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讓後生人暢所欲言的PODCAST節目,來自四面八方有專屬領域的年輕朋友,輕鬆自信分享他們的生活態度及異於世俗的觀感,卸下包袱、不帶批判,直白傳遞內在的聲音,一起建構客家新世代的價值觀。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FAQs about 暢樂來搞hak:How many episodes does 暢樂來搞hak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0 episodes available.
October 14, 2022Ep20 生理男? 生理女? 說不出口的秘密製作人:廖涵 主持人:陳佾玄 來賓:賴冠儒(卡爾) 本集內容: 生理男、生理女是以身體構造來區分性別,以二分法來區分男女,但在認同多元性別的現代社會,性別二元化不足以涵蓋跨性別的個體。社會性別的跨越不但早就有之,在許多文化裡,男女也不是唯二的性別選項。 換個角度來思考,我們可否跳脫二元化的窠臼,將對方視為完整的個體,或許對方有男性的外表,內心卻有女性的思維,反之亦然。面對新世代,應嘗試破除生理男、生理女的既定概念,尊重「人」的本質,以禮相待。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製播單位:桃園市客家青年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w8s8bz01zn01ul8hmvdwby/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8minPlay
October 14, 2022Ep19 出櫃不出櫃干你肖事製作人:廖涵 主持人:陳佾玄 來賓:賴冠儒(卡爾) 本集內容: 出櫃不出櫃因人而異,端看個人的意願及社會的氛圍。本集來賓卡爾分享出櫃的心路歷程。 男同志的社群中較多有「異男忘」的經驗,國中高中階段開始對性向及情慾的探索,在成長過程中不斷釐清自己到底喜歡男生或女生,學生時期會懷疑自己,擔心出櫃會被人投以異樣眼光,害怕不被家人朋友接受,遲遲不敢表態;等到長大後人格成熟了,選擇勇敢做自己。 現今社會氛圍較能認識同性戀,無論是報章媒體社群臉書常提及多元性別,同志被大家看到及認識已經是社會常見的事情,不必刻意隱瞞。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製播單位:桃園市客家青年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w8s8bz01zn01ul8hmvdwby/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8minPlay
October 09, 2022Ep18 女男平等乎?職場性平說製作人:廖涵 主持人:陳佾玄 來賓:楊淑喻(吉那) 本集內容: 現今社會強調男女平等、兩性平權,職場上仍存在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女性往往受到各種委屈與刁難,在求職、工作上碰壁,飽受性別歧視,在職場上受到差別待遇。尤其是已婚女性被認為受限於家庭與工作難以兼顧,升遷機會不如男性,無視其工作能力;懷孕生子請育嬰假備受困擾,雖然《性別工作平等法》有育嬰假的保障,但實際上女性仍須面臨許多難題,除非能力出眾否則很容易被取代。 兩性平等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摒除既有的刻板印象,才能實現女男平權的願景。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製播單位:桃園市客家青年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w8s8bz01zn01ul8hmvdwby/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8minPlay
October 09, 2022Ep17 歐買尬!阿公阿婆講个話製作人:廖涵 主持人:陳佾玄 來賓:賴尚群(阿倫 粹垢樂團主唱) 本集內容: 客家的粗口(又稱了少話、客家猴話)是客庄最生活化的語言,客家長輩們彼此問候、閒聊、罵小孩的慣用語,粗俗又不失親切,也代表一種對語言對族群文化的認同感,髒話一出口就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這是客家長輩流傳的語言經典又傳神的一部分。 本集節目阿倫聊起有趣的的客家粗口,並將其放入創作音樂中,讓客家龐克音樂更接地氣更具魅力。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製播單位:桃園市客家青年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w8s8bz01zn01ul8hmvdwby/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8minPlay
October 04, 2022Ep16 躲不過理還亂 職場潛規則製作人:廖涵 主持人:陳佾玄 來賓:曾止妤(妹將) 本集內容: 韓國演藝圈爆醜聞,職場潛規則逼死女藝人! 在追求夢想的過程,為了爭取更多表現的機會而蒙蔽了雙眼,將自己暴露於危險的處境,陷入潛規則的坑。職場新人害怕在群體中孤立的存在,怕被冠上不合作的標籤,怕遭到忽視及隔離,不得不違背己意順應團體的決定,屈服於團體迷思中,以求得人際關係的和諧。 職場潛規則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菜鳥如何抗拒職場潛規則?如何認清潛規則找出生存之道?掌握原則風生水起。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製播單位:桃園市客家青年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w8s8bz01zn01ul8hmvdwby/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8minPlay
