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本月访问美国,其行程安排已在近期敲定,包括首站对西雅图的访问,之后在华盛顿与奥巴马的会晤,及在联大的首次演说作为压轴。这是习近平以国家主席身份对美国的首次访问,也可能是奥巴马任期内接待的最后一位中国最高领导人,对于此次访问,台湾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所长陈一新教授认为,此次习奥会,将对美国未来一年多的对华政策定调,鉴于中国驻华大使崔天凯近期的“放话”,他预期双方或许会在诸如联手打击IS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网络黑客以及南海争端等议题上实现一些小的突破。
陈一新:很多人说“习奥会”或者“奥习会”会为未来美国外交政策作出一个定调,其实我认为,它最多能够替奥巴马未来一年多任期定调,不太可能为未来十年或者很长时期定调,因为美国总统(在外交上)都有其不同的想法,所以定调只能定未来一年多,即奥巴马任期内可以大体定个调。
美中双方目前都在为此次访问做准备,包括奥巴马的安全事务国务助理赖斯在八月底的访华、北京近期也对双方存在争议的问题降低了批评美国的声调。但是在访问前夕,美中双方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和摩擦,包括黑客攻击、人民币汇率问题、南海问题等,这些问题是否会在访问中被提及,双方又会怎样处理这些摩擦?
陈一新:美国现在的国安顾问莱斯在今年二月初就提出邀请,照理说双方有超过半年的时间可以磨合,但是双方在这段时间吵得很凶,第一就是南海问题,从四、五月开始,到六月份,期间虽然有降温的措施,但双方一直在吵,最近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 卡特还继续提出中国南海问题,说中国没有遵守国际的一个规范,表示对中国大陆人工造岛不满,中国大陆当然也回应说,我们人工造岛到了一定时间就会停下来,但是显然美国认为中国说停显然是假的,而且(中国)不断地在上面增加军事设施、建雷达站等等,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好像不容易达成协议。但是可以做到的大概就是避免飞机擦撞和避免船舰擦撞,这个双方一个协议,但是这个协议是不是成文,还是只是一个不成文的默契,现在还有待未来看情况。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不管双方怎么降温、怎么自制,南海问题还是会吵吵停停,停停又吵,有了点和解的迹象又会吵,因为这是双方的一个重大利益矛盾、战略矛盾所在。 中国在这里有他的战略利益要保护,美国也有其盟友的利益要保护,所以美国不可能在南海问题弃守立场,中国大陆也不可能放弃人工造岛,因为一旦放弃人工造岛,未来他的很多措施就推动不下去了。比如说,有关ADIJ就是防空识别区,东海中国已经有点推不太下去,南海他如果现在造岛就比较有能力(实施下去)。所以让他停的话是不可能的。永远停是更不可能的了。
美国在这方面就显然有点弱势,虽然美国还是第一大国,军事上特别强,经济上虽然现在有点被中国大陆渐渐追上,但是基本上是个大的强国,但是他在外交上好像使不上力,东协国家声音不一致。另外在经济上中国大陆比较更有筹码,“一带一路”、亚投行都是他的筹码。美国反而缺少这方面的筹码。军事上本来是美国最拿的出来的,但是好像美国也不能用,在军事上有再大的武力敢用吗?不敢用。就像中国9.3阅兵,也展现了很大的威力,他也是一样。军事武力很难用,但是中国大陆毕竟占了地缘之便,就取得了很多的优势,所以在人工造岛问题上,美国在不知不觉中、半年一年内中国大陆已经盖得差不多了。
您刚才提到经济方面,包括习近平这次访问,在目前透出的日程看,很多公开活动放在了微软和亚马逊所在的西雅图,颇吸引眼球,您对此怎么分析?
