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成德法師開示:「竭忠盡孝謂之人」
佛在經教當中講,所有的事不離因果兩個字。因果教育一定要教給學生,太重要了,可以算是第一重要。老法師曾經說過,學了倫理道德恥於作惡,他明白做人的道理,他有羞恥心,他恥於作惡、不願意作惡,但是因果教育讓他起敬畏心,不敢作惡。
比方說,百善孝為先,我們在講孝當中,也把因果融進去。就像老人家特別在二O一六年清明節,在香港的法會上講了這個主題,「了」,那開示非常的精彩。裡面提到目犍連尊者,他前世有一世也迷惑了。他的父母都是雙眼失明,結果他的太太挑唆他害父母。他也迷糊了,然後就把父母背著,半途假裝有強盜來了,就拿著棍子打他的父母。結果就在那一刻,他的父母大聲喊:「孩子,你們不用管我,趕快走、趕快走。」他被父母的慈愛感動,良心發現,跪下來了。可是畢竟他還是打了父母,還是起了這些加害的心,所以他那一世就短命,結果就墮到地獄受報,地獄、餓鬼、畜生。
結果老法師慈悲,他就就這個公案給我們說,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那就等於是一彈指有三百二十兆個念頭。假如我們用快的,可以彈五次,那就是一千六百兆個念頭,一秒鐘。它整個過程,我們算它半個小時好了,三十分鐘還要再乘以六十,因為一分鐘六十秒,那一千八再乘以一千六百兆,這些念頭都是要害父母的念頭,那這些念頭都要承受果報。所以他受報的時間非常長,最後三惡道受報完了,出來當人,還有五百世都是死於被人家加害打到骨頭碎掉而死。而目犍連尊者那一世已經證阿羅漢了,但是他還是被打到骨頭碎掉。可是畢竟他證果了,他就不會再輪迴了,但是他還得受這個報。這個故事要講給孩子聽。
昨天我們學習到老法師說,我們的學生這一次得人身,到人道來了!這個話我們要體會,佛在經上希望讓我們理解人身難得,有好幾個比喻,其中一個比喻須彌山頂,須彌山有多高,比喜馬拉雅山還高,一條針線下來,底下剛好有個針孔,欻,進去了。這個機率不好算,不知道哪一位老師以前是學統計的,學機率的可以算一算。包括還有盲龜,幾百年才出來吸一口氣,就下去了,茫茫大海上有一塊浮木,這個浮木裡面剛好有一個孔,漂啊,這個浮木漂啊,這個盲龜游啊游啊,突然有一次牠的頭伸出來了,剛好進那個洞裡面,這是機率。所以這句話重要,竭忠盡孝他才能保住人身,不然下輩子他當不了人,三途去了。
所以為什麼當老師功德大?成就人的慧命,影響他生生世世,不只影響他,影響他的後代。你看成就范仲淹的老師,他一定有老師,受益的人有多少?他的子孫們都因為他的老師受益。所以我們從這裡就知道,為什麼孔老夫子他的後代都已經傳了兩千多年了,還這麼有福報?因為夫子是至聖先師,他修的功德太大了。這個功德現在還在積累,因為全世界現在不只是華人在學他的教誨,外國人也在學,這都是他老人家的功德。所以為什麼印光祖師要推這三本書?那是印祖的智慧,他知道末法的眾生因果教育要排第一位。你教他倫理道德,得花個三年五年以上,可是你把因果教育的故事一講,他馬上敬畏心就上來了。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我們有一位同仁,他把《太上感應篇》孝道的故事,這個人不孝會天打雷劈,講了這個故事。這都有記載,哪一個地區都很清楚,在《德育古鑑》裡面也有,《太上感應篇彙編》應該也有。一對兄弟,結果這個弟弟比較得寵,媽媽把比較多錢給這個弟弟。可是這個弟弟跟他太太還計較,然後說兄弟兩個人輪流照顧媽媽。這個媽媽就這邊住十天,這邊住十天。結果哥哥經濟比較不好,還沒十天,實在沒辦法了,「母親啊,妳到弟弟那裡,我以後再補給妳吧」。說實在的,不應該讓自己的父母還得這樣跑來跑去,除非是父母自己願意。
不然說實在的,像我父親那一輩,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長子都承擔起來了。真的父母剛好有什麼情況用到錢,都是自己付掉的。自己弟弟妹妹後來知道了,「哥,大哥,不可以這樣,我們也得盡點心」。不會去跟自己的弟弟妹妹,「你們都得出點錢」,這話講不出來。「財物輕,怨何生。」所以成德就感覺,我父親那一輩的,他們整個成長背景所薰陶的傳統文化,比我們這一代又多很多。
