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正邪、内外,虽然都是在心念上开展,但是,在功夫进路上,还是要遵守因缘自在(不是没有因果),还是要如是因、如是果地开展。
既然有这样的因缘相见,来共同探索、弘扬鲜活的佛法,那么我们就要在功夫进路上,仔细地把握。如《金刚经》所说“凡有所相,皆为虚妄”,但是“离相也在相,在相而离相”。功夫进路上,有“在相而离相”,就应该承许“凡有所相,皆为虚妄”,应该不住“色身香味触法”而行六波罗蜜,由“有法”而入“无法”,由“有内有外”而入“无内无外”。但凡有个区分,都是心外,都在心外,何况不知道万相归一、万法归一的用功方式。向心念之外去攀求,是外道。
万法归心,先从“万法归一念”上入手,一念不动,相似不动,这时候就是无始无明的出现,就是虚空。虚空还需要粉碎,之后,才有可能真入真如性。至于邪道,更是拨无因果或者坚执于因果,既不入心又耽溺于欲望。各种私欲涌动,而不思出离、不思超越,是邪道。
外道并非邪道,邪道一定是外道。不入邪道而外道也不住,要无住而生心。如是见。
摘录自大信居士2017年3月26日微信语音
By 如是说法5
11 ratings
正邪、内外,虽然都是在心念上开展,但是,在功夫进路上,还是要遵守因缘自在(不是没有因果),还是要如是因、如是果地开展。
既然有这样的因缘相见,来共同探索、弘扬鲜活的佛法,那么我们就要在功夫进路上,仔细地把握。如《金刚经》所说“凡有所相,皆为虚妄”,但是“离相也在相,在相而离相”。功夫进路上,有“在相而离相”,就应该承许“凡有所相,皆为虚妄”,应该不住“色身香味触法”而行六波罗蜜,由“有法”而入“无法”,由“有内有外”而入“无内无外”。但凡有个区分,都是心外,都在心外,何况不知道万相归一、万法归一的用功方式。向心念之外去攀求,是外道。
万法归心,先从“万法归一念”上入手,一念不动,相似不动,这时候就是无始无明的出现,就是虚空。虚空还需要粉碎,之后,才有可能真入真如性。至于邪道,更是拨无因果或者坚执于因果,既不入心又耽溺于欲望。各种私欲涌动,而不思出离、不思超越,是邪道。
外道并非邪道,邪道一定是外道。不入邪道而外道也不住,要无住而生心。如是见。
摘录自大信居士2017年3月26日微信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