二十八36-37,49-52,62-64)。

二、以色列亡国被掳的总结

北国虽然不像南国犹大君王那样有大卫的应许,但毕竟也是上帝的子民,北国的被灭,应该对犹大人造成了极大的震惊,即使过去南北两国多有彼此的攻击对抗。可能当时以及后来的人都会思想一个问题:以色列作为上帝的子民何竟被外邦攻占毁灭?列王记作者就用以下7-23节就以十七节的经文来说明北国灭亡的原因。

1.总论:因为他们得罪耶和华神

北国以色列之所以亡国,当然不是因为神没有能力保护他们,也不是其他什么属世的原因(虽然若从世界的经济政治军事力量的角度来看,可以有多种局势分析),而是因为他们犯罪得罪了耶和华他们的神。在提到耶和华的名号时,作者特别提到神曾在他们身上所施行的恩典,那就是“领他们出埃及地,脱离埃及王法老手”,这是神与以色列人立约的基础,神先施恩给他们,救他们脱离了法老的奴役和苦待,然后与他们立约。出埃及,走旷野,立约,进迦南,这都是上帝照着给他们祖宗的应许成就在他们身上的恩典,但是,从出埃及开始,一直到进迦南,一直到今日,以色列人都犯罪得罪耶和华,枉顾祂所给的一切恩典,惹耶和华他们神的怒气,为自己带来祸患乃至灭亡。

2.表现:拜偶像的罪

以色列所犯的诸般罪行中,最严重的也是最根本性的,就是拜偶像。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效法耶和华在他们面前赶出的外邦人的风俗和他们所行的”,致使他们自己也像当初被赶出迦南地的外邦人一样被赶出迦南地。世界的风俗是一股抵挡上帝的力量,却对上帝的子民形成一种诱惑,让他们偏离上帝所赐下的律法。这就表明世界的潮流背后有属灵的影响力,对于心灵有着极大的吸引、蒙蔽和辖制力。这不是律法的失败,这是人性的失败,败坏人性里面的私欲对于外在的试探毫无抵抗力,若非靠着上帝的帮助和保护,轻易就会被掳去而犯罪跌倒,成为罪的奴仆。其实以色列人在被亚述掳走之前,已经先被罪给掳走了。


第二,就是“随从…以色列诸王所立的条例”(王下十七8),这里一方面定罪了以色列诸王,一方面指出了民众自身的责任。令人讽刺和悲哀的是,君王原本应当是带领百姓敬拜神,为着百姓益处而有的,但是以色列的君王却带领百姓拜偶像,突出表现在耶罗波安铸造金牛犊,私设节期和祭司,公然带领以色列百姓犯罪。但是,每一个人都要单独为自己所行的在上帝面前交账,不是君王说要让百姓作什么百姓就要作什么,每一个人都要在上帝面前来分辨王让人行的事是否蒙神的喜悦,若是得罪神的事情,百姓不能服从,反而要抵制。很多时候,我们可能阻止不了他人犯罪,但是在面对犯罪的时候,至少要做到不认同,不随从。这就是以色列民众被责备的地方,他们不能将拜偶像的责任完全都推在他们的王身上,他们不能说,王是我们的统治者,他让我们这些做,我们就做了,你若追究责任,就追究王的责任就好了,与我们无关。但上帝的原则是,各人必因自己所行的受审判。

第三,“以色列人暗中行不正的事,违背耶和华他们的神”(王下十七9)。以色列人犯罪除了公开拜金牛犊之外,他们还暗暗地拜异教的偶像,他们也知道这是违背律法的,所以他们都不敢公开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家,或者无人之处偷偷的拜。但他们所行的神都知道。谁能躲避神的面呢?所有的犯罪不管是否有人知道,但是你知道,上帝知道,如诗篇所说“ 你将我们的罪孽摆在你面前,将我们的隐恶摆在你面光之中”(诗九十8)。“人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六7)。无论是以色列人自行铸造的金牛犊,还是他们从外邦引进的亚舍拉和巴力,还是对于外邦邪术的效法,这都是将罪恶行在上帝面前,惹动神的怒气。对于以色列人来说,他们如此行所受到的责罚要超过他们所效法的外邦人,因为他们领受的恩典比外邦人要多,有上帝圣洁清楚的律法赐给他们,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他们属于明知故犯。给的多,要的也多;知道的多,承担的责任就大。他们明明地知道耶和华是唯一的真神,而且还经历了如此多的神迹奇事和恩典,他们若还离弃耶和华,明明地羞辱祂,谁能救他们呢?

