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訪來賓:專員 張家蓁
因著教育部在今年度大力推動的月經平權計畫,節目在今年訪談了許多女性的月經故事,可說是愛恨交織,在今年的最後幾集,我們將再推薦一本用著幽默筆觸來討論月經的好書--《月經不平等:一段女性身體的覺醒之路》。這本由法國作者艾莉絲.迪艾波撰寫的好書,分析了不同文化中對於月經的看法,相當有趣,本集也將邀請網路書店的專員Jean,和我們一起聊聊這本書。
在書中,作者分享了歐美不同國家對於月經的禁忌。在台灣的聽眾或許難以想像,在斯拉夫風俗中,女孩若是來了初經,將會由母親或家中的另一位女性打年輕女兒一巴掌,寓意是「讓她臉頰永遠有光彩」;另外,在白俄羅斯,也會大力掌摑年輕女性,一方面是讓她害怕,另一方面讓她從此以後月經規律,此外,被打巴掌後臉部的紅腫,也被視為「經期間還能保有紅潤的氣色」的象徵。
除了文化風俗外,月經期間要使用的衛生用品,也是很多女性的煩惱之處,由於不同國家的稅金也不盡相同,在稅金昂貴的國家,月經就是當地女性沈重的負擔。像在台灣,每個女性一生大概要花十萬元購買衛生用品,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輕鬆負擔的金額,因此由教育部提供多元生理用品,是一個很棒的政策。在了解台灣政策的同時,若您也好奇世界其他國家怎麼看待月經,以及潛藏其中的不平等狀況,那麼您很適合來閱讀這本書,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