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November 22, 2016饮鸩止渴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3minPlay
November 21, 2016近朱者赤近朱者赤【释义】接近什么样的人或环境,就容易受什么样的影响。【出处】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晋代文学家和哲学家傅玄曾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这四句话都是说环境对人的影响:一个人生活在好的环境里,能受到好的影响;生活在坏的环境里,也能受到坏的影响。后两句更以形和声为比喻,进一步作了说明:形体端正的,“影”一定直而不歪;声调和谐的,“响”一定清而不乱。这是说,同品德高尚的人相处在一起,一定能受到良好的影响。这两句,不但比喻得巧妙,而且还分别用上了“影”“响”二字,是很有意思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两句,后来流传而成为成语,或简称“近朱近墨”。...more2minPlay
November 21, 2016近悦远来近悦远来【释义】邻近的人由于受到恩惠而喜悦,远方的人也闻讯赶来归附。形容国家治理得好,远近都有人来。【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子路》 春秋时楚国大夫沈诸梁,字子高,其封地叫叶,因此自称为“叶公”。 当时,鲁国的孔子周游列国,先到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和蔡国,又辗转来到了当时属于楚国的叶邑。叶公接待了孔子,同他谈了话,并且向他请教:怎样搞好一个地方的政治。 孔子的回答却只有六个字:“近者悦,远者来。” 这六个字的原意是说:要使近处的、境内的人民欢悦无怨,还要使远处的、境外的人民向往,愿意前来。也就是说:执政者要普遍关心四方人民的生活,使不论远近的人民心服。他这句六个字的话,后来被人们简化为四个字的成语“近悦远来”。...more3minPlay
November 21, 2016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释义】用兵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就像水流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出处】春秋·孙武《孙子兵法·虚实篇》 这个成语来源于我国春秋时期大军事家孙武的一句名言,原文为:“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这段话的意思是:用兵作战的情形就像水流一样,水的流向是避高而就低;作战的动向是避开敌方坚实之处而攻其薄弱环节。水因地形而制约其流向,用兵则要依据敌情而决定其制胜的方针。所以说,用兵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流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能依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在这里,孙武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作战经验,提出了用兵打仗应当根据敌情决定取胜的方针,不能墨守某种既定的作战方法。他认为,同自然界的流水一样,战争的情况也是千变万化的。因此,指挥者只有根据战局的变化,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才能因势利导,夺取战争的胜利。...more3minPlay
November 21, 2016兵不厌诈兵不厌诈【释义】厌:排斥。诈:权术,智谋。打仗应善用计谋。【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 东汉安帝时,羌军大举围攻汉朝的武都郡,情势危急,安帝任命虞诩为武都太守,率军抵抗。虞部到达陈仓、崤谷一带时,被羌军所阻。虞诩考虑敌众我寡,于是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并扬言说已奏请朝廷增兵,等援军到后再挺进。羌人不知是计,放纵军队四出抢掠。这时虞率部突然冲破羌军防线,日夜兼程,每天行军100多里,并命令士兵第一天每人挖两个做饭的灶,以后逐日增加一倍。羌兵见汉军逐日增灶,以为汉军的兵力天天增加,因此不再追赶。汉军全部进入武都郡。 将士们问道:“从前孙膑行军作战,每天减灶,而您却要增灶;兵法说每日行军30里,前后照应,就可以保证安全。我们一天要走200里,这是为什么呢?” 虞诩说:“羌兵人马众多,我军人少,如果行动迟缓就很容易被羌军赶上。只有迅速行动,才能不被敌人发现我们的行踪。孙膑减灶是为了佯装弱小;我们增灶是为了佯装强大,按照不同的情势,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兵不厌诈)嘛。” 当时守卫武都的汉军不足3000人,而羌兵上万。两军对峙,虞诩下令只用弱弓射,羌兵见汉军射箭无力,就大胆猛冲。虞诩等羌军迫近,命令改用强弓射击。羌兵伤亡惨重,急忙撤退。虞诩又令精兵埋伏其退路上,羌军大败。...more4minPlay
November 21, 2016兵强马壮兵强马壮【释义】形容部队有战斗力。【出处】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安重荣传》 安重荣是后唐的振武巡边指挥使。石敬瑭起兵太原,派副将张颖潜入振武,请安重荣举兵协助,共襄大业。他的母亲和哥哥认为此举太冒险,要杀张颖,阻止安重荣叛唐。 安重荣拿不定主意,便跑到花园里,在百步之外的木桩上插一支箭,仰首向天说:“假使石公日后能成为天子,那么我一发就射中目标。”一箭射过去,“啪”的一声,百步外那支箭齐腰折断。安重荣重新在木桩插上另一支箭,又向天祈祷说:“假使我投奔石公后能成为节度使,那么第二箭也不虚发。”弦声响过,第二支箭又被射断。于是定下投奔石敬塘的决心。 张颖将安重荣带到太原,石敬塘不久登基,为晋高祖。他封安重荣为成德军节度使。但是,石敬塘对契丹卑躬屈膝,在契丹主面前自称为“儿皇帝”,安重荣很是愤慨。 吐浑一族不堪忍受契丹人的暴虐,从塞外投奔安重荣,契丹主通过晋帝迫使安重荣交出这支人马。安重荣说:“天子难道是天生的?兵强马壮的统帅,都能当天子。”他得到幽州节度使的响应,准备发难,安重荣指着堂下远处旗竿上的龙头,说:“我如能有天下,那么就一箭射中龙口。”果然又一发中的。 安重荣率军向汴京进发,由于前锋叛变,进军受挫,后来安重荣“兵强马壮”的优势尽失,最后安重荣被晋军所杀。...more4minPlay
November 21, 2016兵不厌诈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4minPlay
November 21, 2016近悦远来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3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