陈一新:经济上(中美两国)本来是没有军事上所说的“安全困境”,因为经济上大家都可以因此获利。美中经济关系确实密切,但是双方在人民币议题上有很大问题、在股灾方面,甚至美国怀疑是否有“阴谋论”。人民币下跌是否是有意提到出口,抢美国出口的领域,股灾是不是人为的?、政府操控的?这都引起美国疑虑,因为也会影响到美国经济,东亚甚至世界股市都受到影响。所以美国在经济上也保持高度怀疑态度。特别是天津大爆炸案,显示出习近平虽然是反贪,但反贪好像(没有到位),因为可以在天津港口摆上如此多的化学危险物品,显示一定有强硬的后台才敢这样做,显示习近平反贪有没有着力到位的地方。所以美国也要就此问他这个问题。
另外,就市场准入问题,美国也要求中共开放外商、包括美商的市场准入,让美国的商人到大陆市场去投资,要求有优惠的条件,这一点,中国当然在国企还在进行改革之际不太可能对外国厂商、尤其是美国厂商放一个大门来。另外中国总是觉得美国与中国贸易逆差主要是由于美国不愿意卖高科技产品给中国,包括空气清洁器、页岩油气的开采技术、3D印刷的技术、人脑绘图的技术等等都不愿意卖,所以中国觉得,你不卖高科技产品,当然赚不到中国大陆的钱,所以说双方的矛盾还是不少。
至于黑客骇密的问题,美国认为大陆是违法国际规则,但中国大陆本来是有点站着没道理的一边,但斯诺登事件后,他有点能反唇相讥,你说我骇密,我还批评你全球监控,谁知道有没有骇密,所以双方打口水仗,打了半天也没有谁胜谁负的问题。
不过南海问题即使只有两项机舰擦撞的共识,是不是能变成协议还不晓得,但是 至少他们都清楚中美两国不可能为了小国的主权议题而打仗。
在以往的双方领导人互访之前,人权组织都有在访问之前或期间提出要求中国是否在押异议人士的名单,习近平此次访问双方在人权议题上会有怎样的接触和进展?
陈一新:在人权方面中国大陆最近几年也找到一些美国的痛处,就认为美国也好像有黑白的问题,有种族歧视的问题,有警察对黑人和有色人种行使暴力的问题,他也有美国的人权报告。美国当然有其全球人权报告, 批评中国大陆不遗余力,但是中国大陆也有自己对美国违反人权的记录,所以比较自信,也愿意都来谈这个问题,不过我想,美国的压力虽然不可能短期见效,因为人权永远在重要的实际的议题上处于后排的位置,不会那么重视,就像卡特,虽然一向以人权外交起家,但后来还是把它摆在很不重要的位置,对奥巴马也一样,人权是非提不可的,但是中间总是不了了之,大家各说各话,各自批评一番。
还有一个可能达成进展的议题是气候变迁,这个在2009年未能达成协议的领域,今年可能会有一些突破。双方至少可以提出一个宣言,并且鼓励其他国家也参与减碳的计划。
至于崔天凯说会不会给美国一个惊喜-surprise,一个礼物,不是一个坏事,是个好事,有人猜到底会是什么礼物呢?是人民币升值吗?有人特别说,因为要升值所以之前先要重贬,将来可以作为一个礼物;第二礼物猜测是不是会在南海问题有一个比较重大的突破,但是我相信这个突破不可能达到南海协议行为准则的地步,最多就是在机舰的擦撞上面大家有默契变成一个具体的共识,甚至是一个协议,那这也是一个进步;第三个可能性是南北韩,我感觉这次访问即使谈到,也不可能出现什么协议,因为美国和中国大陆从2013年就提到朝核问题,但是显然都没有具体的办法能够解决,而且现在金正恩也视中国大陆为仇人,连他的阅兵都不参加。另外还有一个议题是中美两国会不会在达成攻打IS伊斯兰国恐怖组织方面达成一致,这个方面如果达成协议将是中美关系重大的一个突破,因为过去中国反恐都是喊在嘴边上,或者只反自己国内的恐,不对外参与反恐的作战。那现在中国大陆因为要推动“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可能对面对IS的挑战,而且IS还有盖达组织,尤其盖达组织特别点名中共的西藏作为未来的一个目标,所以中国大陆可能这次要不能够忽视,而需要正视IS的存在的问题。
您怎么看习近平所采取的对美政策?