結果母親沒辦法了,自己大兒子實在沒有這個能力,然後就到小兒子家,結果小兒子跟他的太太不開門。因為已經煮好飯了,那飯香味出來了,他母親說,「不然這一餐吃完我就走」,還是不給。這個太太馬上跑去拿棉被把這個飯蓋起來,連聞都不讓她聞。這母親很傷心,走回去了。沒有多久,閃電大作,雷就打下來了,他夫妻就死在房間裡面。鄰居過來,那個飯還熱騰騰的在那裡。這太狠心了,現報。
這個同仁就把古代這個事情講出來了,結果當下一個十四五歲的孩子聽到嚇得要命。老師趕緊過去關心他,「你怎麼了?」他說:「老師,我親眼看到我的同學被雷劈死了。」然後他說:「因為我那個同學很不孝。我為什麼那麼害怕?因為我也很不孝。」所以這個例子一聽,他那敬畏心起來了。當然這個時候進一步要告訴他,你縱有彌天之罪,只要肯懺悔,上天都會原諒你的。《了凡四訓》裡面說的,「千年幽谷,一燈纔照,則千年之暗俱除」。其實這個也是《格言聯璧》裡面的、《格言別錄》裡面的,縱使是彌天之罪,當不得一個悔字;縱使有蓋世的功勞,當不得一個驕字,當不得一個慢字,你一驕傲了,你功勞再大都折損掉了,甚至於功勞太高了,恃寵而驕,最後會大禍臨頭。
從這些格言我們也體會了,老祖宗真愛護我們,他們人生走過的路、體會的寶貴智慧都在經典裡面。
而這一句「竭忠盡孝謂之人」,下一句,「治國經邦謂之學」。諸位教育界的同道,我們給孩子學什麼?學了只是考試,那變成考試機器。我記得讀初中的時候好像背過「青年十二守則」,不知道諸位老師們你們還記不記得?這十二句可不簡單、可不簡單,這是我們傳統文化的濃縮。不能因為當時候是因為要考試被逼的,對它產生一種反感,這都是寶。其中有一句,「學問為濟世之本」。我們怎麼服務大眾、利益社會?我們要有真實的學問,真的能幫助別人修身、齊家、治國。
恭选自『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成德法師分享 (第十集) 2021/10/23 台南極樂寺 檔名:18-090-0010
成德法師開示:「竭忠盡孝謂之人」
佛在經教當中講,所有的事不離因果兩個字。因果教育一定要教給學生,太重要了,可以算是第一重要。老法師曾經說過,學了倫理道德恥於作惡,他明白做人的道理,他有羞恥心,他恥於作惡、不願意作惡,但是因果教育讓他起敬畏心,不敢作惡。
比方說,百善孝為先,我們在講孝當中,也把因果融進去。就像老人家特別在二O一六年清明節,在香港的法會上講了這個主題,「了」,那開示非常的精彩。裡面提到目犍連尊者,他前世有一世也迷惑了。他的父母都是雙眼失明,結果他的太太挑唆他害父母。他也迷糊了,然後就把父母背著,半途假裝有強盜來了,就拿著棍子打他的父母。結果就在那一刻,他的父母大聲喊:「孩子,你們不用管我,趕快走、趕快走。」他被父母的慈愛感動,良心發現,跪下來了。可是畢竟他還是打了父母,還是起了這些加害的心,所以他那一世就短命,結果就墮到地獄受報,地獄、餓鬼、畜生。
結果老法師慈悲,他就就這個公案給我們說,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那就等於是一彈指有三百二十兆個念頭。假如我們用快的,可以彈五次,那就是一千六百兆個念頭,一秒鐘。它整個過程,我們算它半個小時好了,三十分鐘還要再乘以六十,因為一分鐘六十秒,那一千八再乘以一千六百兆,這些念頭都是要害父母的念頭,那這些念頭都要承受果報。所以他受報的時間非常長,最後三惡道受報完了,出來當人,還有五百世都是死於被人家加害打到骨頭碎掉而死。而目犍連尊者那一世已經證阿羅漢了,但是他還是被打到骨頭碎掉。可是畢竟他證果了,他就不會再輪迴了,但是他還得受這個報。這個故事要講給孩子聽。
昨天我們學習到老法師說,我們的學生這一次得人身,到人道來了!這個話我們要體會,佛在經上希望讓我們理解人身難得,有好幾個比喻,其中一個比喻須彌山頂,須彌山有多高,比喜馬拉雅山還高,一條針線下來,底下剛好有個針孔,欻,進去了。這個機率不好算,不知道哪一位老師以前是學統計的,學機率的可以算一算。包括還有盲龜,幾百年才出來吸一口氣,就下去了,茫茫大海上有一塊浮木,這個浮木裡面剛好有一個孔,漂啊,這個浮木漂啊,這個盲龜游啊游啊,突然有一次牠的頭伸出來了,剛好進那個洞裡面,這是機率。所以這句話重要,竭忠盡孝他才能保住人身,不然下輩子他當不了人,三途去了。
