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

《大秦、大夏与西秦》二


Listen Later

保障。姚兴“立律学于长安”,调集郡县没有职任的令史到长安来学习,学习结束,回到原郡县“论决刑狱”。如果州郡碰到疑难案件,可以转请廷尉(最高司法官)来定谳。姚兴自己也经常到褡议堂“听断疑狱,于时号无冤滞”(《晋书·姚兴载记》)。封建社会的法律,是封建地主阶级专政的工具。但是有了成文法律,并根据它来量刑定罪,这比滥施刑法,草菅人命要好得多。
姚兴还大兴儒学。当时有姜龛、淳于岐、郭高等耆宿,“经明行修,各门徒数百,教授长安,诸生自远而至者万数千人。兴每于听政之暇,引龛等于东堂,讲论道艺,错综名理。凉州胡辩,苻坚之末,东徒洛阳,讲授弟子千有余人,关中后进多赴之请业。兴敕关尉日:‘诸生溶访道艺,修己厉身,往来出入,勿拘常限。' 于是学者咸劝,儒风盛焉”(《晋书·姚兴载记》)。姚兴信奉佛教,以名僧鸠摩罗什为国师,亲率群臣及沙门听罗什讲佛经;又命罗什翻译佛教经论三百余卷,罗什持梵本,口自传译,兴执旧经,以相考校,可见他对佛经传译事业的重视。姚兴提倡儒学和佛教,固然出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但在客观上是有利于汉族
先进文化的保存和发展的。
公元416年,姚兴病死,太子泓即位。东晋太尉刘裕乘姚兴新死,出兵讨伐后秦,军事节节胜利,不久攻下洛阳。后秦王室内部,却演出骨肉相残的丑剧。镇守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镇)的太原公姚懿(姚泓弟),这时自称皇帝,起兵欲夺取长安,姚泓调动了很多军队,把他打垮。镇守安定(郡治安定,今甘肃泾川北)的齐公姚恢(姚泓从弟),又率安定镇户三万八千,南趋长安,自称大都督、建义大将军,移檄州郡,“欲除君侧之恶”。姚泓把防守潼关的军队也撤了回来,才平定姚恢的叛乱。东晋大军就在后秦“内外离叛”的局面下,长驱入关,水陆并进,于公元417年攻破长安,姚泓出降,后秦亡。后秦三主,立国凡三十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魏晋南北朝史By 妙手文化