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January 14, 2017知彼知己知彼知己【释义】形容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出处】春秋・孙武《孙子兵法·谋攻篇》 孙武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被吴王阖闾任为大将。以后,孙武率领吴军攻破楚国,镇服了北方的大国齐国和晋国,从而使吴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称霸诸侯。 孙武的军事著作《兵法》被后世称为《孙子》或《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历代将领都把它看做军事著作的典范,其中有些论述,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他在《谋攻篇》中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了解对方同时又了解自己,战斗百次都不会失败;如果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那么胜负的可能各占一半;如果既不了解对方,又不了解自己,那么打起仗来,每一仗都得失败。...more2minPlay
January 14, 2017狗尾续貂狗尾续貂【释义】珍贵的貂尾不够用,用狗尾代替做成帽子。比喻以丑续美,以劣续优。也有形容文章的末段写得不好,致使整体受到影响。【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赵王伦传》 晋武帝司马炎建立晋朝政权后,曾把家族子弟分封到各地为王。他原指望通过这种分封制,能有效地巩固一家一姓的专制统治。可是这些分封在各地的王族,一旦羽翼丰满,便不服中央政府的约束,开始谋起反来。 赵王司马伦曾在晋惠帝当政时,率兵入宫,自称皇帝,并号令天下改用新的纪年“建始”。司马伦还好滥封官爵,只要参与谋反的人,都有封赏,包括一些供劳役听使唤的底下人,也给爵位。故每次朝会,殿阶下的百官总挤得满满的。 当时,大官的官帽上,有蝉形图案的金铛饰物,上面插有貂尾,人称“貂蝉冠”。由于司马伦封官太滥,珍贵的貂尾已不够百官们用,只好委屈一部分人带狗尾巴上朝了。所以老百姓有两句歌谣讽刺这件事——“貂不足,狗尾续”。...more3minPlay
January 14, 2017狗猛酒酸狗猛酒酸【释义】因为狗太凶猛,致使无人敢来买酒,使酒变酸了。讽刺当政者任用小人,阻塞纳贤之路。【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宋国都城,有一条繁华街道,街道正中有一处酒肆,酒肆高高挂着一面酒旗,迎风招展。 酒柜前站着几位酒保,个个和颜悦色,勤于吆喝,恭于待客,量酒公平,决不短斤少两。每逢酒肆开坛,香飘九里,熟客生人闻到无不口水直流,纷纷拎罐提壶,前来买酒。可是,他们常常兴冲冲而去,慌慌张张而回。问他们什么缘故,他们面如土色,瞻前顾后,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酒肆里的那只长毛狗,真凶猛哪!” 那只狗的确很凶猛,当客人正想着美酒到口的滋味,端进酒壶,说一声:“酒要一壶。”说时迟,那时快,猛狗早已狂吠三声,猛扑过来,直吓得顾客酒壶也不要了,撒腿就往回跑。从此以后,看着酒店就心有余悸。一回惊,二回怕,三回谈狗色变。一个传两人,两人传四人,都城里的酒翁虽然爱酒如命,但都只敢远望,不敢沽酒。 真是美酒难卖!店老板感慨万千,看着酒保们支颐望街、无事可做的神态,看着猛狗钻桌脚、无人可吠的样子,无可奈何地封上坛盖,悄悄地把酸了的酒倒往沟里去了。...more3minPlay
January 14, 2017狐奔鼠窜狐奔鼠窜【释义】像狐狸和老鼠一样东奔西逃。形容狼狈逃窜的样子。【出处】梁・沈约《宋书·索虏传》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当政时,南朝正处于宋文帝时。拓跋焘残忍好战,屡次领兵侵犯宋的边境,使边境百姓饱受战争之苦。此外,边界两边的盗贼,也趁着战乱,窜到对方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边民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豫州正是南北朝交界处。北魏与宋的豫州刺史互通书信,相互指责对方不剿土匪,致使匪祸蔓延。魏的刺史若库辰树兰的信中说,宋国的地方官对土匪不加防御,使人终年不得安宁。希望除使节外,“人迹不能超越国境,边境之民,烟火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宋刺史刘铄写信答复说,由于南朝诛讨盗匪,使他们在边境以南无法立足,狐奔鼠窜,逃到北方,而北魏对待他们,竟像归来的旧部下,资助给他们粮食器械,使土匪更加猖獗,连无辜的老人和小孩子都无法幸免。希望魏信守睦邻的誓约。 信都写得很动听、在理,实际上是双方推诿责任,而边境上的盗匪却一天更比一天厉害。...more3minPlay
January 14, 2017狐死首丘狐死首丘【释义】传说狐狸死的时候一定要将头冲着自己出生的土丘,比喻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念念不忘。【出处】战国・屈原《九章·哀郢》 屈原在被放逐后的困苦生活中,写下了许多热情的、反映人民愿望和现实矛盾、表现坚强斗志的诗篇,如《离骚》、《九歌》、《九章》等。《九章》中有一首题为《哀郢》(郢,是当时楚国的京城郢都)的诗,最末几句是: 鸟飞返故乡兮, 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 何日夜忘之? “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鸟儿飞出去以后,仍然要回到它生长和栖息的老家;狐狸死在洞外时,它的头还要遥对着它所住的山丘。 这是形容离国离家的人对祖国和家乡怀念不忘的心情。也有人说作“越鸟南飞,狐死首丘”。越,指南方(古越国在南方)。南方的鸟飞到了北方,栖息时,也要栖息在向南的树枝上,叫做“越鸟南栖”。“狐死首丘”这句话,很早就有了。《礼记·檀弓》就说:“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首丘。’”...more3minPlay
January 14, 2017狐奔鼠窜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3minPlay
January 14, 2017狗尾续貂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3minPlay
January 14, 2017知彼知己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2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