陈一新:我想习近平是很有自信的,但他基本上还是对美国还是觉得他是世界老大,所以他还是对美国有一些想挑战,也需要美国承认他过去的一些进展,包括人工造岛,因为这已经变成一个新常态了,但中国大陆也确实是在习近平的领导之下显示出一个强势。而且好像过去好多人不敢做的事情,习近平敢做,以前江泽民和胡锦涛都不太敢挑战美国,现在习近平上来比较敢于向美国表达自己的立场,虽然不是说颠覆美国、挑战美国,但至少是清清楚楚告诉美国中国的立场在哪里,红线在哪里,希望美国不要逾越,但是美国也有他的利益,包括台湾问题,虽然大陆声称台湾问题是他的核心利益,但美国也认为台湾是一个重要的伙伴,甚至是美国在亚太战略平衡政策的重要零件或称元素,所以双方利益还是会有重叠,一定会有矛盾和冲突,但双方还是基于一个最大的共识就是,双方绝对不能开战,这是非常重要的。
5
11 ratings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本月访问美国,其行程安排已在近期敲定,包括首站对西雅图的访问,之后在华盛顿与奥巴马的会晤,及在联大的首次演说作为压轴。这是习近平以国家主席身份对美国的首次访问,也可能是奥巴马任期内接待的最后一位中国最高领导人,对于此次访问,台湾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所长陈一新教授认为,此次习奥会,将对美国未来一年多的对华政策定调,鉴于中国驻华大使崔天凯近期的“放话”,他预期双方或许会在诸如联手打击IS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网络黑客以及南海争端等议题上实现一些小的突破。
陈一新:很多人说“习奥会”或者“奥习会”会为未来美国外交政策作出一个定调,其实我认为,它最多能够替奥巴马未来一年多任期定调,不太可能为未来十年或者很长时期定调,因为美国总统(在外交上)都有其不同的想法,所以定调只能定未来一年多,即奥巴马任期内可以大体定个调。
美中双方目前都在为此次访问做准备,包括奥巴马的安全事务国务助理赖斯在八月底的访华、北京近期也对双方存在争议的问题降低了批评美国的声调。但是在访问前夕,美中双方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和摩擦,包括黑客攻击、人民币汇率问题、南海问题等,这些问题是否会在访问中被提及,双方又会怎样处理这些摩擦?
陈一新:美国现在的国安顾问莱斯在今年二月初就提出邀请,照理说双方有超过半年的时间可以磨合,但是双方在这段时间吵得很凶,第一就是南海问题,从四、五月开始,到六月份,期间虽然有降温的措施,但双方一直在吵,最近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 卡特还继续提出中国南海问题,说中国没有遵守国际的一个规范,表示对中国大陆人工造岛不满,中国大陆当然也回应说,我们人工造岛到了一定时间就会停下来,但是显然美国认为中国说停显然是假的,而且(中国)不断地在上面增加军事设施、建雷达站等等,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好像不容易达成协议。但是可以做到的大概就是避免飞机擦撞和避免船舰擦撞,这个双方一个协议,但是这个协议是不是成文,还是只是一个不成文的默契,现在还有待未来看情况。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不管双方怎么降温、怎么自制,南海问题还是会吵吵停停,停停又吵,有了点和解的迹象又会吵,因为这是双方的一个重大利益矛盾、战略矛盾所在。 中国在这里有他的战略利益要保护,美国也有其盟友的利益要保护,所以美国不可能在南海问题弃守立场,中国大陆也不可能放弃人工造岛,因为一旦放弃人工造岛,未来他的很多措施就推动不下去了。比如说,有关ADIJ就是防空识别区,东海中国已经有点推不太下去,南海他如果现在造岛就比较有能力(实施下去)。所以让他停的话是不可能的。永远停是更不可能的了。
美国在这方面就显然有点弱势,虽然美国还是第一大国,军事上特别强,经济上虽然现在有点被中国大陆渐渐追上,但是基本上是个大的强国,但是他在外交上好像使不上力,东协国家声音不一致。另外在经济上中国大陆比较更有筹码,“一带一路”、亚投行都是他的筹码。美国反而缺少这方面的筹码。军事上本来是美国最拿的出来的,但是好像美国也不能用,在军事上有再大的武力敢用吗?不敢用。就像中国9.3阅兵,也展现了很大的威力,他也是一样。军事武力很难用,但是中国大陆毕竟占了地缘之便,就取得了很多的优势,所以在人工造岛问题上,美国在不知不觉中、半年一年内中国大陆已经盖得差不多了。
您刚才提到经济方面,包括习近平这次访问,在目前透出的日程看,很多公开活动放在了微软和亚马逊所在的西雅图,颇吸引眼球,您对此怎么分析?