3.原因:不敬畏耶和华,去敬畏别神

以色列人为何会离弃耶和华,去拜偶像呢?或许今天的我们心里会有这样的疑问。他们难道不是经历了很多神迹吗?领受了很多恩典吗?他们难道不知道外邦的偶像都属虚无,唯有耶和华创造诸天吗?我想,这些知识他们都有,但是他们心里不敬畏耶和华。


他们之所以对上帝缺少敬畏,源于他们对上帝恩典的轻视。以色列人不能说不知道上帝所给的恩典,也不能说不知道上帝的权能,但是他们对上帝所给恩典看为平常。他们不是从上帝的真实和自身的真实来看待这恩典,而是从他们自身的私欲来看待上帝所给的恩典。他们不觉得上帝的恩典是如此宝贵和重大,他们也不觉得自己不配得上帝的恩典。

因此,他们也缺少对上帝真正的感恩。他们当然也有感恩,但他们缺少与上帝所赐恩典相称的感恩。他们对上帝的感谢就像是他们不小心有东西掉地上,一个路人出言提醒了一下,他们感谢这个路人一样。也就是感谢一下而已,他们的感恩太小太少,与上帝所给的恩典极不匹配。一个人若是真了解上帝所给的爱和恩典是何等的浩大,我们又是多么的卑微不配,那么这人一定知道一般的感谢不足以表达我们的内心,我们应当对于能领受永生上帝如此的恩待心生敬畏。上帝所赐的恩典乃是令人敬畏的恩典。因此,对于上帝的感谢若不带着敬畏,根本就不是感谢。对于上帝所赐恩典的感谢要达到敬畏的程度,才是合宜的。// 唯有敬畏的感恩,才能产生让我们乐意把自己完全献给神,愿意听从祂的话的力量。唯有这样的爱与恩典,才能让一个罪人的心归服。

今日基督徒生命的问题或许有类似之处,我们有时也不觉得基督十字架的救恩有多么的可贵,可能觉得远不如上帝给我们一个今生的属世恩典更好,像健康的身体,舒适的生活,财富学识和名声,等等。以色列人觉得献上牛羊和守节期,不吃不洁净的物,祷告中说几句感谢的话,就已经足以回报上帝所给的领他们出埃及、赐律法、进迦南这样的恩典了;就像我们有时候觉得参加聚会、参与服事、十一奉献、有祷告读经、有互相彼此的问候也已经足矣回报基督的拯救之爱了。

如果我们没有看到我们不配得上帝的恩典,而且上帝所赐恩典重大到我们其实无以回报,那么就是对于上帝恩典的轻看了,这种轻看,必然导致我们觉得我们随便做点什么就可以表达对于上帝的感恩了,我们就不欠上帝什么了。对于上帝所给恩典的轻看,就是对于上帝的轻视。若一个人都轻看上帝了,还何谈敬畏祂呢?没有敬畏何谈顺服呢?

甚至,人性自我的骄傲引发的自欺和诡诈在于,面对上帝,不但不常常感恩,反而常常不满、埋怨、愤恨。常常把上帝的恩典和宽容忍耐,当成是可以利用上帝的机会,谁对他好,他就利用谁。这就是堕落人性令人惊奇的所在,谁对他好,他就以不好回报;谁对他不好,他就怕这人,反而小心翼翼地敬畏。面对上帝格外的恩典和宽容,他们心里没有对上帝的敬畏的感恩和爱心,反而报以轻视、放纵和不满,既然你有能力给更多和我所期望更好的,你却不给,那么你就是不够爱我,你既然不那么爱我,我为什么不能再去别处寻求一些我所需要的呢?我为何要敬拜你听你的话呢?像亚哈的儿子约兰曾说的“我何必再仰望耶和华呢?”(王下六33)。谁能给我我想要的东西,我就再去拜谁。

如果说以色列人缺少对上帝的敬畏是因为轻视上帝所赐恩典的话,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是他们也轻视自己的罪,正如列王记之前论到亚哈时所说的那样“暗利的儿子亚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比他以前的列王更甚,犯了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犯的罪。他还以为轻,又娶了西顿王谒巴力的女儿耶洗别为妻,去事奉敬拜巴力,在撒玛利亚建造巴力的庙,在庙里为巴力筑坛。亚哈又作亚舍拉,他所行的惹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怒气,比他以前的以色列诸王更甚”(王上十六30-33)。列王记上的这段经文中特别提到,亚哈犯了耶罗波安所犯的罪,他竟然以为这是小事,不算什么,又娶西顿王的女儿,又拜巴力和亚舍拉。所以圣经两次提到亚哈犯罪“比他以前的列王更甚”。

