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

草棉和木棉的区别梁武帝的布衣之谜


Listen Later

东汉墓出土的棉纺织品,让我们得知新疆早在东汉时期就种植草棉。梁武帝断杀生着布衣,棉布称为月蝶。南北各地对草棉与木棉的叫法不同,形成了一段历史谜题。悠久的棉布使用,为宋元明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想知道更多细节吗?深入探讨这段历史吧!
防织棉布了。《梁书·高昌传》载高昌“多草木,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轳,名为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在永昌称棉布为桐花布或橦布,在交、广称为吉贝(有时又作古贝),在高昌称为叠布,有时又书作绁布。吉贝,据玄应一切经音义》卷1《大方等大集经》卷15《音义》:“劫波育,或言勐贝者,讹也。正言迦波罗。高昌名叠,可以为布。罽宾以南, 大者成树;以北形小,状如土葵,有壳,剖以出华如柳絮,可纫以为布也。”这几句话,把草棉和木棉分别得很清楚。劫贝是吉贝的异译,劫波育的简译。一直到今天,广东、闽南一带,还有叫草棉为吉贝的。由于棉布是交、广一带生产的,因此当时多称之为“越叠”,《晋令》里有“士卒百工,不得服越叠”(《太平御览》卷820引)5,可见越叠是贵重的物品。梁武帝是以佞佛著名的皇帝,既然信佛教,就得断杀生,蚕茧成丝,在梁武帝看来,杀死蚕的生命太多,罪孽深重!因此他虽贵为帝王,不肯穿着丝绸衣服。史称其“身衣布衣,木棉皂帐”(《梁书·武帝纪》。木棉和草棉本来不是同一种植物,木棉花的纤维比较滑润,纺起纱来拉力不强,但当时人对棉布究竟是用木棉还是草棉做成,是不十分明确的,因此往往也叫草棉布为木棉布。梁武帝的木棉帐,实际就是草棉布制成的帐子。梁人刘孝绰有《谢越布启》云:“比纳方绡,既轻且丽,珍迈龙水,妙越鸟夷。”(《艺文类聚》卷85引)陈代吏部尚书姚察,有门生送他“南布一端”(《陈书·姚察传》),越布、南布大概都是指草棉布而言的。棉布的使用当时虽然还不很普遍,但已经在逐渐发展起来了,这对此后宋、元、明、清棉花种植事业的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魏晋南北朝史By 妙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