陈一新:经济上(中美两国)本来是没有军事上所说的“安全困境”,因为经济上大家都可以因此获利。美中经济关系确实密切,但是双方在人民币议题上有很大问题、在股灾方面,甚至美国怀疑是否有“阴谋论”。人民币下跌是否是有意提到出口,抢美国出口的领域,股灾是不是人为的?、政府操控的?这都引起美国疑虑,因为也会影响到美国经济,东亚甚至世界股市都受到影响。所以美国在经济上也保持高度怀疑态度。特别是天津大爆炸案,显示出习近平虽然是反贪,但反贪好像(没有到位),因为可以在天津港口摆上如此多的化学危险物品,显示一定有强硬的后台才敢这样做,显示习近平反贪有没有着力到位的地方。所以美国也要就此问他这个问题。
另外,就市场准入问题,美国也要求中共开放外商、包括美商的市场准入,让美国的商人到大陆市场去投资,要求有优惠的条件,这一点,中国当然在国企还在进行改革之际不太可能对外国厂商、尤其是美国厂商放一个大门来。另外中国总是觉得美国与中国贸易逆差主要是由于美国不愿意卖高科技产品给中国,包括空气清洁器、页岩油气的开采技术、3D印刷的技术、人脑绘图的技术等等都不愿意卖,所以中国觉得,你不卖高科技产品,当然赚不到中国大陆的钱,所以说双方的矛盾还是不少。
至于黑客骇密的问题,美国认为大陆是违法国际规则,但中国大陆本来是有点站着没道理的一边,但斯诺登事件后,他有点能反唇相讥,你说我骇密,我还批评你全球监控,谁知道有没有骇密,所以双方打口水仗,打了半天也没有谁胜谁负的问题。
不过南海问题即使只有两项机舰擦撞的共识,是不是能变成协议还不晓得,但是 至少他们都清楚中美两国不可能为了小国的主权议题而打仗。
在以往的双方领导人互访之前,人权组织都有在访问之前或期间提出要求中国是否在押异议人士的名单,习近平此次访问双方在人权议题上会有怎样的接触和进展?
陈一新:在人权方面中国大陆最近几年也找到一些美国的痛处,就认为美国也好像有黑白的问题,有种族歧视的问题,有警察对黑人和有色人种行使暴力的问题,他也有美国的人权报告。美国当然有其全球人权报告, 批评中国大陆不遗余力,但是中国大陆也有自己对美国违反人权的记录,所以比较自信,也愿意都来谈这个问题,不过我想,美国的压力虽然不可能短期见效,因为人权永远在重要的实际的议题上处于后排的位置,不会那么重视,就像卡特,虽然一向以人权外交起家,但后来还是把它摆在很不重要的位置,对奥巴马也一样,人权是非提不可的,但是中间总是不了了之,大家各说各话,各自批评一番。
还有一个可能达成进展的议题是气候变迁,这个在2009年未能达成协议的领域,今年可能会有一些突破。双方至少可以提出一个宣言,并且鼓励其他国家也参与减碳的计划。
至于崔天凯说会不会给美国一个惊喜-surprise,一个礼物,不是一个坏事,是个好事,有人猜到底会是什么礼物呢?是人民币升值吗?有人特别说,因为要升值所以之前先要重贬,将来可以作为一个礼物;第二礼物猜测是不是会在南海问题有一个比较重大的突破,但是我相信这个突破不可能达到南海协议行为准则的地步,最多就是在机舰的擦撞上面大家有默契变成一个具体的共识,甚至是一个协议,那这也是一个进步;第三个可能性是南北韩,我感觉这次访问即使谈到,也不可能出现什么协议,因为美国和中国大陆从2013年就提到朝核问题,但是显然都没有具体的办法能够解决,而且现在金正恩也视中国大陆为仇人,连他的阅兵都不参加。另外还有一个议题是中美两国会不会在达成攻打IS伊斯兰国恐怖组织方面达成一致,这个方面如果达成协议将是中美关系重大的一个突破,因为过去中国反恐都是喊在嘴边上,或者只反自己国内的恐,不对外参与反恐的作战。那现在中国大陆因为要推动“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可能对面对IS的挑战,而且IS还有盖达组织,尤其盖达组织特别点名中共的西藏作为未来的一个目标,所以中国大陆可能这次要不能够忽视,而需要正视IS的存在的问题。
您怎么看习近平所采取的对美政策?
陈一新:我想习近平是很有自信的,但他基本上还是对美国还是觉得他是世界老大,所以他还是对美国有一些想挑战,也需要美国承认他过去的一些进展,包括人工造岛,因为这已经变成一个新常态了,但中国大陆也确实是在习近平的领导之下显示出一个强势。而且好像过去好多人不敢做的事情,习近平敢做,以前江泽民和胡锦涛都不太敢挑战美国,现在习近平上来比较敢于向美国表达自己的立场,虽然不是说颠覆美国、挑战美国,但至少是清清楚楚告诉美国中国的立场在哪里,红线在哪里,希望美国不要逾越,但是美国也有他的利益,包括台湾问题,虽然大陆声称台湾问题是他的核心利益,但美国也认为台湾是一个重要的伙伴,甚至是美国在亚太战略平衡政策的重要零件或称元素,所以双方利益还是会有重叠,一定会有矛盾和冲突,但双方还是基于一个最大的共识就是,双方绝对不能开战,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