缺少对真神的敬畏,假神就会乘虚而入。当一个人开始不惧怕神的时候,他就开始惧怕这个世界上那些他以为有能力的人和事物了,任何他觉得能给他带来损失的人他都惧怕,因为他觉得这个世界掌握着他的生死和幸福。

4.悖逆:不信服耶和华,厌弃神的话(13-15)

虽然他们如此的犯罪,拜偶像,但是神依然给他们无数次悔改的机会,从耶罗波安铸造金牛犊,私设节期和祭司开始,神就多次派先知前往他们那里,责备劝诫他们。除了被狮子咬死的无名神人,能知道名字的先知就有先知哈拿尼的儿子耶户,以利亚,米该雅,以利沙,俄巴底亚,约拿,阿摩司,何西阿等人。


但是他们面对上帝给的悔改的机会却置若罔闻。拜偶像已经是大罪了,上帝有怜悯和忍耐的恩典,依然给悔改的机会,但将上帝所给的机会给拒绝了并且越发犯罪,那这罪该是何等大呢?但这岂不正是罪人的特点吗!罪对人的影响是对于意志的一种捆绑,对于理性的一种欺骗,罪是一个让人放弃希望和继续堕落的声音:既然已经犯罪了,已经这样了,你就放弃归正的想法吧,不能悔改。在犯罪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就是罪对人的推动和蒙蔽。犯罪本身是可羞耻的事,坚持犯罪就更显羞耻和愚顽,但罪人有时候被罪辖制到以为坚持继续犯罪对自己才是更好的选择,这样好像就显得既有担当又有尊严似的。唯有悔改转向神才是唯一解决罪的捆绑和迷惑的方式。

5.耶罗波安的罪(19-23)

在这一段论到北国灭亡的犯罪总结中,作者特别把北国第一任君王耶罗波安所犯的拜金牛犊的罪拿出来说。因为这是北国灭亡的重要原因。对于北国来说,最为典型的拜偶像,也是历代北国君王都陷在其中的罪,还不是拜外邦的偶像,而是北国第一任君王耶罗波安所犯下的拜金牛犊的罪。耶罗波安开启了君王带领百姓举国拜偶像犯罪的先例。只因为他惧怕百姓若都到耶路撒冷去献祭,北国的国位就不保了。// 北国的灭亡1/2归在耶罗波安头上,1/4归在亚哈头上,1/4归在民众头上。


对于耶罗波安之后的所有北国以色列王,衡量他们是否是蒙神喜悦的王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看这人是否离开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拜金牛犊的罪。可惜的是,北国存在的这211年中的所有十九位君王,无一例外地效法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陷在拜金牛犊的罪中。从耶罗波安到亚哈到何细亚,北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拜偶像的犯罪历史。他们的灭亡不是上帝的无情,反而是上帝在忍耐了两百年,忍耐了十九位王的犯罪之后,整个北国才灭亡。所以,观看北国以色列的历史,让我们一方面感叹的是,罪在人性中的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是上帝对罪人的忍耐和恩待。

// 从某个角度来说,耶罗波安可以和大卫来类比,前者成为了衡量北国诸王的负面标准,只要北国的王离开耶罗波安的罪,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王了;后者则是南国犹大诸王的正面标准,只要南国的王效法他祖大卫,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王了。

三、以色列被掳混杂

1.亚述的移民与宗教宽容政策

亚述帝国四处扩张,如何统治所攻占的地方就成了对执政者的考验。亚述为了让征服之地减少反抗,就采用置换移民的方式,让原本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有影响力的原住民前往一块陌生的土地上去生活,这种新环境的陌生与生存压力就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反抗。据亚述的历史文献记载,主前722年攻陷撒玛利亚城之后,亚述王撒珥根就掳走了约两万七千两百九十人,可能其中主要是官长、祭司等上层人物及一些能工巧匠等有影响力的人物,留在撒玛利亚的主要是下层民众。(撒缦以色围困撒玛利亚城期间驾崩,撒珥根继位,攻城掳走以色列人)。


事实上,北国的被掳在亡国之前已经有了一次,就是拿弗他利,流便、迦得和玛拿西半支派,早在何细亚之前比加作王时,就已经被亚述王普勒-提革拉毗列色给掳走了(王下十五29,代上五26)。时隔十三年之后,亚述王撒珥根再次将北国剩余的七个半支派给掳走了很多人。