所以為什麼當老師功德大?成就人的慧命,影響他生生世世,不只影響他,影響他的後代。你看成就范仲淹的老師,他一定有老師,受益的人有多少?他的子孫們都因為他的老師受益。所以我們從這裡就知道,為什麼孔老夫子他的後代都已經傳了兩千多年了,還這麼有福報?因為夫子是至聖先師,他修的功德太大了。這個功德現在還在積累,因為全世界現在不只是華人在學他的教誨,外國人也在學,這都是他老人家的功德。所以為什麼印光祖師要推這三本書?那是印祖的智慧,他知道末法的眾生因果教育要排第一位。你教他倫理道德,得花個三年五年以上,可是你把因果教育的故事一講,他馬上敬畏心就上來了。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我們有一位同仁,他把《太上感應篇》孝道的故事,這個人不孝會天打雷劈,講了這個故事。這都有記載,哪一個地區都很清楚,在《德育古鑑》裡面也有,《太上感應篇彙編》應該也有。一對兄弟,結果這個弟弟比較得寵,媽媽把比較多錢給這個弟弟。可是這個弟弟跟他太太還計較,然後說兄弟兩個人輪流照顧媽媽。這個媽媽就這邊住十天,這邊住十天。結果哥哥經濟比較不好,還沒十天,實在沒辦法了,「母親啊,妳到弟弟那裡,我以後再補給妳吧」。說實在的,不應該讓自己的父母還得這樣跑來跑去,除非是父母自己願意。
不然說實在的,像我父親那一輩,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長子都承擔起來了。真的父母剛好有什麼情況用到錢,都是自己付掉的。自己弟弟妹妹後來知道了,「哥,大哥,不可以這樣,我們也得盡點心」。不會去跟自己的弟弟妹妹,「你們都得出點錢」,這話講不出來。「財物輕,怨何生。」所以成德就感覺,我父親那一輩的,他們整個成長背景所薰陶的傳統文化,比我們這一代又多很多。
結果母親沒辦法了,自己大兒子實在沒有這個能力,然後就到小兒子家,結果小兒子跟他的太太不開門。因為已經煮好飯了,那飯香味出來了,他母親說,「不然這一餐吃完我就走」,還是不給。這個太太馬上跑去拿棉被把這個飯蓋起來,連聞都不讓她聞。這母親很傷心,走回去了。沒有多久,閃電大作,雷就打下來了,他夫妻就死在房間裡面。鄰居過來,那個飯還熱騰騰的在那裡。這太狠心了,現報。
這個同仁就把古代這個事情講出來了,結果當下一個十四五歲的孩子聽到嚇得要命。老師趕緊過去關心他,「你怎麼了?」他說:「老師,我親眼看到我的同學被雷劈死了。」然後他說:「因為我那個同學很不孝。我為什麼那麼害怕?因為我也很不孝。」所以這個例子一聽,他那敬畏心起來了。當然這個時候進一步要告訴他,你縱有彌天之罪,只要肯懺悔,上天都會原諒你的。《了凡四訓》裡面說的,「千年幽谷,一燈纔照,則千年之暗俱除」。其實這個也是《格言聯璧》裡面的、《格言別錄》裡面的,縱使是彌天之罪,當不得一個悔字;縱使有蓋世的功勞,當不得一個驕字,當不得一個慢字,你一驕傲了,你功勞再大都折損掉了,甚至於功勞太高了,恃寵而驕,最後會大禍臨頭。
從這些格言我們也體會了,老祖宗真愛護我們,他們人生走過的路、體會的寶貴智慧都在經典裡面。
而這一句「竭忠盡孝謂之人」,下一句,「治國經邦謂之學」。諸位教育界的同道,我們給孩子學什麼?學了只是考試,那變成考試機器。我記得讀初中的時候好像背過「青年十二守則」,不知道諸位老師們你們還記不記得?這十二句可不簡單、可不簡單,這是我們傳統文化的濃縮。不能因為當時候是因為要考試被逼的,對它產生一種反感,這都是寶。其中有一句,「學問為濟世之本」。我們怎麼服務大眾、利益社會?我們要有真實的學問,真的能幫助別人修身、齊家、治國。
恭选自『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成德法師分享 (第十集) 2021/10/23 台南極樂寺 檔名:18-09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