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IN新聞

茶葉風味的起點 製茶師劉政麟:從萎凋看懂做茶 #製茶 #茶路 #萎凋 #劉政麟 #艾瑞克IN新聞


Listen Later


千元優惠請選這裡:https://www.teasanity.com/PD01



「如果茶葉帶有青草味,問題幾乎都出在萎凋沒做好。」這句話,來自台灣年輕製茶師劉政麟。在最新一集《艾瑞克IN新聞》茶路單元中,節目主持人茶路掌門林承志與講茶學院創辦人湯家鴻(Tommy),邀請製茶師劉政麟深入對談,聚焦製茶流程中最容易被忽略、卻決定風味走向的靈魂工序:「萎凋」。


「做茶最重要的階段,其實在萎凋。」節目一開場就揭示了茶界長久以來的核心觀點。萎凋,是指茶菁從茶樹上採摘下來後的第一道程序,透過失水與酵素反應,引導出香氣與口感的基礎風味。


劉政麟說得直白:「萎凋就像是開場的第一支舞。你起手錯了,後面不管多厲害,都彌補不回來。」他強調,茶葉如果萎凋不足,會留下強烈的「菁味」:一種近似青草的青澀氣味,是最常見的製茶缺陷之一。湯家鴻接著補充說:「這種缺陷不會在焙火或殺菁時自動消失。它是結構性的錯誤,只會被蓋住,不會被解決。」


劉政麟是目前少數同時掌握「陽火炭焙」與「萎凋發酵」兩項工藝的製茶人。他不只熟稔焙火技術,更親自掌控茶菁初期處理的節奏與節氣。他形容:「萎凋不是設定一個時間讓它跑完,而是你要觀察它的氣味變化、手感轉換,找到剛剛好的點。」


節目中,他也分享實際製作時的現場感受:「每天早上,我們要先觀察天氣、雲層、濕度,決定今天要用室外萎凋還是轉進室內。就像讀天氣預報,但不是看手機,而是看茶葉。」這種經驗累積的直覺,是無法用機器替代的。「很多人以為科技能解決一切。但在山上製茶,你還是得靠自己去感受。風一來、雲一遮、茶的反應就全變了。」


烏龍茶的製程中,室外日光萎凋與室內靜置浪菁是兩大關鍵環節,之後才進入殺菁、揉捻與焙火程序。而劉政麟則強調,這些階段並非獨立作業,而是前後銜接的:「我覺得做茶像接力賽,你第一棒跑不好,後面再努力也白搭。」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lif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艾瑞克IN新聞By 資深媒體人陳志仁、資深媒體人李彥謀、資深媒體人李志華、資深媒體人李書璇、資深媒體人林忠勳、體育主播楊博智、資深媒體人林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