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第八篇 禀父母:做事当不苟不懈
【译文】
儿子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四月十四日接到父亲三月初九日的手谕,和叔父大人贺喜手示以及四弟的家信,得知祖父的病还没有好,而且日益加重,父亲、叔父带着诸位兄弟服侍已经超过三年,不分昼夜,没有片刻可以松懈。只有儿子一个,远离膝下,没有尽一天孙子的职责,罪责太深重了。
听说华弟、荃弟的文思大有进步。葆弟的文章,得到华弟的讲解和改正,也一日千里。这让远方的我听了,十分欣慰。儿子近来身体不是很好,稍微操些心,脸上的癣便发了出来。医生都说这是心亏血热,才导致不能养肝,热极生风,阳气上肝,所以表现在脸上。儿子担心癣疾大发,不能觐见皇上,所以不敢用心,谨记父母保养身体的训示。隔一天到衙门去办公事,其他时间都待在家里不随便出门。现在衙门的各种事情,儿子都已熟悉了。属下各司官对于儿子都十分佩服,上下水乳交融,同僚也很和睦。儿子虽然身在礼部衙门,依章为国家办事,很认真从不松懈,一律按规矩办理,这也是我心甘情愿做的。
英国人在广东,今年又请入城。徐总督办理有方,令外国人佩服竟然没有进入城内,从此再也没有英国人的骚扰,皇上为此进行了嘉奖十分高兴。算命先生每次都说皇上连年命运,交上了劫财运,去年冬天才脱离。皇上也经常对臣子说,今年的气象,果然国泰民安,真是国家的福气。
儿媳妇和众孙女都很好,长孙纪泽,因为启蒙早,教得十分广,现在已读完《书经》,请先生再把《诗经》点读一遍,晚上讲《纲鉴》正史,大约已讲到秦商鞅开阡陌。
李家亲事,儿子因为桂阳州往来不方便,已经在媒人唐鹤九处回信表示抱歉。常家亲事,儿子因他家女儿是小妾所生,并且听说他家嫡庶不太和睦,又听说他世兄不够俭朴,也不愿对。纪泽儿的婚事,多次不成,儿子当年也是十五岁才订婚,纪泽再缓一两年,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或者请父母在乡里选择一耕读人家的女儿,或者儿子在京城为他确定,总要以没有富贵气习为主,纪鸿对郭雨三的女儿,虽然没有订盟,双方呼亲家,称姻弟,往来亲密,绝对不可改变。二孙女对岱云的次子,也不可改变。
谨此禀闻,其他详细地写在给弟弟的信中。儿子谨慎禀告。
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
【解读】
曾国藩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读书、做事、为官,无一不是兢兢业业。在他看来为国家做事,就该认真不能松懈,一律按规矩办理。
做事尽心尽责,一丝不苟,能够培养人坚毅的品格,它能带领人走向好的方面,又能鼓励优秀的人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如果一个人能够凡事都领悟其中的道理,就打开了成功的大门。
曾国藩一生能够有所成就,用他自己的话说:“真正的圣人君子的行为准则,在于责任,并且以此去倡导天下的人们。世道之所以变得混乱,就是因为多数人心中都充满了物欲,每个人都为自己考虑,自私自利。从而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当灾难来临的时候,这些自私的人就会首先四处逃避,而不肯出一点力气来为国家做事。而那些有责任感的人,就会在这时候挺身而出,为治理国家的动乱而参军报效国家,为保护儿女而牺牲自己的前程去承担各种困难。于是人们就会以有责任心的人为榜样,将苟活的人看做是羞耻。”
事实如此,君子之所以能够鼓舞人心,历经战乱并且能够平定战乱,都是因为他们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曾国藩对于国家就是如此尽责的。他亲身实践,提出“躬身入局”,也就是说不当旁观的人,而是从自己做起,虚心从事,尽力办事。这就是把责任感和具体的行动结合起来。所以他在这封信中,对父母说,儿子虽然身在礼部衙门,依章为国家办事,很认真从不松懈,一律按规矩办理,这也是我心甘情愿做的。从中可见他对国家的忠心,以及让父母放心自己在外做事的孝心。
纵观那些古代圣贤,凡是有才能的人都被举荐任命,委以重任,也正是他们这些人收复失地,平定叛乱,社会才会太平和安定。
所以说,世上成功的人,他们无不是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以国家利益为重。他们具有广阔的胸怀和出众的品质,勇敢而又坚强,成为了人上人。其实,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这样,但是需要你真正懂得“责任”这两个字,做事当不苟不懈。
5
