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范儿·IN高新

初冬里,这群人用“温度”守护这座城


Listen Later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初冬的成都变得和以往不同,本是难得的冬日阳光,在封闭区域外围,值守的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却无法和家人团聚,居家隔离的市民们无法出门。

但也正是在这个不一样的初冬,让我们看到了大家守望相助、团结一致,令人眼眶湿润的“成都力量”、“高新温度”

“师傅,你要不要拿个口罩哟!”

“我有口罩,谢谢啦!”

11月6日,这样一段高空中的对话,在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盛兴社区已实施封闭管理的保利百合花园小区温情上演。

当天中午,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保利百合花园小区实施封控管理。正在小区里施工的程师傅等29位装修工人被隔离在内。他们晚上睡哪里,吃什么,成了居民们关心的事儿。很快,问题就得到了解决,社区为他们送来了行军床、棉被等保暖用品,并搭建了集中隔离点。

负责人兰师傅就说了,这段时间不能工作了,他们一定会做好防疫措施,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做好核酸检测,还可以发挥一下自己的志愿力量。

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助,也为了助力疫情防控,兰师傅还和其他三位师傅去当了志愿者,为小区居民运送物资。兰师傅说,在小区隔离期间,他会做好志愿工作,隔期结束后他也会组织工人尽快开工,疫情防控是所有人的事,能出一份力就出一份力。目前工程进度已经达到65%,工人师傅们会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让大家能够在更好的环境里过新年。

这几天,发生在成都高新抗疫一线的温情故事不胜枚举,总有那么一个瞬间会让你为之动容,让你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情。

由于家属在中风险区域隔离,石羊街道盛华社区一位90多岁的老人付钟新只能独居在家。社区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每天上门为他采买生活必需品、送防疫物资,并帮助老人与隔离中的家人通过视频取得联系。

肖家河街道的张女士带着刚满月的孩子正在隔离,却发现孩子不吃奶一直哭闹,她只好向社区求助。隔离点的党建专班人员立即联系相关医疗单位,全程安全闭环转运至儿科隔离病房,让孩子及时就医。

11月7日是芳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轻护士邢正文的生日。凌晨,中心医护人员准备赶往一线支援,集结时,大家为她唱起生日快乐歌,这让她惊喜不已。在这个特别的时刻,她短暂地卸下了重担,吹完蜡烛,她又急匆匆地带着蛋糕再次出发。

本轮疫情开始后,西园街道檬梓幼儿园的老师们自发为一线工作人员制作防疫“爱心餐”,让坚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能吃上安全卫生、健康美味的饭菜。益州小学、银都紫藤小学的孩子们拿起画笔,为一线工作人员送上画作,感谢大家为抗击疫情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在这场抗疫遭遇战中,冲在最前面的还有一群人,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但他们都要一个相同的身份——共产党员。党员李清兰是银都花园的社区志愿者,连日来,她和75岁的老伴史克林积极投身社区志愿工作,维持秩序、宣传防疫政策,确保核酸采样工作顺利开展。社区的年轻人都分分表示:“看到志愿者奶奶都这么有干劲,我们也更有劲儿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轮又一轮核酸检测在冬夜中拉开序幕,当播画面一次次定格在口罩背后的普通人,他们在这个特殊时期坚守岗位、默默付出,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故事成为最温暖人心的力量。

你也许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也许记不住他们的模样,但你知道,他们是“天使白”、“志愿者红”、“荧光绿”、“藏青蓝”,他们是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民警、基层干部。

谢谢你们!有这样可爱的人们在,什么困难是解决不了的呢?谢谢你们!每一个配合防疫工作的成都人,聚涓滴之力,护山河无恙。

这个冬天,虽然很冷,但我们很暖!我们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我们理解配合,双向奔赴;我们铸就防疫的铜墙铁壁,一起守护成都的烟火绚烂。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国际范儿·IN高新By 听_这里是成都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