这种置换移民政策,对以色列人来说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将雅各家十个支派的血统给消融了,留在撒玛利亚的以色列人和异族的通婚产生了一个新族群-撒玛利亚人了。他们只信旧约中的摩西五经,礼仪上也敬拜耶和华神。因为他们信仰和血统的不纯正,撒玛利亚人在新约时代,格外地被犹大人所轻视和排斥,甚至看他们的地位比外邦人都低。

2.神差派的狮子

虽然北国以色列人犯罪得罪了神,被神藉着亚述的手赶离了迦南应许之地,但是这地依然是应许之地,上帝不喜悦那些外邦人迁徙来后,公然在这地上开始拜各自的偶像。所以,上帝就差遣狮子,进入这些外邦新移民中咬死了些人。显然,这不是一个自然事件,不是像今天有狮子进入某个村镇攻击居民的新闻事件。在当时,这应该是一个令人惊恐的具有轰动性的大事,有人正确地解读了这个事件,亚述官方也采信了这个解释,并且立即采取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派一个被掳走的以色列的祭司回去指导新移民们怎样来敬拜耶和华神。


这可以说是北国被掳之人中第一个归回的。这个祭司回来就住在伯特利,而没有驻扎在撒玛利亚城,可能在暗示这个祭司过去就是在伯特利事奉的金牛犊系统的一员。北国第一任君王耶罗波安当年铸造金牛犊,就是设立在伯特利和但这两个地方。虽然这个祭司可能是在耶罗波安拜金牛犊的偶像敬拜体系中事奉的,很可能也不是一个利未人,但是他毕竟熟悉以色列的历史和西奈律法,除了金牛犊、私设的节期、非利未人的身份之外,其他的律法教导应当还是符合摩西当年在西奈山所颁布的内容。从后面的经文中再次论到神与他们所立的约等记载,可以知道这位祭司的确在律法方面作了很好的宣讲的工作。// 甚至,这个祭司可能就是后来撒玛利亚人信仰体系的奠基者,到了新约时期的撒玛利亚人他们虽然也敬拜耶和华神,但是他们只承认摩西五经,在基利心山自建圣殿敬拜耶和华,未尝不是从这时开始的。
可以说,这是在北国亡国被掳之后上帝依然给恩典的标记,最可怕的不是刑罚和管教,而是完全置之不顾,任凭他们向着灭亡直奔。还有管教和刑罚,就表示恩典还在。一方面以色列的被掳看似是亡国的大祸,但未尝不是严厉的警诫,让还幸存的犹大国以及被掳和存留原地的北国以色列人反思悔改,另一方面亡国之后还派狮子咬死一些拜偶像的人,更是上帝进一步警诫和召唤还存留在撒玛利亚的那些以色列人要思想并回转。甚至,可以说上帝的恩典因着以色列人的被掳分散,藉着亚述的移民策略,也临到了外邦人。神虽严严地惩治祂犯罪的百姓,但是即便已经亡国被掳了,神的恩典还在他们中间工作,盼望他们能够悔改。// 神没有忘记祂的百姓,到了新约时代就表现为主耶稣虽然是向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而来,但是救恩也照样临到了撒玛利亚人,给门徒的宣教命令也是“从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徒一8)这样的次序。

其实,在亚述强制移民混杂各被征服国民的策略落在北国以色列身上之前,北国自身在信仰上已经几乎沦落到与迦南各族一样了,只是可能在种族通婚的层面上还保持着他们的血统纯正。所以,亚述占领北国以色列之后,采取的各族混住政策,在信仰上并未对于北国以色列再有多大的“玷污”作用。反而,我们还可以这样说,亚述的移民混住政策不但没有更多在负面上影响北国的信仰状况,反而,因为迦南各族与北国以色列人生活在一起,外族在信仰上却受到了北国敬拜耶和华神的一些影响。

3.撒玛利亚人的信仰混杂

显然,这位被派回故土来推行敬拜耶和华培训的祭司所取得的成效并未取得多大的效果,一方面这个祭司本身的信仰就不是那么正统,另一方面各外来族群以拜偶像的方式将对耶和华的敬拜给融合了。因为惧怕被狮子咬死,在拜自己祖宗的偶像的同时,这些外邦人也给了耶和华神一个牌位。这种对于耶和华神的敬拜不是出于真正的敬畏,而是出于实用,本质上不算为敬拜,而是一种完全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而进行的某种宗教安抚和投机。在这些人眼中,耶和华神与巴力、米勒、二郎神、何仙姑没有什么不同,既然耶和华神不满意他们的“忽视”,就给以色列的神一个位置好了,对于这些人来说拜谁其实都一样,谁给我带来好处,我就拜谁。多拜一个神不算什么,只是多占个地方,多费一道手续,多点一炷香的问题而已。所有的山头都分润一炷香,我谁都不得罪,那么谁都要来保护我,赐福给我。