September 30, 2022Ep15 最炫一窩蜂製作人:廖涵 主持人:陳佾玄 來賓:李穎珍 本集內容: 跟風掀起一股潮流,在社群網路資訊流通的時代,無論演藝圈、食品業、服裝界各行各業透過行銷,瞬間引發眾多迴響帶動模仿風潮。 跟風形成一種氛圍,先跟先贏,不跟就落伍了。以此炫耀自己武裝自己,向朋友宣告自己站在流行的尖端。論心態其實是害怕被社會孤立而做出從眾的行為。 跟風無關好壞,但一窩蜂盲目追隨潮流,反而模糊了自我價值,失去個人的獨特性。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製播單位:桃園市客家青年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w8s8bz01zn01ul8hmvdwby/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8minPlay
September 26, 2022Ep14 噓!炒什麼炒?公眾人物的炒作伎倆製作人:廖涵 主持人:陳佾玄 來賓: 廖經華(桃園市客家青年會理事長) 本集內容: 利用人為操作製造新聞大肆炒作,增加熱度及流量,成為藝人提高知名度增加曝光率、經紀公司宣傳行銷的伎倆。 媒體跟拍爆料,滿足吃瓜群眾看熱鬧的心理,將小事放大,加入主觀臆測和未經證實的內容以增加銷量或收視;公眾人物運用炒作達到某種目的,甚至不惜製造假新聞,利用媒體冷飯熱炒博取關注。 炒作扭曲了事實真相,誤導閱聽大眾的判斷及價值觀。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製播單位:桃園市客家青年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w8s8bz01zn01ul8hmvdwby/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8minPlay
September 25, 2022Ep13蹭熱度成最頂流製作人:廖涵 主持人:陳佾玄 來賓: 廖經華(桃園市客家青年會理事長) 本集內容: 蹭熱度,博取流量提升關注度,在當今政壇上或演藝界比比皆是。為了提高知名度蹭流量,發表一些流行跟風的言論,不怕別人罵只怕沒人看,明明沒關係卻要拉關係,藉由一番操作,讓更多人認識自己。然而蹭熱度難免有風險,蹭的好吸引大眾的眼球達到宣傳效果,沒蹭好則適得其反可能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製播單位:桃園市客家青年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w8s8bz01zn01ul8hmvdwby/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7minPlay
September 18, 2022Ep12 放!放!放!止不住的彩虹屁!製作人:廖涵 主持人:陳佾玄 來賓: 劉醇遠(桃園藝文陣線理事長) 本集內容: 現今社會馬屁文化形成已久,客家話稱為「托核卵」行為。為求一官半職或從中取得利益,不惜阿諛奉承,所謂「不拍不送,原地不動;會拍會送,提拔重用」的潛規則,成為劣幣驅良幣的官場生態。 無論商場上、職場中,盛行「有關係就是沒關係」,逢迎拍馬樂此不疲,真正有才能有實力的人卻沒有出頭天。雖說人際關係講求人情世故,但不能用禮貌作為道德綁架的手段,新一代的客家後生人,應摒除這種負面習慣。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w8s8bz01zn01ul8hmvdwby/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8minPlay
September 18, 2022Ep11 客家意象vs原民圖騰製作人:廖涵 主持人:陳佾玄 來賓: 劉醇遠(桃園藝文陣線理事長) 本集內容: 客家活動一定要用客家花布?一定要有客家菜包、炒米粉?油桐花? 這些客家元素不斷重複出現在客家場合,形成刻板印象,就像貼標籤,成為一種世俗的認知。 客家符號只是讓別人認識客家的第一步,過度複製模仿,扼殺了文化的創新,侷限客家發展的潛能。客家不是單一價值,透過多元創新找出文化內涵,才能將文化一代代傳遞下去。 反觀原住民圖騰也是一種文化意象,但原民歌手用流行音樂結合傳統元素,將原住民音樂推向國際化,開拓更寬廣的視角。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製播單位:桃園市客家青年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w8s8bz01zn01ul8hmvdwby/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8minPlay
FAQs about 暢樂來搞hak:How many episodes does 暢樂來搞hak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0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