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

成都人如何看地攤經濟?


Listen Later

5月28號,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人大會議會閉幕當天的記者會上,透露:實際上有六億中國人,每個月的收入不到一千元人民幣;他又講到中國的經濟,今年的頭等大事是「就業」,大力的鼓舞地攤經濟。他說,「西部有個城市」通過流動商販的攤位,解決了大量就業問題。據了解,他講的這個城市就是成都。幾天之後,李克強又到山東煙台,專門拜訪了一個麻辣燙攤位。他說:「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是中國的生機,」

受到李克強這番話的影響,中國立即吹起了地攤經濟的風潮,一夜之間,「擺攤」成了2020年熱門詞。但是沒有幾天,6月5號,中國的官媒出現了反對的聲音。北京日報發表署名文章,題目是:「地攤經濟不適合北京」。中央電視台也發表文章「地攤經濟不能一哄而起」,直接否定了李克強的主張。
據新浪網的報導,今年3月中旬,成都推出「五允許一堅持」,率先「試水」鼓勵「地攤」「夜市」。隨後,成都打出建立攤點攤區設置引導機制、商販攤主清潔衛生責任機制、群眾投訴現場快速處置機制等「配套措施」,推動地攤經濟向常態化、規範化發展。報導說,截至5月28日,一系列「柔性政策」使就業人數增加10萬人以上,中心城區餐飲店鋪復工率超過98%。李克強5月28號在記者會上的講誥,就是以這個當做背景的。
6月初,中共中宣部下令宣傳部門刪除關於「地攤經濟」的所有文件,各媒體消音、刪除報導,接著,各媒體都改風向,變成批評地攤經濟的不好。
地攤經濟政策的轉向,可能涉及到相當複雜的中國經濟發展戰略、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還有所謂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真實性,等一系列問題。在這些「高大上」的理論背後,一般市民的實際的感受是什麼?可能也是值得了解的角度。
今天節目打電話給住在成都給黃曉敏先生,談談他對這個問題的觀察和思考。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為人民服務By 楊憲宏, R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