// 从某个角度来看,随着原本金牛犊体系的这位祭司的回归,撒玛利亚的信仰终于得以“恢复”了,恢复到了亡国之前的状态了。亡国之前的北国以色列其实就是这样的信仰混杂状态,他们并非是只拜耶和华神,他们不但以外邦异教的方式铸造金牛犊来作为他们的敬拜方式,而且他们也拜巴力和亚舍拉。如今所不同的是外邦偶像的多样性有所增加,除了原本的巴力、亚舍拉之外,还增添了巴比伦等地的各样偶像。

对于外邦不认识耶和华的人来说,能在众多偶像中给耶和华神一个席位,这已经是很给上帝面子,很敬虔了。但这种宗教的混杂,正是对于上帝最大的得罪。这种谁都拜的行为,比单纯拜偶像,不拜耶和华,可能还要为神所厌恶。因为一个人在听到耶和华的名之后,还将耶和华神看为众多偶像之一,这是更大的羞辱和贬低。

上帝本为至高!因此,上帝所要的分别为圣,是完全的委身与忠诚。祂不喜悦任何一点不忠,因为任何掺杂就是对信仰的玷污,就是对上帝的贬低和背叛。上帝要的爱是忠贞专一,凡不是专一的敬拜,都不能称为是敬拜。1%的背叛就是100%的背叛,就像雅各所说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雅二10)。人们很多时候有一种自欺欺人的误解,以为往100分对上帝的敬拜中掺点对其他神的敬拜,与往100分的拜偶像中掺点拜耶和华,好像完全不同,其实这二者在本质上完全一样。一碗水里加点毒药,也一碗毒药中加点水,都是毒药。// 对最好威胁最大的不是最坏,而是次好的。

信仰的掺杂,可能在世人看为一种平衡和智慧,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尤其是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擅长融合一切信仰,把各种不同体系糅合在一起,为己所用。但这对于基督信仰来说,就是最大的危机与毒药,基督信仰中最大的危机不是软弱,而是看似敬虔的掺杂。将中国传统文化及忠君爱国思想提升到与上帝同等地位的所谓神学本土化,既迎合了当权者,又笼络了无知的灵魂,又受到社会大众的接纳,但这正是对上帝的背叛。

4.他们又惧怕耶和华,又事奉偶像

这一章经文中“敬畏-惧怕”两个词语多次出现,敬畏与惧怕的不同就在于敬畏中有爱,惧怕中没有爱。惧怕正是世界的王对罪人世界的统治方式。他们之所以敬拜耶和华,不是基于对上帝真正的认识,就像保罗说到法利赛人时的话“向神有热心,但不是照着真知识”(罗十2),这些外邦人也敬拜,但却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惧怕。惧怕只能维持外在表面的敬拜,并不能让心灵真正臣服。// 戏剧性的是,以色列人因为不敬畏耶和华,敬畏别神,不断犯罪,招致灭亡。外邦人因为惧怕,敬拜偶像,同时也敬拜耶和华,成为了撒玛利亚人。


所以,这些外邦人虽然也给耶和华献祭,但他们并非是真敬拜耶和华。他们是从偶像的视角来看以色列的神,他们也以拜偶像的方式来祭拜耶和华。他们把耶和华看为与他们所拜偶像一样,不过是众多偶像中的一位而已。他们是在自己的偶像崇拜体系中给了耶和华一个席位,他们试图用这样低级的手段安抚耶和华,其实这是他们在安抚自己内心的不安和惧怕。他们用来解决狮子危机的方式,就是把耶和华给拉到虚无之神的行列里,以此麻痹自己的心灵。他们不是给了耶和华应有的尊荣,而是照着他们被蒙蔽的黑暗心灵,又为自己构建出一个新的偶像,不过他们给这偶像起了一个名字叫“耶和华”,这就是耶罗波安铸造金牛犊的本质。

愿我们今天都以一个更新的心灵在真理中来敬拜上帝,像当年主耶稣对撒玛利亚妇人所说的“拜祂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祂”(约四24)。在基督里以敬畏的爱来亲近天父,而不是照着我们过去虚空的幻想和对偶像崇拜的方式,将上帝降格为我们想象中的一位可以照着我们的心意来运用权能管理世界的假神。

最后让我们以摩西当年在红海边上所作的诗歌来作为结束:“耶和华啊,众神之中,谁能象你?谁能象你至圣至荣,可颂可畏,施行奇事?”(出十五11)。

The post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6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6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