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平等Easy Go

《刺與浪:跨世代台灣同志散文讀本》


Listen Later

.邀訪來賓:本書主編、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伴侶盟常務理事 楊佳嫻
『時至今日,不單單寫同性或其他非異性之戀的無助無奈、不單單寫認同掙扎與人掩自演的社會處境,還可以讀到同志怎麼中年怎麼老,怎麼面對病痛、長照與生養後代的願望,怎樣穿衣怎樣讀書怎樣戰鬥,風水倒轉,同志不是只能沉淪、發狂和自殺,不必去美國也能做自己,出書出櫃可以附上全家福,還能成功經營親密關係,教導廣大同性異性戀人們愛情真的有道理可以說可以做。』
本集邀請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常務理事,來談談《刺與浪:跨世代台灣同志散文讀本》出版的緣起與發想,出版跨世代台灣同志散文想法,是否受到前人作品的啟發例如台灣同志小說選(2005),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2017),同在一個屋簷下:同志詩選(2019)。
這本跨世代台灣同志散文編選的方式,不以時代來區分(有些文學選集會以年代來劃分),而是分成九個子題的原因為何?而這九個子題又如何設計?九個子題如何呈現跨世代?不同世代的作者是否也呈現世代氛圍的差異?
在眾多的同志散文,如何揀選? 選跟不選的原則是甚麼? 而同志概念與過去不同,強調性別/性傾向多元,選文分為男同志(15篇)、女同志(12篇)、跨性別(一篇),是否在編選中還有其他的可能:例如無性戀、非二元性別等等。在編選的過程中最困難之處是甚麼? 又如何解決?
主編序中提到,紀大偉的同志文學史亦啟發本選集編選時的相關思考。其思考或啟發是甚麼? 他說同志文學史是台灣的發明,散文作為文學的一種文類,而同志散文是否也可能成為同運的方式之一?
書名的發想,《刺與浪:跨世代台灣同志散文讀本》
官網收聽
Apple Podcast
教育電台性別平等EasyGo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性別平等Easy GoBy 教育廣播電臺


More shows like 性別平等Easy Go

View all
從前從前 by 童話阿姨

從前從前

403 Listeners

哈哈日記 by HahaTai 哈哈台

哈哈日記

15 Listeners

阿路八 by 路嘉欣x趙逸嵐

阿路八

30 Listeners

重新路一段 by 勸世女孩

重新路一段

4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