11 ratings
第八篇 禀父母:做事当不苟不懈
【译文】
儿子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四月十四日接到父亲三月初九日的手谕,和叔父大人贺喜手示以及四弟的家信,得知祖父的病还没有好,而且日益加重,父亲、叔父带着诸位兄弟服侍已经超过三年,不分昼夜,没有片刻可以松懈。只有儿子一个,远离膝下,没有尽一天孙子的职责,罪责太深重了。
听说华弟、荃弟的文思大有进步。葆弟的文章,得到华弟的讲解和改正,也一日千里。这让远方的我听了,十分欣慰。儿子近来身体不是很好,稍微操些心,脸上的癣便发了出来。医生都说这是心亏血热,才导致不能养肝,热极生风,阳气上肝,所以表现在脸上。儿子担心癣疾大发,不能觐见皇上,所以不敢用心,谨记父母保养身体的训示。隔一天到衙门去办公事,其他时间都待在家里不随便出门。现在衙门的各种事情,儿子都已熟悉了。属下各司官对于儿子都十分佩服,上下水乳交融,同僚也很和睦。儿子虽然身在礼部衙门,依章为国家办事,很认真从不松懈,一律按规矩办理,这也是我心甘情愿做的。
英国人在广东,今年又请入城。徐总督办理有方,令外国人佩服竟然没有进入城内,从此再也没有英国人的骚扰,皇上为此进行了嘉奖十分高兴。算命先生每次都说皇上连年命运,交上了劫财运,去年冬天才脱离。皇上也经常对臣子说,今年的气象,果然国泰民安,真是国家的福气。
儿媳妇和众孙女都很好,长孙纪泽,因为启蒙早,教得十分广,现在已读完《书经》,请先生再把《诗经》点读一遍,晚上讲《纲鉴》正史,大约已讲到秦商鞅开阡陌。
李家亲事,儿子因为桂阳州往来不方便,已经在媒人唐鹤九处回信表示抱歉。常家亲事,儿子因他家女儿是小妾所生,并且听说他家嫡庶不太和睦,又听说他世兄不够俭朴,也不愿对。纪泽儿的婚事,多次不成,儿子当年也是十五岁才订婚,纪泽再缓一两年,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或者请父母在乡里选择一耕读人家的女儿,或者儿子在京城为他确定,总要以没有富贵气习为主,纪鸿对郭雨三的女儿,虽然没有订盟,双方呼亲家,称姻弟,往来亲密,绝对不可改变。二孙女对岱云的次子,也不可改变。
谨此禀闻,其他详细地写在给弟弟的信中。儿子谨慎禀告。
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
【解读】
曾国藩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读书、做事、为官,无一不是兢兢业业。在他看来为国家做事,就该认真不能松懈,一律按规矩办理。
做事尽心尽责,一丝不苟,能够培养人坚毅的品格,它能带领人走向好的方面,又能鼓励优秀的人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如果一个人能够凡事都领悟其中的道理,就打开了成功的大门。
曾国藩一生能够有所成就,用他自己的话说:“真正的圣人君子的行为准则,在于责任,并且以此去倡导天下的人们。世道之所以变得混乱,就是因为多数人心中都充满了物欲,每个人都为自己考虑,自私自利。从而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当灾难来临的时候,这些自私的人就会首先四处逃避,而不肯出一点力气来为国家做事。而那些有责任感的人,就会在这时候挺身而出,为治理国家的动乱而参军报效国家,为保护儿女而牺牲自己的前程去承担各种困难。于是人们就会以有责任心的人为榜样,将苟活的人看做是羞耻。”
事实如此,君子之所以能够鼓舞人心,历经战乱并且能够平定战乱,都是因为他们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曾国藩对于国家就是如此尽责的。他亲身实践,提出“躬身入局”,也就是说不当旁观的人,而是从自己做起,虚心从事,尽力办事。这就是把责任感和具体的行动结合起来。所以他在这封信中,对父母说,儿子虽然身在礼部衙门,依章为国家办事,很认真从不松懈,一律按规矩办理,这也是我心甘情愿做的。从中可见他对国家的忠心,以及让父母放心自己在外做事的孝心。
纵观那些古代圣贤,凡是有才能的人都被举荐任命,委以重任,也正是他们这些人收复失地,平定叛乱,社会才会太平和安定。
所以说,世上成功的人,他们无不是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以国家利益为重。他们具有广阔的胸怀和出众的品质,勇敢而又坚强,成为了人上人。其实,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这样,但是需要你真正懂得“责任”这两个字,做事当不苟不懈。
13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